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合作方式單一、合作內容不夠科學、學校教學與企業運營模式存在矛盾等問題,提出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實施校企合作型現代學徒制的策略:校企合作制定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政府部門加大投入積極完善保障機制、構建高素質高水平的專兼結合師資團隊、結合實際需要積極進行專業課程改革、搭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技能教學平臺、校企合作共同建設廣告設計實訓基地、不斷完善現代學徒制教學評價機制。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C-0126-03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主要是為社會培養專業的藝術設計人才,但是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大多數學生都缺少相應的實踐能力,在畢業后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崗位工作。對此,學校應高度重視,結合實際需要合理實施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通過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以“師帶徒”的方式讓學生提前了解崗位工作任務和特點以及規范,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理論基礎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我國藝術設計人才實踐能力的快速提升,最終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一、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的類型
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強調師徒共同學習,通過師帶徒的方式,師傅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徒弟,徒弟再通過實踐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學徒制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受到了高度重視和認可,不僅有效改變了學生的傳統身份,也賦予了學生新角色和新地位,有助于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獲得更加豐富的職業技能。
現代學徒制的基本類型有訂單合作模式、實習基地共建模式、學徒制模式等。
(一)訂單合作模式。對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來說,訂單式合作模式的應用十分廣泛。它是指學校根據企業的發展和運營情況開展招生工作,然后根據企業給出的訂單以及對于專業人才的要求制定專業的課程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此外,在學校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企業方面也會提供一定的物質資源和技術幫助,以此為學校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這種訂單合作模式,明確了學校的教育目標和企業的發展方向,由學校進行理論知識教育,企業對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加了就業機會。
(二)實習基地共建模式。共建實習基地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徑之一,指的是由學校方面和企業方面共同出力建設實訓基地,主要用來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這種實訓基地的建設通常是學校提供場地,企業提供資金,然后由兩方共同指派專業的人員進行共同管理。學生在實訓基地實習可以接受專業的技能培訓,在參與培訓的同時為企業生產產品,以此提高技能水平。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也能提高其學習效率和專業技能。
(三)學徒制模式。學徒制教學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點,也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它是指在上述兩種教學模式中,由企業指派人選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培訓,簡單來說就是“師帶徒”的學習模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入場前便明確自身工作任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崗位實踐能力。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校企合作實施的現狀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藝術設計行業也在日益發展壯大,藝術設計不僅形式多種多樣,設計理念和表現手段也變得更加豐富,明顯推動了行業市場的發展和進步。這種環境無疑對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本陳舊的實訓基地已經不符合市場發展的要求,必須創造良好的實訓環境。對此,為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學校應創新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理念,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爭取積累更多的教育資源。
由于當前行業市場競爭逐漸加大,對于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多,因此,很多企業選擇主動與學校合作,聯合著手培養專業人才。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二者在合作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合作方式單一、合作內容不夠科學等方面。還有一些學校的教學與企業的運營模式存在沖突和矛盾,學校的目的是想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有效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而企業的目的則是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更多的時候只愿意接受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付出勞動的實習生,如果只是單純地培養學生,它們是無法接受的。基于這種合作目標上的沖突,學校和企業在合作的過程中也就很容易發生各種矛盾,導致合作失去穩定性。
上述問題,都增加了校企合作的難度,不僅影響了校企合作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學徒制的實施。
三、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實施校企合作型現代學徒制的策略
將現代學徒制應用到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深化學生對于工作崗位的理解,有助于幫助學生實現學以致用,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現代學徒制可以從多個方面促進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教師在教學中以“師帶徒”的方式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幫助學生加深對于工作崗位的了解,在解決實訓難題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可采取以下應用策略。
(一)校企合作制定專業人才培養計劃。高職院校一直以來都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和社會實際需求存在脫節問題,因此要想更好地落實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學校和企業雙方都應重視,結合校企雙方的實際情況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共同商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盡可能地保證校企合作計劃既可以滿足企業的市場需求,也能符合當前教育所需。
(二)政府部門加大投入積極完善保障機制。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強調“校企合作”和“師帶徒”,因此跨界性較為明顯,能否得到順利實施直接關系到教育和企業兩大領域。由于二者分別是獨立的社會體,在觀念定位和價值需求上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合作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利益紛爭,影響了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對此,政府方面應該予以高度重視,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
