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海慧 陳鵬飛

摘 要:以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為例,綜合問卷調查的結果,運用因子分析法和結構方程模型,對項目績效影響因素指標與績效衡量指標進行分析,并對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食用菌菌渣;績效;影響因素;指標;結構方程模型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6-003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84?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我國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產生了大量食用菌菌渣。然而,目前有關多方共同參與菌渣利用的項目相對較少,項目績效管理與評價并不統一[1]。菌渣利用項目具有投資額度大、運行風險高的特點,與PPP項目具有較高的契合度[2]。為使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績效評價體系設計得更為科學合理,利用SEM模型對項目績效影響因素指標與績效衡量指標進行了深入研究。
1? 績效指標體系指標選取及研究假設
1.1? 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績效衡量指標及影響因素
項目績效衡量指標的構建應從政府、行業協會、食用菌生產者、相關處理企業4方利益訴求的角度出發,不僅要強調質量、進度和成本,還要有效、合理地利用資源?;诖耍n題結合項目特點,總結出食用菌菌渣利用情況、利益方滿意度兩方面的績效衡量指標,具體測量指標設置如下:①菌渣循環利用使用率、菌渣回收的及時性、菌渣堆積面積減少量;②政府滿意度、行業協會滿意度、企業合理利潤、食用菌生產者滿意度。
項目影響因素指標的選取以項目整體效益最優為目標,建立在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借鑒王玉梅等(2014)[3]的分析,從環境特征、創新與成長性、持續運營能力、內部控制4個維度構建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績效影響因素指標,具體指標如下:①經濟增長影響、政策標準的完備性、模式設計的合理性、項目參與者的環保意識、相關企業對PPP模式的理解與掌握程度;②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科技研發的投入水平、資源再利用可能性、資源投入與產出狀況;③周邊經濟的帶動、企業財務與融資創新能力、產業鏈聚集情況;④成本費用的控制、模式高效進行、對產品質量管理。
1.2? 研究假設
基于以上分析,針對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績效提出以下假設。
H1:環境特征對項目績效產生正向影響。
H2:創新與成長性對項目績效產生正向影響。
H3:持續運營能力對項目績效產生正向影響。
H4:內部控制對項目績效產生正向影響。
2? 結構方程模型構建及問卷分析
2.1? 模型構建
結構方程模型是一種綜合應用的多元回歸分析方法,廣泛用于探討潛在一組自變量與一個或多個潛在因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或預測關系。將項目環境特征、創新與成長性、持續運營能力、內部控制視為外因潛在變量,項目績效當作內在潛變量,利用結構方程模型來分析關鍵因素對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的影響,能夠較準確地估計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
2.2? 數據收集
結合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的特點及相關理論設計出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為食用菌菌渣生產者、與菌渣處理相關的企業、高校及學術研究機構、農村農業局等,共回收問卷256份,獲得有效問卷244份。
2.3? 樣本分析
2.3.1? 信度檢驗
課題主要運用Cronbachs ?琢對指標體系的內部一致性可信度進行檢驗。研究各潛變量的?琢系數均在0.8以上,且問卷總體信度較高,?琢值達0.976,表明問卷內部指標一致性較高,問卷設計較為合理。
2.3.2? 效度檢驗
效度檢驗是用來反映測量結果和研究目的的吻合程度,通常采用KMO檢驗和Bartlett球度檢驗。由檢驗結果可知,整體KMO取值為0.931,大于0.9。Bartlett檢驗顯示,顯著性水平為0.000,表明樣本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此外,結構效度檢驗顯示,各題項因子載核的最低值為0.621,公因子方差比的最低值為0.646,平均方差萃取AVE值的最低值為0.514,均大于最低可接受值,表明問卷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2.4? 模型適配度檢驗
AMO26.0軟件中,主要的適配統計量為x2/df、RMR、PGFI、NFI、TLI等。由檢驗結果可知,各指標都在評價標準范圍內。此外,模型的顯著性概率P小于0.05。以上指標說明模型能較好地符合整體擬合標準。
3? 路徑分析
通過觀察標準化后的回歸系數值,可知所有的潛變量到觀測變量路徑上的臨界比值都大于2.58,且對應的路徑系數參數估計值都達到了0.001的顯著水平,見圖1。
4? 研究結論與建議
4.1? 完善產業鏈條,提高可持續運營能力
經研究發現,持續運營能力對食用菌菌渣利用模式項目績效占絕對優勢,總影響達到0.50,各子因素對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平均。其中,產業鏈聚集情況的解釋力最強。由于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涉及到多個主體,產業鏈聚集對整個利用模式的運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完善產業鏈條,實現可持續發展。
4.2? 健全管理體制,加強監管力度
項目的環境特征是影響項目成功因素的關鍵性指標之一,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的發展推進,離不開健全的管理體制。這要求政府安排部署相關工作,明確行業標準,才能保證項目高效運行。
4.3? 建立以三大效益實現為目標的評價考核體系
PPP模式下食用菌菌渣利用項目的運作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建立以實現三大效益為目標的評價考核體系,有助于提高政府、企業、生產者、行業協會的滿意度,使PPP模式順利運行。
參考文獻:
[1]黃小云,沈華偉,韓海東,等.食用菌產業副產物循環利用模式研究進展與對策建議[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9,21(10):125-132.
[2]陳軍,程敏,曾卓.創新農業PPP模式推廣應用路徑的思考——基于潛江市農業廢棄物利用的啟示[J].農村經濟,2019(4):116-121.
[3]王玉梅,嚴丹良.基于平衡計分卡的PPP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會計之友,2014(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