匡遠平
【摘 要】目的:探討人文關懷在原發性肝癌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從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間收治的原發性肝癌患者中抽取48例為臨床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臨床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通過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之間的差異,從而探究人文關懷護理在原發性肝癌臨床護理中的實際應用價值。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人文關懷應用于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人文關懷;常規護理;原發性肝癌;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117-01
原發性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多見于中老年人,且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其發病率有逐年提升的趨勢,但由于肝癌發病隱匿,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發展為晚期,因此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方式。為探究原發性肝癌的臨床護理方向,本次研究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探索人文關懷護理的臨床效果,現將具體內容列舉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期間收治的原發性肝癌患者中抽取48例為臨床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占24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臨床護理,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10例,年齡46~82歲,平均年齡(76.36±6.31)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31±4.25)年;觀察組在其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11例,年齡47~83歲,平均年齡(76.78±6.82)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08±4.73)年;所有患者Child-pugh分級為A-B級,且腫瘤直徑均≤10cm;患者臨床資料經統計學對比,未見明顯差異,臨床資料完整,P>0.05,可執行對比。
1.2 方法
所有對照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基礎護理、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生活指導等,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人文關懷措施。(1)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需接受入院評估,詳細記錄患者病情狀況,護理人員需熱情接待患者,介紹院內環境,講解原發性肝癌的臨床治療現狀,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創建家庭式的病房服務,營造溫馨的住院環境。(2)開展個體化健康宣教,通過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病情講解,消除其負面情緒,同時需以患者為中心,積極主動與其進行溝通,告知其手術的必要性,術后需為其制定相應的疼痛護理措施。(3)加強醫護合作,增加查房頻率,耐心詢問患者意見,每周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促進醫患溝通,出院前需做好院前指導,并給予院后隨訪,促使關懷延續,增加患者信任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統計,分值:0~100,包括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其中非常滿意(80~100分)、滿意(60~79分),不滿意(0~59分);(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00%=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以百分比進行描述數據,x2檢驗計數資料,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共有非常滿意13例(54.17%),滿意10例(41.67%),不滿意1例(4.17%),護理滿意度為95.83%;對照組患者中,共有非常滿意10例(41.67%),滿意8例(33.33%),不滿意6例(25.00%),護理滿意度為75.00%;組間對比,(x2=11.987,P=0.001),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原發性肝癌在我國比較常見,是指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的細胞發生癌腫的一種病理性改變,臨床主要癥狀特征多表現為乏力消瘦、肝區疼痛、肝臟腫大、食欲減退,隨著病情發展,可導致患者出現腹水、黃疽、出血、惡病質、全身衰竭等癥狀[1]。臨床研究發現,原發性干預與患者的個人生活習慣關聯密切,同時與患者遺傳因素也高度相關,截至目前為止,原發性肝癌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確定,可能與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有關,在世界任何地區都同樣發現,任何原因導致的慢性肝病都可能在肝癌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均表明病毒性肝炎與原發性肝癌的發生有著特定的關系,目前比較明確的與肝癌有關系的病毒性肝炎有乙型、丙型和丁型3種[3]。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任何肝硬化的病因都可伴發原發性肝癌,該癥常發生于肝硬化的基礎上,世界范圍內,大約70%的原發性肝癌發生于肝硬化基礎上。基于此,原發性肝癌患者出于對自身病情的擔憂,通常均存在較為嚴重的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郁等,因此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強人文關懷尤為重要。本次研究發現,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肝癌患者人文關懷,能夠有效優化臨床護理效果,促使患者進一步了解自身疾病,消除負面情緒,增進護患溝通,促使醫護人員能夠更加準確的掌握患者的生理狀態與心理狀態,對于患者的康復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應用于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晶晶, 李懿, 熊正香. 人文關懷在原發性肝癌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7,2(6):96-98.
[2]陳園園, 陸萍, 龐媛媛,人文關懷護理在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6(37):45-48.
[3]王小萍. 人文關懷性護理在原發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7,23(33):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