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楠
摘要:《人們都叫我咪咪》是選自世界十大歌劇之一《藝術家的生涯》中的一首聞名世界的女高音詠嘆調。普契尼特別擅長于用音樂去描寫人物的內心的心理活動,他的作品中對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的描寫十分細膩和感人。本文主要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人們都叫我咪咪》的藝術特征探析,其中包含作者與創作背景和咪咪人物形象探析。第二部分是作品分析與演唱處理。第三部分是演唱實踐探析,筆者對咪咪演繹的一些心得。
關鍵詞:演唱 ? 《人們都叫我咪咪》 ? 探析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5-0023-02
一、詠嘆調《人們都叫我咪咪》的藝術特征
(一)作者與創作背景
《人們都叫我咪咪》是一首意大利極其著名的女高音詠嘆調,選自世界十大歌劇之一,同時也是意大利著名歌劇作家賈科莫·普契尼的代表作《藝術家的生涯》。賈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是意大利真實主義歌劇中的代表人物。普契尼擅長寫作的詠嘆調通常由管弦樂伴奏,使其更加悠揚動人,細膩感人。在人物的刻畫方面普契尼更是入木三分,針對女性的形象與性格的描寫,普契尼更有其獨到之處。例如《藝術家的生涯》中的女主角咪咪與穆塞塔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由此看來,在普契尼的創作中,他對于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畫傾注很多心血。
(二)咪咪人物形象探析
咪咪作為貫穿《藝術家的生涯》整部歌劇的線索人物,生活溫飽還沒有解決的情況下仍然對刺繡充滿著熱愛。對于愛情,她更是勇敢追求,面對病魔,她樂觀積極。咪咪所展示的就是一個在愛情面前勇于放棄自己,一個勇敢堅強的柔弱的女性形象,也是一個從簡單走向成熟,從羞澀走向活潑的多面人物形象使得整部歌劇令人百看不厭。最后,善良的咪咪還是逃脫不了社會大環境下的命運,種種矛盾的糾葛造就其悲劇性的結局。
二、作品分析與演唱處理
(一)作品分析
《人們叫我咪咪》是一首聞名世界的女高音詠嘆調,無論是聲樂技巧和人物形象上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本唱段是敘事性的詠嘆調,敘事性宣敘調,加上抒情性詠嘆調使唱段聽起來自然而親切。展現刻畫了咪咪介紹自己時羞澀,緊張的心情。整個唱段共72小節。曲式為自由回旋曲式,整體可分三部分。其結構可劃分為(A-B-A-C-D-B)。
第一部分,(1-31小節)結構為ABA。A段為主要段落,整段(1-15小節)為宣敘調。以敘述的感覺為主。以慢的行板的速度(Andante lento)以及弱音(P)力度開始,1-6小結旋律略有起伏。第二句(7-11小節),旋律以同音反復的寫作技法自然的進入穩定狀態。B段(16-25小節)由2/4拍轉為4/4拍。速度也變為(Andante calmo)平靜的行板,節奏上也帶有明顯的宣敘性。第17小結三連音的出現,緊接著出現音階的逐漸上行把旋律推向了高音A,加上漸慢(rit)的處理,把氣氛推向了高潮。
接下來這段是A段的變化重復(27-31小節)2/4拍,速度回到緩慢的(Lentamente),再次呈現了主題音樂,旋律雖然有相同之處但歌唱感覺和人物情緒卻有很大的差別,旋律結尾處出現了符點音符和跳音,呈現出可愛調皮的咪咪。
第二部分C段(32-49小節)整個音樂感覺有了明顯的變化,音樂速度加快為小快板(Allegretto),給人感覺比較輕快。32-41小節和42-49小節,咪咪用兩句相似的旋律講述著自己的故事,給人感覺比較輕松。
第三部分分為D段和B段,D段(50-60小節)是這首詠嘆調最精彩也是最讓人陶醉的一部分,速度為行板(Andante molyo sostenuto),4/4拍 此樂段樂句結構為(4+4+3)此段落三個樂句的起音為三度上行,使樂句之間更有層次感。在逐漸激昂的伴奏中,旋律從中聲區向高聲區的逐層遞進,前后出現的兩個高音A,使感情越來越激動,情緒越來越飽滿。在這一段的表演中,咪咪的內心得到了宣泄。力度與速度的變化加上激昂的伴奏,讓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段(61-72小節)B段,是前面B段的變化再現,延用了一部分音樂素材,旋律相同,節奏有些許的變化.此段的表情符號變化最多,情緒和內心的變化讓人百感交集、若有所思意猶未盡。
(二)演唱處理
1.技巧處理
