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琳
【摘 要】目的:探討慢性阻基性肺病患者提供延續性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57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住院期間為其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并在出院前對患者肺功能和戒煙情況進行評估。出院后為患者提供延續性護理模式,以90d為期進行隨訪,記錄護理后患者肺功能和戒煙情況,并將其與出院前對比分析。結果:出院后90d患者戒煙率為87.72%(50/57),明顯高于出院前59.65%(34/57),同時出院后患者血氧分壓、1秒呼氣容積和呼氣高峰流速均明顯高于出院前,兩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延續性護理可改善患者出院后肺功能指標,并提升戒煙率。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炎;延續性護理;肺功能;戒煙率
【中圖分類號】R84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126-01
慢性阻塞性肺炎是支氣管遠端膨脹,且伴有氣腔壁損傷的呼吸系統病癥,患者臨床表現為呼吸氣流受限,病情反復發作率較高,目前國內的發病率在0.6%~4.3%之間,多發于老年患者。本文即是研究延續性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干預效果,如下為具體研究方法和內容。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為期,共選擇患者57例,經臨床確診均為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中男29例,女28例,患者年齡中最大者81歲,最小者43歲,平均年齡為(62.87±3.19)歲;患者病程中最長者3年,最短者5個月,平均病程為(1.62±0.31)年。
1.2 納入標準
經臨床診斷患者均符合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篩查標準,且病情在入院前1個月內均處于穩定期,經溝通后患者均能夠接受出院后隨訪。排除出現心臟、腦組織、腎臟等重要器官合并癥者,且患者意識均處于清醒狀態,無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性疾病,患者在入院前并未開展過任何肺部外科手術治療,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1.3.1 住院常規護理方法 患者在住院期間為期提供呼吸道解痙藥物治療,如具有呼吸道痰液者可提供化痰藥物,并指導患者開展肺功能鍛煉護理,調整飲食結構,必要時可進行人工給氧。在出院前對患者的肺功能指標進行檢查,并記錄戒煙情況。
1.3.2 延續性護理 首先建立以電話隨訪為基礎的延續性護理橋梁,患者需在出院前告知護理人員自己手機號碼、家人手機號碼、緊急聯系號碼等,護理人員在其出院后通過電話隨訪了解其疾病進展,并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指導。其次,指導患者使用家庭氧療設備,使用鼻導管與設備進行連接,叮囑患者鼻導管插入的手法和方向,每天氧療時間不得低于15h,設備氧氣的通過量應為1~2L/min,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如患者氧療后呼吸困難癥狀得到緩解,心率恢復正常,則說明氧療有效,否則應立即致電護理人員尋求幫助。再次,通過qq群、微信群的方式建立移動端的病友社區,護理人員需定時在群內發布常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知識,包括飲食食譜、不良反應緩解技巧、氧療設備使用和維護方法、自我護理方法等,而且可根據實際天氣情況和空氣污染物量在群內發布預警信息,告知患者在天氣質量較差的情況下外出時應采取的保護措施,以免增加呼吸系統負擔。最后,指導患者開展日常口腔護理干預,并介紹戒煙小技巧,例如通過飲食、有氧運動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并告知患者家屬進行監督,如發現復吸的情況應立即通知護理人員。出院90d后患者返院檢查肺功能指標,并記錄該時段戒煙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n(%)來表示計數數據,并利用x2對數據進行檢驗;采用(x±s)代表計量數據,并利用t對數據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將兩個時期患者血氣指標數據進行整理,其中出院后患者血氧分壓、1秒最大呼氣容積和呼氣高峰流量明顯高于出院前(P<0.05),而學二氧化碳分壓則明顯低于出院前(P<0.05)。
同時,出院后90d患者戒煙率為87.72%(50/57),明顯高于出院前59.65%(34/57),兩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7,x2=11.5810,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炎屬于呼吸系統常見病癥,其以呼吸道氣流受限為主要癥狀,多見于老年人群,臨床死亡率和復發率均較高。在護理過程中,住院期和出院后護理同樣重要,其中住院期過程中由于患者對醫院環境陌生,因此使用常規護理時效果會大打折扣。在出院后利用延續性護理干預,以電話隨訪為基礎,可增進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溝通幾率,指導患者在家如何進行自我護理,而家庭環境對于患者來說非常熟悉,出院后可降低其不良心理狀態,能夠提升護理工作的效果。實際工作當中,需重點指導患者如何使用家庭氧療機,對使用注意事項、指數設定范圍等反復叮囑,避免患者因操作失誤導致供氧量不足。同時,借助現代移動端社區平臺建立患者群,通過群發健康知識的方式,使患者能夠同步接受健康宣教護理,護理人員還可以結合天氣實際情況為患者提供溫馨提示,保證空氣污染嚴重時減少患者的外出頻率,并告知必須外出的患者如何做好防護措施。另外,可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戒煙情況,可與患者家屬配合監督,使患者能夠堅持戒煙。從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57例患者不僅出院后肺功能指標明顯改善,血氧分壓得到了大幅提升,而且戒煙率也明顯高于住院期。
參考文獻
[1]姬紅英.延續性護理干預在慢阻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0):152-154.
[2]陳瑞君.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3):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