1.制度方面。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推出相應的政策和制度加以扶持與管理,明晰學校和企業雙方在合作中的責任與權利,爭取為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對于校企合作中利益雙方之間發生的矛盾和沖突,相關部門要依法解決,適當予以調解和管理,并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打造專門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體系,從根本上維護合作主體的利益。
2.資金方面。積極鼓勵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教育,政府方面給予一定的激勵資助,保證師傅的良好待遇和企業的根本利益,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企業的參與積極性。對于學校方面的措施,政府相關部門也要考慮周到,結合實際條件設置課程內容、安排課程時間,通過指標量化綜合分析學校現代學徒制實施,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撥款,吸引更多的學校積極參與到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中,從根本上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三)構建高素質、高水平的專兼結合師資團隊。要想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應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因此,學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積極聘請企業的業務骨干來校進行兼職教學,比如企業的技術專家、勞動模范等,并給予兼職教師相應的酬勞激勵和榮譽激勵,激發其來校兼職教學的積極性。
2.定期選派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進行實踐考察和掛職鍛煉,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
3.學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師的理論知識較強,但是實踐能力較差,而企業的兼職教師技能水平強,但理論知識差。針對這種特點,學校需要采取集體備課制的教學方式,鼓勵企業教師和學校教師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實現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的雙重提高,全面打造“雙師型”教師。
(四)結合實際需要積極進行專業課程改革。要想保證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得到有效的實施,學校必須做好專業課程改革,平時指派骨干教師積極參與企業的技術講座,保證學校專業課程的“實用性”。
1.積極促進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將企業引入學校,將崗位帶入課堂。新生入校時帶領他們去企業了解崗位環境,同時讓他們懂得行業人才所需的技能。
2.大二年級,企業指派專門的技術人員來校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訓和教育,并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企業運營個案、項目設計等點評活動,鼓勵他們積極發言,使他們了解行業市場,從而明確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
3.大三年級,學校和企業方面應該賦予學生準設計師的身份,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企業設計工作,同時指派專門的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采取“師帶徒”的方式不斷強化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保證其正式工作之后可以更好地適應崗位環境。
(五)搭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技能教學平臺。學校要堅持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就應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專門搭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技能教學平臺。讓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頂崗實訓,半工半讀、邊學邊做。過程中對于實訓項目的設計必須保證一定的合理性,指派企業的技術人員來編制學生的訓練任務,通過以師帶徒的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生產環境中訓練專業技能,并通過實訓完成產品的推廣。這樣,平臺的設計有效地促進了校內實訓與實際工作之間的融合,在實訓的同時完成了課堂教學。以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教的方式幫助學生不斷強化探究精神、豐富崗位經驗,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良好的實踐能力。
(六)校企合作共同建設廣告設計實訓基地。藝術設計專業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十分嚴格,提出的要求較高。對此,能否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讓其親自進行藝術設計十分重要。基于這一特點,學校應結合實際條件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專門的實訓基地,學校提供基地建設場所和廣告制作技術以及圖像處理技術,企業提供基地建設資金,以及相關實訓設備,比如計算機、寫真集、數碼條幅機、攝像機等。組織學生定期到實訓基地進行接單、設計、制作等業務實踐,同時每名學生要配備相應的師傅。這種學徒制的教學方式能夠極大地促使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七)不斷完善現代學徒制教學評價機制。在現代學徒制教育中,學校應積極完善評價體系,包括同行評價、企業評價及第三方評價,促進三者的結合。并組織相關指導老師、企業技術人員客觀評價學生的頂崗實習情況,將評價結果反饋給第三方機構,在獲得評估報告之后,結合報告內容適當調整學校的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學校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完善藝術設計專業評價體系,可以保證人才培養最大限度地符合時代需求。
綜上所述,我國現代學徒制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在實施中會存在一些問題。政府、學校和企業應共同努力克服這些困難,以確保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從而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高水平優秀人才,促進我國藝術設計行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群英.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北京:中國美術學院,2013
[2]魯曼.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J].祖國,2017(6)
[3]汪安,褚榮斐.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具體實施[J].中外企業家,2016(13)
[4]李慶祥,覃麗萍.基于“現代學徒制”理念下的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雙師制”的研究[J].才智,2017(27)
[5]葉深南,李桂霞.對藝術類高職院校實施“現代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廣東教育:職教,2016(12)
[6]曹曉舟.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3)
[7]譚暉,宋亞玲.高職藝術類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面臨的困難研究[J].藝術教育,2018(3)
[8]陳怡,戴迪,羅園園.藝術類高職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探索[J].美與時代:城市,2016(10)
【基金項目】2019年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項目[桂職院教(2019)59號]
【作者簡介】吳卓斌(1983— ),男,廣西宜州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工藝美術。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