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蓮
摘 要:隨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興起,企業已經處在數字化經濟的潮流中。許多企業也跟隨著“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利用互聯網和先進的數字技術解決財務工作面臨的一系列不確定性問題,實現企業財務的自我轉型。論述了“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轉型的意義、創新和變革,提出了企業財務轉型的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數字化轉型;轉型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6-0136-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1?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轉型的意義
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將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的自動化水平,使財務部門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洞悉企業的業務變化,實現真正的“業財融合”。企業還應建立和培養符合大數據時代財務特征的財務人才隊伍,不斷促進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平穩轉型[1]。
2?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轉型的創新和變革
2.1? 企業財務部門人力資源的變革
2.1.1? 人工智能對企業財務部門人力資源的沖擊
首先,基于感知和認知領域的人工智能形成了人與機器的合作模式,大大提高了財務人員工作效率。其次,幫助財務人員擺脫了重復無聊的工作并改善他們的工作體驗。再次,人工智能對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的才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與機器協作的過程中,企業職工原有的勝任力架構將發生徹底改變。
2.1.2? 企業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對策
財務人員善于判斷與決策,機器善于合理記錄與分析,二者的互補性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與價值。企業應當充分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決策質量和管理效率,制訂相應的戰略計劃[2]。
(1)對財務工作進行分類。確定機器人能夠執行的非核心任務與僅人類才具有的能力(例如道德思維和創造性)之間的差別,幫助企業重新設計工作,發現提升的機會并制定改進策略。
(2)結合大數據背景制定新的人力資源規劃。企業制定人力資源方案時,需要根據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重新整理員工的勝任力模型和結構。
(3)解決財務人員對人工智能的抵觸和擔憂。在“互聯網+”環境中,有許多類似于“人工智能將取代財務的工作”的聲音,導致許多人“談論人工智能色變”,害怕人工智能未來會成為正如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所說的成為“對人類的最大威脅”,因此對人工智能有排斥的傾向。企業應引導員工與人工智能建立更多聯系,因為他們具有不同的能力和專業技技術,人機可以在同一個工作團體中形成共生的關系。
2.2?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的變革
2.2.1? 敏捷高效
在數字金融模型中,可以更加高效快速地合成和升級新產品。區塊鏈和供應鏈可以提供一系列可擴容和敏捷的即刻服務功能,企業財務信息的流通更加快速、高效。
2.2.2? “更快、更省、更好”
大數據有助于財務部門降低整體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人工智能的自動化流程使財務人員可以使用軟件程序完成簡單、重復性強、枯燥的任務和采購到付款以及訂單到收款等工作。
2.2.3? 詳細的洞察和預測
大部分企業的財務部門還在使用傳統的分析技術,然而大數據技術的出現能夠讓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以更細致的方式解決難題,幫助他們提取數據,從而作出更準確、更詳細、更有效的財務預測。
2.2.4? 超大規模的數據管理能力
財務部門應建立一個可以處理大量數據集的技術架構,并且該架構不會影響數據的及時性、可用性和質量。內存技術恰好能做到這一點。這種技術主要應用于事件處理、事物處理、場景建模和分布式緩存。
3.1? 數據安全問題及解決措施
3.1.1? 數據安全問題
數據是企業財務中心數字化轉型的動力。“工業4.0”就是軟件驅動和數據的數字轉換,不僅具備新的系統依賴性,而且具有新型的攻擊手法,這就使信息的安全性暴露出巨大的弱點。因此,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的每個步驟都需要更加健全的互聯網技術作為支持。
3.1.2? 應對數據安全問題的措施
企業不僅應繼續保留并實施傳統的網絡防護手段,還應引入新的方法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和治理。實施數據分類、加密、標記和權限管理,降低敏感數據的價值,數據在加密、標記或者模糊化以后,很難在泄露后被外人使用。銷毀不再使用的數據,因為幾十年之久的數據幾乎無法用于創收,但泄露后將會對公司的聲譽和價值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3.2? 資金問題及解決措施
3.2.1? 過大的資金壓力
企業需要進行大量投資才能實現財務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包含企業整個價值鏈,還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制定數字化策略,如培養財務人員使用大數據技術的能力、聘請專業的信息技術專家,這些投資成本較高且經濟效益不確定。
3.2.2? 解決資金問題的措施
政府為鼓勵企業發展,分擔了企業資金上的壓力。國家發改委將按照企業發展的要求,統籌安排國家補助資金并編制一系列投資計劃,這對于中小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有很大的幫助。
4? 企業財務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方法
4.1? 樹立“業財融合”的發展理念
以客戶需求為主導并賦予消費者新的便利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特點。消費者只需要在網絡上點擊一下,就可以“跑”到其他公司。這就要求企業建立數字化思維,將業務需求與財務相結合。在大數據背景下,數字化的思維是并行平臺的思維和用戶至上思維,由于信息公開透明,企業之間的“價格戰”也十分激烈,為了獲得利潤,企業的財務必須與業務相結合,為客戶提供更加到位、更加便利和更加滿意的服務。
4.2? 企業管理層要實現領導力轉型
信息技術開啟了企業競爭的新紀元,企業必須敏捷而且做實事才能更好地生存。企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應更提高挖掘數據的技能,以改善其市場洞察力和核心競爭力,對市場價格作出快速反應。企業高層不僅要成為大數據的“領導者”,而且要將其決策能力從自身的經驗判斷轉變為“智能決策”和“數據說話”。
4.3? 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大數據人才
建立新的職位或部門,專門負責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整合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業務或職能工作是常見的做法。隨著企業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大數據人才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數據科學家、數據分析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員也十分缺乏。
企業除了要加強內部培訓外,還可以根據財務崗位和人才的特點從外部招聘人才,調整業務流程、考核機制和薪資制度,制定合理的任務目標,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適當調整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胥培儉.人工智能浪潮中的人力資源管理變革[N].人民郵電,2018-05-08(8).
[2]姜紅德.智能機器人(RPA)改變財務管控模式[J].中國信息化,2017(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