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冬
摘 要:高三的寒假是沖刺專業理論高考非常關鍵的彎道超車時機,有效、合理地利用好這個假期對決勝高考至關重要。傳統作業中,教師一般使用紙質作業,而紙質作業回收分析費時費力,作業的批改與錯題的糾正更是無法做到及時。本文就職高高三專業課假期作業存在的問題,結合當下的移動互聯網資源作業進行優化分析。
關鍵詞:職高高三 假期作業 優化策略
假期作業作為一種特殊的家庭作業,耗時長、作業量大,而職高生大多自覺性不強,假期作業會形同虛設。因此,如何充分發揮假期作業的作用,充分利用好這一“自主時間”,對于提升高三復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寒暑假作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作業布置,流于形式
在寒假后不久即迎來職高的高三專業科目高考,任課教師會布置幾套練習讓學生練筆。教師作業的選擇多為出版社提供的練習冊,內容單一,存在部分知識點過于簡單,部分知識點重復等問題,對于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來說針對性不強。
2.作業完成,缺有效監督
教師布置的作業只要求假期結束前完成,但寒假時間較長,多數學生不會合理安排時間,只當作任務安排作業的完成進度,有的放了假就先玩,作業留到開學前幾天匆忙亂寫一通,有的正好相反,集中第一個星期把作業趕完,后面無所事事,這兩種做法都達不到鞏固和強化知識的效果。
3.作業反饋滯后,收效差
傳統假期作業等開學后上交,教師批改往往也只是打個“閱”字,無法從作業中發現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比如哪些題錯誤率較高,是否存在集體性的問題,哪些學生作業得分較低,錯誤又是出在哪些知識點等。沒有反饋、匯總的作業對學生和教師都起不到有效作用,收效甚微。
二、寒暑假作業與移動互聯網結合的優勢
以所任教的會計專業理論高考為例:會計理論高考題型是單多判(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內容全為客觀題,考核的知識點細、碎。傳統作業提供的是訂本式的作業冊,試題量大,攜帶不便。
1.適應時代的發展
現代社會,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是學生的標配。這些便攜移動設備能建立起易于接受的學習氛圍,引起學生的探索樂趣,成為移動學習工具。它能發布信息、微課、群內探討及作業,可以讓學生和互聯網學習資料隨時隨地交流溝通,增加學習的便捷性。
2.線上作業隨機組卷,杜絕作業抄襲現象,并能及時反饋作業完成情況
利用“考試酷”“問卷星”“UMU學習平臺”等在線平臺上傳題庫,教師可通過“自主組卷”“智能組卷”或“隨機組卷”等方式設計作業題,并通過“班級管理”布置作業。學生在線完成作業并提交后可以馬上知道自己的得分情況,錯在哪里。特別是“考試酷”還可為學生建立起錯題本,將做錯的題整理起來反復練習。教師通過“班級管理”可以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隨時可以查閱每個學生的作業軌跡。
3.匯總分析作業中的高頻錯題
利用上述平臺,教師可以及時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查看班級所有學生的作業和得分,并進行成績分析和作業分析,成績分析可以獲知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按分數區間統計人數和百分比,進行全班成績排名分析等。作業分析可以查看每個題目各種答案的人數、錯誤率及難度系數等。這些分析結果為教師進行作業講評、分析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提供了依據;教師還可以查看每個學生的所有答卷和得分,來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以便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三、案例
高三的寒假是沖刺專業理論高考非常關鍵的彎道超車時機,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好這個假期是決勝高考的分水嶺。下面以筆者學校會計專業高三學生的寒假作業為例來設計一份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寒假會計作業。
