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翔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實地考察法、數理分析法等對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針對幼兒園體育活動政策制度亟待完善、缺乏專職幼兒體育教師、缺少系統科學的體育活動計劃、室內外體育場地整體偏少等問題,提出加強行政監督、有效聯動合作、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幼兒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等措施,以促進幼兒園體育活動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C-0026-03
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指出,“推進幼兒體育發展,完善政策和保障體系;推進幼兒體育項目和幼兒體育器材標準體系建設,引導建立幼兒體育課程體系和師資培養體系”。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體育活動又是最主要的部分,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會影響幼兒全面發展,幼兒體育發展目的是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身體機能協調發展、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幼兒健康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幼兒體育如此重要,但是幼兒體育教育仍然是學前教育的薄弱環節,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情況并不容樂觀。
筆者對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旨在了解目前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現狀,分析問題和不足,為南寧市學前教育的體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為南寧市教育部門、幼兒園、學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和調查對象
研究對象為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調查對象是南寧市青秀區不同級別、不同性質的20所幼兒園領導和老師。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期刊,以及在中國知網、維普網等查詢相關資料,查閱幼兒體育、幼兒體質健康、幼兒園體育活動、幼兒園健康教育等相關論著, 為本論文的寫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寫作思路。
2.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設計完成后,征求多位學前教育、體育教育專家意見,進行整理修改定稿。問卷由學校實習指導老師到實習基地指導學生時發放和預約回收,發放問卷240份,有效回收231份,回收率96.3%。
3.專家訪談法。針對本研究中幼兒體育相關問題,訪談教育部門分管學前教育的專家、高校學前教育專家和體育教育專家,拓展研究思路。
4.實地考察法。利用學校實習巡查安排,實地考察南寧市青秀區20所幼兒園的體育活動,觀察幼兒園體育活動,與園長、老師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情況以及幼兒園領導、老師對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認識、想法和期望。
5.數理統計法。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數理統計和處理。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屬性情況
根據調查,截至2018年12月,轄區內有幼兒園177所,其中民辦幼兒園116所,占65.5%(自治區多元普惠民辦幼兒園18所占10.2%,城區認定普惠性幼兒園47所占26.6%),公辦幼兒園61所,占34.5%(其中企事業辦幼兒園、自治區各廳局直屬幼兒園14所占7.9%,城區公辦幼兒園8所占4.5%,鄉鎮中心幼兒園及完小附設幼兒園39所占22%),公辦幼兒園普惠率達到71%。可看出南寧市青秀區很好地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的“健全學前教育政策保障體系,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對申報多元普惠幼兒園及城區級普惠性幼兒園有更多的政策傾斜,提高了普惠幼兒園辦園數量,讓更多人民群眾達成了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二)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師資隊伍情況
1.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教師性別情況。本次調查對象共有231名教師,其中有男教師9人,女教師222人,男教師與女教師的比例是1∶24.7,女教師占絕大多數比例,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衡。幼兒園男女教師比例失調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全國幼兒園中男女教師的比例也嚴重失衡,這個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訪談過程中大部分園長對男幼師很期待,她們認為男幼師的個性特點及行為方式有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和良好性格的養成,男幼師的思維和在游戲中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優勢,但幼兒園一直很難招到男教師。為緩解這一情況,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2013年啟動免費師范生計劃,委托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從2013年開始每年招收培養100名免費師范男生,2016年開始增加到每年120名,目前男幼師比例有所改善但仍然需要繼續加強。
