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是由于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將很高的關注力度放置在了新媒體技術使用最為廣泛的學生群體,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如何將新媒體與傳統教育工作進行結合已經成為一個嶄新課題。本文重點分析了新媒體時代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機遇以及挑戰,最后闡述了新媒體時代教育工作的優化對策,希望能夠提出一定的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教育工作:問題及對策
在新媒體時代下,教育工作的內容以及形式逐漸呈現多元化。要想保障新媒體時代教育工作能夠在以后發展道路上呈現出更為優質的態勢,就應該全方位分析其所面臨的機遇以及挑戰,保障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其具有著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新媒體時代教育工作的機遇
1.新媒體實現了途徑多樣化
新媒體時代下思想教育工作,相應的內容以及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創新以及優化,學生可以將新媒體充分地運用起來,進而將自身所理解的內容直觀的展現出來,同時教育者運用新媒體可以對受教育者的思想動態以及行為表現進行全面的了解以及掌握,這充分展示了新媒體實現了教育途徑的多樣化。
2.新媒體實現了信息立體化
黨的理論、方針以及政策是傳統教育工作的主要信息資源,它的道德政治性十分強,這就直接導致信息的時代感不夠強,對受教育者的吸引力比較差,在新媒體時代下,學生可以將電腦,手機利用起來,進而獲取到十分多的資源信息,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看法以及理解展現給公眾。
3.新媒體提高了教育時效性
對于新媒體而言,它具有著許多優勢特點,例如:傳播速度比較快,覆蓋范圍非常廣等。教育工作者可以將新媒體充分地運用起來,獲取到更多優質的教育資源,使自身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水平得以進一步增強。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可以共享一個新媒體平臺,不僅能夠幫助教育組更好的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動態,還能夠幫助受教育者坦露心聲,與教育者進行更加高效性、科學性、完善性的溝通與交流。
二、新媒體時代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1.教育內容單一削弱思政工作權威性
宣傳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是我國教育工作最為核心的內容,正是在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環境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學生群體的思想意識逐漸呈現多元化,要想使教育工作在新媒體時代下得到更加深入的優化以及轉變,就應該注重在新媒體時代下對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權威地位進行有效維護。
2.話語體系滯后減弱思政工作關注度
當前教育者思想比較陳舊、單一、傳統,只是對黨的政策、路線、方針以及相關理論進行宣揚,導致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不夠高漲,同時沒有及時創新以及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甚至有一部分教師并沒有注重新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只是運用“一味灌輸式”教學手段,不能夠使新時代學生的求知需求得以有效滿足。
3.思維方式陳舊影響思政工作時效性
在新媒體時代下,學生能夠通過新媒體獲取到非常多的資源信息,正是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海量信息頻繁沖擊學生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當前有很多一部分教育者仍然運用單一、傳統、陳舊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工作,這也就直接導致并不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及時準確地捕捉。
三、新媒體時代教育工作的優化對策
1.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素質和能力
應該首先使教育主體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保障其能夠對新媒體技術進行全方位掌握,同時要對新媒體在教育工作中所具有的深切內涵以及作用意義進行系統性分析以及認知。要在新媒體時代下,將枯燥乏味的教育工作與現實生活實際進行有機整合,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認識相關的理論知識。
2.豐富學生教育工作內容和手段
教育者應該在新媒體時代下使自身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手段逐漸呈現豐富化,讓受教育者能夠更加樂于接受社會行為規范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內容,同時教育者要積極分析新媒體自身所具有的特點以及內涵,同時整個教育工作要呈現出很強的合作性、平等性以及科學性。
3.利用新媒體拓寬學生教育工作途徑
教育者應該將新媒體全方位用起來,使受教育者能夠在教育過程中更加樂于接受相關理論內容,教育者還可以將網絡、智能手機、微信電子書等利用起來,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緊密融合,創新以及優化教育模式,使教育教學內容的覆蓋面以及輻射面得以進一步擴大,真正意義上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下,教育工作面臨著許多機遇以及挑戰,教育者應該注重提升教育主體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要積極豐富教育工作的內容以及手段,還要將新媒體運用起來,使教育工作途徑得以進一步拓寬,保障新媒體時代教育工作能夠在以后的發展道路上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李昕如,論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J].學園,2018 (21):1-3.
[2]劉姍姍,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性研究[J].智富時代,2018 (7):7-9.
[3]劉偉杰,戴鈺,“治未病”思想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 (6):91-93.
作者簡介:張秋雨(1998-).女,內蒙古扎蘭屯人,漢族,大專,研究方向:新聞采編與制作,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