1.設計作業
會計專業高考的科目由《基礎會計》《企業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組成,三科之間既相互獨立又有部分知識點的聯系,單科各章節之間聯系緊密,跨章節的考點是高考的重點。下面以企業財務會計科目為例。高三第一學期已完成第一輪的復習,該輪以地毯式的復習方式,將教材中的貨幣資金的核算、應收及預付款項的核算、存貨的核算、固定資產的核算、無形資產的核算、流動負債的核算、非流動負債的核算、所有者權益的核算、收入費用利潤的核算及財務報表的編制十個章節按能力要求完成知識點的梳理,力求做到面廣、點細、獨立。寒假作業的作用應該是在鞏固第一輪知識的基礎上為銜接第二輪復習做鋪墊,所以作業的設計應以章節獨立作業為主,復習舊知,再輔以簡單的跨章節的綜合題來拓展新知。以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三類客觀題為考核形式的專業理論高考。教師應在熟悉考綱和學情的基礎上為學生布置合適的作業。教師可將每個章節的典型題目以電子稿的形式分類準備妥當。這個工作需要在前期積累,可借助“掃描王”“傳圖識字”等工具將紙質的文本掃描成word格式便于編輯。作業量不應太大,易精不易多,可以20道單選題、20道多選題、10道判斷題組成的卷子為一天的專業課作業量,由教師排好每日計劃,并把作業任務告知學生。
2.選擇平臺
為了避免傳統作業弊端,基于以上需求和多方嘗試,借助移動互聯網的優勢,最終選擇了“考試酷”平臺。教師只需用瀏覽器注冊進入考試酷網站創建班級后,即可用考試模板批量導入附有正確答案的試卷創建作業(支持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填空題、簡答題等各類題型,并可設置每題分值)。學生完成作業后,平臺自動評分,學生能查看自己的錯誤點,教師可查看學生的作業答題情況及完成情況,可針對答題情況生成統計報表。“考試酷”還提供對學生做過的試卷進行集中管理的功能,學生可以查閱做過的試卷,對試卷中錯題可以反復重做,做過的試卷可成為學生進行課程復習的重要資料,對于試卷中的每一道考題,學生都可以糾錯和發表評論,學生發表的評論會送達教師。
在完成章節復習后,利用“考試酷”進行智能組卷,通知班級成員參加定時考試。隨機組卷,會使任何一位學生的試題均不相同,可以進行覆蓋式復習,幫助學生掃清知識盲點。“考試酷”使課后作業的布置、收集、批閱、整理過程變得簡單快捷。
教師對于作業過程中反映出來的集中性問題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回復,回復的內容可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存在,只要是群內的成員都可以看到。群內的成員也可以進行一對多、多對一的交流。通過群聊功能,教師可以在群里發布信息,或對大部分學生尚未掌握的學習內容進行整體輔導。
3.成果反饋
通過利用“考試酷”“問卷星”等網絡平臺發布、回收作業,從學生角度來講,作業的模式發生了變化,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做作業,避免了忘帶作業本而耽誤完成的情況。平臺的隨機生成題目功能也基本上制止了作業抄襲的現象。在學生作業上交后即可生成反饋,明確自己錯在哪里,難題還可以通過社交軟件咨詢同學和教師,有助于學生及時了解作業效果和進行糾錯。從教師的角度來講,作業從現成的紙質作業變成完全自主設計的電子試卷,工作量會增大,但對于批改作業工作則變得較為輕松,實現了作業的反饋與錯題的糾正及時有效。通過移動互聯網,教師可達到對作業進度的可控性,有效監督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
四、小結
對于大部分的中職學生而言,高職考是決定其人生命運的關鍵一步。作為中職教師,如何有效地利用好互聯網資源,科學地規劃假期作業,充分發揮假期作業與網絡資源結合在高職考前的優勢,我們還將不斷嘗試。
參考文獻:
[1]馬化騰.“互聯網+”激活更多信息能源[J].中國中小企業,2015(6).
[2]王竹立.“互聯網+教育”意味著什么[J].今日教育,2015(5).
[3]鄧麗.網絡環境下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4.
(作者單位:臨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