2.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教師年齡情況。由表1數據可知,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教師年齡30歲以下115人占49.78%,30~40歲81人占35.06%,40~50歲30人占12.99%,50歲以上4人占1.73%。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教師年齡呈“金字塔形分布”,各年齡段人員比例合理,有一批沖勁十足的青年教師,還有一批經驗豐富的中青年骨干教師,教學名師能較好地進行傳幫帶,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年齡結構,為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師資隊伍支撐。
3.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教師學歷情況。如表2所示,調查對象中中職生(高中)占1.73%,高職高專生占24.24%,本科生占72.29%,研究生占1.73%。說明南寧市青秀區教育行政部門對學前教育非常重視,幼兒園對幼兒教師入職的學歷要求也較高。
4.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教師掌握體育基礎知識情況。如表3所示,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教師對學前體育教學理論知識、運動技能形成一般規律和運動技能知識的掌握情況中,“非常豐富”的占1.73%,“豐富”的占3.56%,“一般”的占34.63%,“欠缺”的占60.18%。這表明在體育健康方面,教師自身具備的學科內容知識不足,自身在體育知識方面的儲備比較弱,在按年齡段科學設計體育活動上沒有把握。教師對幼兒年齡段所要掌握的體育技能要求不了解,對幼兒動作技能發展不夠了解,不懂如何支持幼兒動作發展,幼兒水平不一樣,難以做到因材施教。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不夠,對幼兒體能發展的觀察和分析有待提高,亟須培訓提升。
5.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專職體育教師情況。調查發現,南寧市青秀區只有4所幼兒園有專職體育教師,占調查幼兒園數量的20%;專職體育教師人6人,只占調查幼兒園教師人數的2.6%。如表4所示,認為幼兒教師中“非常需要”配備專業的體育老師占71.43%,認為“有需要”配備的占25.97%;認為“不需要”配備的只占1.73%,“不知道”要不要配置的占0.87%。調查發現,不管是幼兒園園長還是幼兒園老師,都認為幼兒園需要配備專職體育教師,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配備專職體育教師的園所較少,并且集中在私立幼兒園,因此專職體育教師的人數也嚴重不足。
(三)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情況
1.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重視體育活動程度。調查顯示,54.55%的園長認為幼兒園“非常重視”體育活動,42.42%的園長認為“重視”,3.03%的園長認為“一般重視”。訪談的所有園長均表示幼兒園重視體育活動的開展,這表明不管是幼兒園領導還是老師,對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是非常了解的,也是認為非常必要的。
2.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計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身體姿態、動作發展、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三個方面提出了健康方面的目標和教育建議,但是并沒有詳細的指導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活動計劃。由于幼兒園對指南的理解上存在差距,導致幼兒園體育活動計劃的制定參差不齊。有些好的體育特色幼兒園在學期體育活動計劃上就特別的重視,能制定較為合理的體育活動計劃,但絕大多數幼兒園把計劃放開到各個班級的活動中,或是放在主題教育中的一個小的部分,沒能夠科學、系統、連貫地進行整個幼兒階段的體育活動設計。
3.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學前體育理論通常把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分為基本動作、基本體操、隊列隊形、體育游戲、身體素質練習、器械活動及專門體育項目練習等。調查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發現,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主要以基本動作、基本體操、隊列隊形、體育游戲、器械活動為主,這也說明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的內容有些單一,體育活動教學內容達不到要求,更談不上創新。
4.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時間。調查發現,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幼兒每天參與戶外體育活動時間1小時以下的0所,1~1.5小時的有14所幼兒園,1.5~2小時的有6所,《幼兒園工作規程》規定,“正常情況下,每日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于1小時”。目前南寧市青秀區所有幼兒園安排的戶外體育活動時間都達到了規程中的基本要求,有較少一部分幼兒園高出了規定的最低時間。但根據與園長們訪談情況可以了解到,雖然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時間都達到了工作規程的要求,但是戶外體育活動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專業能力、教學能力有限,重視安全問題,限制場地規模,造成組織戶外體育活動的效果不佳。