首先運用好氣息是每個聲樂學者入門學習的最基本的一個技能,它與發音、共鳴、咬字都有著直接關系。在筆者多年的聲樂學習生涯中,導師不斷強調氣息對歌唱的重要性。好的聲音是需要建立在通道打開、深的氣息、高位置的基礎上。并且要連貫和流動,特別在一些大線條的句子上更應該對氣息有更高的要求。
第二著“通”和“松”的狀態下才能有動人的音色。“通道”和“松弛”的狀態其實就是需要演唱者努力保持四個穩定,分別是打開的腔體要穩定、控制的呼吸要穩定、歌唱的喉頭要穩定、共鳴的位置要穩定,這是也是發聲整體狀態。 要像講話一樣自然的唱出22歲咪咪的嬌羞和天真。
本首曲子前半部分的起音大多數選在中低音區,控制好表演中的聲音和氣息就顯得尤其重要。特別是開場唱第一個音“si”的時侯,一定要控制好氣息,要按照譜子把四分音符唱完整,不要唱的過于長的同時也不能唱得太重。第一句旋律呈上行趨勢,一定要在氣息上唱,咬字要清晰,要有說白式的感覺。唱的時候應該注意修飾和把握,要符合的嬌羞和可愛。在“mi mi”之后換氣,不要減輕十六分音符的“mio”,一定要唱在節奏中。從升G到E,一定保持每一個元音都唱在一個通道內。
高音的演唱是這首詠嘆調的亮點,兩個高音A的出現讓情感得以釋放,演唱時要注意在“il primobacio dell'aprile”這一句中,要分配好氣息的使用。高音“ A”不可給予過大的聲音,要為后面的“ A”保留聲音的力量和足夠空間感。第二個高音A“ primo sole e mio”中演唱必須是十分豐滿,富有感情的。在第二個高音前,可以換氣演唱,既推動了演唱情緒,也使得歌唱者氣息比較足。在“Mi-o”上的 mi,也拖長些。
2.情感處理
想要準確的演繹《他們都叫我咪咪》這首詠嘆調,對人物形象和性格特點,以及劇情的走向都需要有很精準的了解和把握。
從第一句開頭“啊,人們都叫我咪咪”,羞澀的女孩向初識的魯道夫自我介紹,難免會有緊張和不安的感覺,要內斂含蓄一些。不能表現的過于熱情奔放,接下來咪咪已經沒有了之前的羞澀,開始敘述了自己日常的經歷以及對美好生活以及愛情的向往和憧憬。這里要有說白的感覺,以敘事為主,但又要心懷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不能演繹得過于夸張,破壞敘述的整體基調。緊接著咪咪再次向魯道夫簡述自己的生活,已經不是單純的敘事,需要加一些活潑輕松地情緒在里面,節奏隨之也可以稍稍加快。最后一部分,這個時候的咪咪已經愛上了魯道夫,情緒隨之也達到全曲的高潮。不僅僅要表現出咪咪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特別是對美好愛情的追求,聲音要越發的有力度,情緒要飽滿起來。隨著咪咪感情的傾訴,慢慢又回歸平靜與之前的羞澀,最后一句“抱歉打擾你了”使其如夢初醒。
三、演唱實踐探析
(一)歌唱家對咪咪的演繹
《人們都叫我咪咪》這首詠嘆調很容易調動起觀眾的情緒,從而產生觀眾的共鳴,因此深受世界各地的廣大歌劇愛好者的喜愛和推崇。
瑪麗亞·卡拉斯,20世紀的歌劇女王。她以其獨特的嗓音和高超的舞臺技藝對咪咪的演繹十分生動。 在演唱技巧方面,卡拉斯在演唱的時候聲音輕巧明亮,在宣敘調部分運用了滑音,使樂句更加連貫敘述性較強。而在表演情緒方面,卡拉斯情緒飽滿,熱情而不奔放,極為細膩的向觀眾展示了咪咪初識魯道夫時羞澀溫婉的形象,令人嘆為觀止。
不同的歌唱家對咪咪形象都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他們對其形象的表達和詮釋也略有不同,這來源與不同的歌唱家對咪咪形象認識和理解的不同,同時也是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喜好也不盡相同。
(二)心得體會
這首詠嘆調這是一首筆者個人非常喜歡的詠嘆調之一,在演唱這首詠嘆調時,筆者認為重點是在高音的演唱部分,對與女高音來說高音并不難,主要是情緒的把握,要根據作者的提示和伴奏的走向以及劇情的需要來演繹。作品中會有重復的樂句和樂段,但其中也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需要我們認真的去體會和揣測。
通過對《人們都叫我咪咪》的演唱,筆者感覺到了藝術表演的艱難和復雜。不僅僅是隨著音樂和旋律來唱歌詞,更多的是要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內心的情感融入進去,做到內外的和諧統一,這樣才是成功的表演。僅僅只注重感情的表達也是不夠的,需要配合扎實的基本功和舞臺表現力。想要更好的表現出來,首先要對歌劇的創作背景,作者的創作風格以及作品表達目的進行準確地把握,才能更好的理解歌劇中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要表達怎樣的感情。從專業角度上,演唱者要對作品的速度,旋律,音色和節奏上要有很好的把控,這樣出來的作品才更引人入勝,才會更具有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