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數學為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也是一門主要課程,對于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素質均有重要幫助。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法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分層教學法這一針對性更強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學習信心,近年來在教學工作中的應用不斷增多。教師要想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就可以嘗試在實際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方法,在備課、授課、課后作業布置、教學情況評價中,靈活應用分層教學法,對全體學生給予全面關注,幫助學生不斷取得進步。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方法;應用
在社會發展不斷加快、多元化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背景下,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同時課程改革也在逐漸深入。在開展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還應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要滿足這一教學目標,傳統的“一刀切”教學就不能滿足需求,需要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來不斷提高教學效率。近年來,分層教學法在不同階段、不同科目的教學工作中逐漸得到應用,且顯示出巨大的價值。
一、?分層教學法的概念
分層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將知識能力、學習水平及現階段學習情況相當的學生劃分到一個層級,并且根據不同層級的思維及能力,選取相應教學方式、課程設計來展開教學。在這一教學理念中,教師是希望不同層級的學生均可掌握相關知識,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實施拔高教學,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在應用這一方法展開教學時,教師首先應對學生現階段學習能力、學習水平重點關注,同時還應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實施教學設計,幫助所有學生不斷進步、提高。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必要性
初中數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數學知識,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包括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對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獨立思考,并作出解答。初中階段的學生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在學習中,不同學生會呈現出一定差異。傳統教學方法缺少對學生差異性的關注,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法,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時反而會導致學生在學業上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方法,就可以針對學生的水平展開相應的教育,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制訂針對性教學內容,這樣有助于彌補學生在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上不同的缺陷,從整體把握學生學習情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升教學效率。不論是立足于現階段的初中教育,還是從未來發展的層面來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都是意義重大、不可或缺的。
三、?初中數學中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措施
(一)對學生合理分層
因為生活環境、就讀學校的差異,不同初中生的學習方法、基礎水平、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有不同差異,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態度、數學思維、理解能力、數學基礎水平,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并以此為基礎,結合學生層次開展差異性、針對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學生弱點、優點,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為分層教學的實施打好基礎。同時,在教學中,對于處于低分層中的學生,教師應指導其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對高分層的學生,教師應為其提供難度適當的挑戰,讓學生不斷進步。在開展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學生的分層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一個學生取得進步,已經達到了更高的水平,那么教師就應該及時對分層情況進行調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動態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步情況,積極、合理引導學生,讓學生不斷提升自己。
(二)在備課中應用分層教學法
傳統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對不同初中生之間的差異缺少考慮,只看到了學生存在的共性,而未考慮學生的個性,這樣針對大多數學生進行的備課,缺少針對性、重點性與多樣性。在備課中,教師應根據學生情況,分層備課,針對不同水平學生應準備不同的課程內容,從而促使課程內容與學生基礎知識、思維方式、學習能力相符。要實現分層備課,教師首先應該對教材內的數學知識有充分的掌握,了解哪些知識是基礎性的,是學生一定要掌握的,哪些屬于提高知識,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性掌握。這樣教師才能根據學生分層情況來準備教案,從而為課堂上的分層教學打好基礎。
比如在進行《平行線的判定》(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平行線判定的內容劃分為三部分來分層教學。對于低分層的學生,可以只講解基本知識,讓學生練習基本題型,提醒學生課后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學習;對中等分層的學生,可以講解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并且引導學生對判定定理進行分析、思考,讓他們學會證明判定定理的方法,如為什么同旁內角互補時,兩條直線就是平行的?為什么內錯角相等,就可以判斷兩條直線平行?對高分層的學生,不僅讓學生學會證明定理,同時還應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線的應用,該怎么將平行線的知識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分層備課,教師就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情況來適當安排課堂練習,讓全體學生取得進步、發展,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與數學成績。
(三)課堂中分層授課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授課屬于分層教學法的重要內容。如果將傳統教學方法看做“一鍋煮”,那分層教學就可以看成是“分餐制”。換言之,分層教學法是根據學生的情況應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實施層次化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綜合情況從高到低分層為A組、B組與C組,在數學教學提問時,教師可以對A組的學生提一些復雜、解答困難的問題,對B組,可以讓解答一些中等難度的問題;對C組,則可提問基礎性的簡單問題。這樣的分層次授課,即可避免傳統課堂上學生齊聲回答問題的現象,也可避免幾個學生回答所有提問的現象,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有表現的機會。另外,在教學中,教師也應把握側重點,比如在《列代數式》(華師大版·七年級上冊)這一節內容中,對C組學生,教師應該關注學生對列代數式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要求他們做好課后練習;對于B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出一些難度提升的練習題,開闊他們的思維;對A組學生,教師則應該重視啟發、引導,讓學生舉一反三以多種形式來列代數式,促進他們的自主學習。
(四)分層布置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可體現學生掌握課程內容的程度,教師也可通過作業的布置來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這樣便于采取有效的方式展開針對性教學。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運用題海戰術,不論學生層次如何,讓他們統一做難題,做大量的題,現在看來這種方式并不可取。做練習題是對知識的鞏固,學生應該適量做,有針對性地做,所以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教師需要運用分層教學這一方法。如對A組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提高個人能力的課后作業,來促使學生思維進一步拓展;對B組學生,教師可適當將課后作業的難度降低,著重于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對C組學生,則應布置基礎性題目,幫助學生打好基礎,讓他們掌握數學規律與定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信心,促使整個班級的學生共同提高。
(五)分層設置評價模式
初中教學中,對學生上課情況、作業完成狀況、回答問題情況等展開評價,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而在這個環節中實施分層次評價,可以確保分層教學法的順利實施。如對A組學生,教師可借助比較性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謙虛的態度,激發學生內在的創造力,鼓勵學生來不斷超越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對B組學生,可運用鼓勵性評價方法,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為其明確今后發展方向,鼓勵學生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對C組學生,可以借助表揚性評價方法,在學生正確回答提問之后進行表揚,肯定學生取得的每一個進步,增強學生的信心,這樣C組學生才能不斷自我激勵,打牢自身數學基礎,努力提高數學成績。
四、?總結
現階段,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加深,各初中學校的教育水平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新的教育方式也不斷涌現。教師應主動學習,把握新的教學方式具有的優勢,在教學工作中多加運用。針對性的根據學生能力實施分層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這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深刻影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于分層教學法,教師可以先主動學習,思考在教學中如何有效應用這一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快速成長,促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文光.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8(6):73.
[2]韓茹.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幾點嘗試[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20):114-115.
[3]孔強志.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有效嘗試[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4(6):107-108.
[4]蔣曉雅.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21):175.
[5]姚宗杰.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和方法[J].新課程,2019(3).:25-26.
[6]張平蓉.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認識與實踐[J].新課程,2017(1):64-65.
[7]嚴玉娟.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中華少年,2018(5):85-86.
[8]王華.初中數學教學中激勵分層教學方法的運用探究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60.
作者簡介:
傅藝茹,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