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義清
摘 要: 進入21世紀,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已經有效應用于語文教學之中。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情感教育引起了我們的充分重視,情感教育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熏陶,能夠以教師潛移默化的情感進一步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觀念,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思考,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研究探討多媒體環境下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并提出具體的情感教育方案。
關鍵詞: 多媒體;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情感教育
一、 引言
情感是文章的靈魂,飽含深情的文章才能夠感動人、感染人。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多媒體直觀生動的教學手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運用多媒體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積極踴躍地思考與探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進行情感體驗與感悟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情感教育,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應用多媒體能夠突破教學重難點,將抽象的文字變得形象具體,通過多媒體能夠使學生的聽覺系統產生強烈的刺激,有助于抓住學生眼球,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使學生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豐富的情感體驗,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栩栩如生的情境之中,凈化學生的靈魂,陶冶學生的情操,進一步完善學生的人格。
二、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情況
語文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重難點知識,例如,低年級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對于教師講述的內容難以深入理解,也無法有效想象文字描繪的具體形象,所以教師如果只依靠自己的語言描述,難以取得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可以有效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通過圖片與視頻展示,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書中的場景,無論是新疆的葡萄溝,還是寶島的日月潭,抑或是廬山瀑布,或者是大漠孤煙,都可以應用多媒體為展示在學生面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借助現代化多媒體設備能夠從聲、色、形等眾多方面增強學生對于文本知識的理解,為學生展示出栩栩如生的場景,開拓學生的視角,激發學生想象能力,也能夠增強學生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所以多媒體教學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教師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情景展示之前,首先要用高超的語言技術吸引學生,進一步凸顯文章內涵。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以及教學對比,能夠增強學生對于文本知識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綜合素養。
三、 多媒體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課堂參與性
由于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和語文知識掌握能力,就要增強學生的學習直觀性和形象性,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課文當中的情感因素。教師要通過多媒體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轉化能力。例如,學生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內容與小學生當前所處的時代來進行教學的對比。教師在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當時時代的悲慘,提升學生在對比當中的感悟能力,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當中能夠站在狼牙山五壯士的角度進行想象,從而逐步增強學生對于狼牙山五壯士的感悟能力。學生能夠在多媒體課件引導下,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對相應的情感思維有充分的了解,當時革命先輩不怕犧牲的偉大意志,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想情感。教師在多媒體教學當中要將教學內容充分地與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通過鼓勵學生在課文當中進行思考和探究,并且利用聲情并茂的方式將課文朗讀出來。教師在引導學生朗讀的過程當中要提升學生的表現欲望,使學生通過多媒體進行相關事件的感悟和探索,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
(二)堅持直接交流,應用多媒體展示實現師生交流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要通過情感性的交流,使學生能夠獲得情感體驗,并且在思想上樹立情感思維,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感悟能力。教師也要在多媒體教學當中進行相關的實踐引導,注重多媒體展示與師生相互交流互相結合的方式,塑造學生正確的認知觀念和心理素質。教師還要降低學生在學習當中的認知能力,為學生的情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還要直接讓學生通過閱讀認識語文的知識,理解生活的意義,從而不斷地啟發學生,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例如,學生在學習古文知識時,由于古文知識復雜抽象,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能力較弱,所以很難深入地理解古文當中所蘊含的豐富意義和哲理知識,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詩詞的場景和視頻進行教學的展示,并且通過相應的音樂來進行教育氛圍的渲染,有效地提升學生在適宜的環境當中,對于古詩詞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思考。
(三)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感悟和探究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要想提升學生的情感思維,就要在實際教學當中采用深入挖掘文章內容,結合情感進行教育教學的引導,才能夠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北京》這一節文章時,由于二年級學生對于文章內容很難進行場景的轉化和聯想,所以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文章教學的拓展,將多媒體與文章中的風景進行有效的結合,在課堂當中進行表現,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主動地融入語文課堂當中。文章中“天安門在北京城的中央,紅墻、黃瓦,又莊嚴又美麗”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句話,播放相應的視頻,向學生展示天安門的壯觀和美麗,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地融入課堂當中,對于本節課內容進行深入性的理解和探討。教師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天安門的視頻,并且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于天安門的看法以及對于北京的了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氛圍,讓學生對于文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探究。
(四)讓學生走出課本,拓寬學生學習視角
由于當前世界經濟的不斷變化和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當中,所以教師要積極運用網絡縮短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同時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教師通過在課堂當中引入多媒體進行合理性的教學引導,讓學生在多媒體學習當中感悟更多的語文知識點。由于語文學科自身特點較為明顯,其中涵蓋著豐富的教學知識,對于學生的德育素養和個人綜合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當中要進行知識的拓展引導,強化學生的多媒體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多媒體當中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例如,學生在學習《藏戲》時,由于藏戲是我國的小劇種,所以教師在授課的過程當中為了更好地使學生了解藏戲并且認識到藏戲是什么。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走出課本,通過觀看和欣賞藏戲的演出形式,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對于藏戲的了解,激發學生的藏戲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由于此篇文章涵蓋著復雜的知識點,很多學生在閱讀學習時很難了解宇宙的奧妙和美麗,也不能夠對地球環境惡化進行充分的認識,所以教師就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向學生播放宇宙的壯觀和浩渺。并且向學生展示當前地球環境的日益惡化,從而逐步增強學生對于地球的了解,讓學生感悟地球環境對于在地球當中生活的各類生物的損害。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識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使學生的情感意識能夠得到有效的豐富和完善。在小學語文課堂實踐教學當中,要使學生了解語文課文知識,并且通過思想情感進行教學的滲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內涵,強化學生在學習當中的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通過課外書籍進行不斷地知識拓展和了解,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通過教授學生閱讀學習的技巧,強化學生在信息技術當中知識的獲取技巧是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和探究,樹立正確的學習思路和學習觀念,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
(五)創設相關情景,傳情達意
由于小學生思想情感較為豐富,容易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要設計相應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在情景當中學會感悟和思考,強化學生的身心素養。教師在創設情景的過程當中,通過多媒體進行情境的打造,通過動畫音樂視頻的形式為學生營造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氛圍當中能夠感悟和思考,有效地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在氛圍當中學會聯想和情感體驗。例如,學生在學習《荷花》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先閱讀文章思考荷花與荷葉的心態,并且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荷花及荷葉的具體圖片,同時配上《荷塘月色》的音樂背景,學生能夠在教師所創設的情景當中感悟作者當時的描寫意境,從而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對于學生的情感體驗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 結語
結上所述,我們能夠總結得出,當前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教師首先要摒棄傳統的錯誤認知觀念,能夠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屬于一種輔助工具,但是仍然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多元化的教育引導才能夠豐富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多媒體是教學中的主流,應當科學合理的應用,切實做到趨利避害,發揮出資源共享優勢。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現代教學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效融合,確保課堂教學具有人情味與現代化,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支撐,能夠構建和諧、多彩的現代課堂。
參考文獻:
[1]黃微.試論多媒體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情感教育[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7(12):74-75.
[2]王彬.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2):98-99.
[3]臧以霞.信息技術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5):15-16.
[4]呂月青.試論多媒體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情感教育[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6,14(2):119-121.
作者簡介:
蘇義清,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渭源縣清源鎮朱家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