5.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體育活動組織形式。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是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組織形式將達到更好的活動效果,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組織多樣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調查顯示,早操活動是幼兒園最為普及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體育游戲活動、體育教學活動、戶外體育活動次之,說明以上四種組織形式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最常見。與園長溝通發現,親子活動、運動會、遠足活動組織起來對場地、人力、物力和安全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部分幼兒園有所顧忌,很少選擇這三種組織方式。
(四)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場地和器械設施情況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規定:“幼兒園必須配備展開體育活動所需要的戶外活動場地和體育設施。”幼兒園場地和器材完善程度是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重要條件,是完成體育活動目標、內容的重要保障,影響著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效果。根據調查,南寧市青秀區公立幼兒園人均體育活動場地面積基本達標,基本都建有帶塑膠的跑道場地;部分幼兒園有攀爬場地、室內風雨活動場地等,體育器材的種類和樣式也比較豐富。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南寧市青秀區教育局對幼兒園辦園支持和幫扶力度大,有效地推動了轄區普惠式幼兒園的發展,推進了青秀區學前教育的發展。但是,幼兒園體育活動政策和制度方面亟待完善,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2.南寧市青秀區幼兒園教師年齡結構合理,學歷結構合理,但是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缺少男幼兒教師,缺少一批具有一定體育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多樣化的體育教育方法、能科學有效組織體育活動的專職幼兒體育教師。
3.南寧市青秀區各幼兒園對體育活動比較重視,戶外活動時間能夠達到國家的基本要求,但是受到辦園理念、辦園場地、專業指導、專業人員等多方面的限制,缺少系統科學的體育活動計劃,缺乏統一的體育活動目標,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隨意性較大,沒有延續性和針對性,教學內容單一且缺乏創新,過多考慮安全,組織形式不夠豐富,整體體育活動開展效果參差不齊,城市公辦幼兒園開展效果相對較好,特別是自治區、市級示范園。
4.南寧市青秀區各幼兒園場地基本達標,但是室內外體育場地整體還是相對不足,幼兒園體育器械數量配置較為適宜,數量能基本滿足幼兒體育活動需要。
(二)建議
1.加強行政監督,推進幼兒體育快速發展。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政策引導、將幼兒體育納入學前教育的常規管理內容,加大經費支持力度,注重過程指導與監控,保障幼兒園體育活動真正地落在實處,而不是只停留在思想重視上。
2.有效聯動合作,切實推進幼兒體育研究工作。相關職能部門、高校、幼兒園加強幼兒體育科學研究,創建高校理論引領、幼兒園實踐落地、職能部門保障支持的協同創新研究平臺,探究幼兒體育基礎理論知識、幼兒園體育活動計劃、體育教學形式和組織方法、當地特色體育活動等,只有切實推進幼兒體育研究工作,才能不斷促進幼兒園體育活動更好地開展,不斷促進幼兒體育的發展。
3.高校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幼兒體育人才。幼兒園與高校“校—園合作”,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加大力度培養幼兒體育人才,主要有兩個舉措:一是和一批高職高專體育教育專業“校—園”深度融合,制定培養幼兒體育人才的方案,培養面向幼兒園就業的具有幼兒教師資格的幼兒體育教師;二是教育行政部門加大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合作,采取訂單培養等方式,專門培養一批幼兒體育素養較高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促使高校完善相應的專業和推進課程改革。
4.加強幼兒園幼兒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強化幼兒體育師資隊伍建設,要完善在職培養體系,讓幼兒體育師資培訓制度化、常態化,能把更多的行業專家“請進來”,也能讓更多的老師有機會“走出去”,并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安排老師進修,提高教師幼兒體育專業知識技能和教學能力,并引導科研能力較強的教師參與幼兒體育研究。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體育強國建設綱要[S].北京:國務院辦公廳,2019
[2]國家教育委員會.幼兒園工作規程[S].北京:國家教育委員會,2016:2-3
[3]劉馨.學前兒童體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顧榮芳,薛菁華.幼兒園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3
[5]郝曉岑,王婷.幼兒體育概念辨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7(1)
[6]任玉梅.長沙市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調查分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學前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2017C530)
【作者簡介】敖 翔(1986— ),湖北荊門人,碩士,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學前體育、幼兒體質健康。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