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本文針對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專業人才所面臨的現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通過對新時代下的傳播形式和特征進行了總結,深入展示出目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所面臨的機遇與競爭。接下來對新時代人才培養提出了對應的優化方案,希望對相關從業者有所助益。
關鍵詞:自媒體:播音主持:人才培養
在如今,4G網絡已經基本實現了全國覆蓋,催生了一批網絡媒體,移動媒體等各種自媒體形式的出現。各種網絡平臺借機興起,為自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優渥的土壤。自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形式帶來了挑戰,同時也為播音主持專業人才提供了機遇[1]。各種各樣的媒體形式出現在了生活中,媒體融合對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要求,作為一名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在這種趨勢之下,為適應時代發展,也需要對自身的定位和專業能力提出更為嚴苛的要求。
一、播音主持的傳播環境現狀
1.新時代播音主持的表現形式
目前傳統的播音主持形式還是以廣播電視為主,在70多年的發展以來,已經積累了一大批的忠實受眾。早在2013年,我國的電視頻道數量就已經是世界第一了[2]。這種傳統的播音主持方式仍然是目前相關專業人才的主要就業取向。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一是就業崗位的飽和,其二是新媒體的出現,已經有部分傳統播音主持從業者開始參與到其他的新媒體工作中來。像目前張紹剛從中央電視臺轉型成為網絡節目“吐槽大會”的主持人。除了各大電視臺,各種大型知名網站也在推出各自的節目,這種綜合性網站節目主持人也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主持專業職位需求。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讓人人都是主播,人人都是主持人。傳播的渠道已經不再被各種大型傳媒公司或者電視臺所壟斷,從最早的博客開始,到微信公眾號、騰訊新聞、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抖音、快手、斗魚直播等等,各樣的自媒體平臺也讓更多的人擁有了成為主持人的機會。
2.自媒體信息傳播的特征
信息化時代到來,人們開始從接收文字到圖片,到現在的視頻。信息的傳播已經在內容上發生逐步變化,但是其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屬性還是沒有改變。不管你在何時何地提供了某種信息,身在遠方的受眾依舊可以即時接收,信息的傳播從點到面開始擴散[3]。第二,目前人人都是媒體,人們在接收他人傳播的信息的同時,也可以向外傳播出自己想要表達的信息,這樣開始形成一個全覆蓋的信息網絡。第三,是針對性傳播,傳播者為了迎合特定人群的喜好,傳播某種特定的內容。第四,傳播出現移動化,最為直觀的就是進行戶外直播的節目,依靠移動互聯網進行信息發布和接收。
3.自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從業要求
自媒體的到來為這個行業帶來了更為激烈的行業競爭,也對從業者提出了更多職業要求。目前的傳播形式越來越多的是進行即時主持,要求主持人有較好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力。而在眾多的自媒體中,競爭激烈,縱觀優秀的主持人,都具有極強的互動交流能力。在專業知識方面,不僅僅要求了解節目的內容,很多時候需要主持人對政治、經濟、文化、網絡熱詞等,各種領域都有較為多的了解。迎合觀眾的同時,做出自身的主持特色,展現出個人魅力也是極為重要的,才能在日趨泛濫的信息傳播中為自己爭取到一席之地。
二、自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專業的發展困境
1.人才逐漸飽和,社會資源少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播音與主持專業,不僅是專業的藝術院校,還有更多的綜合院校也在開設相關專業,培養播音與主持的專業人才。但是在自媒體浪潮之下,有更多的沒有經歷過專業知識學習的從業者進入,他們沒有經歷過專業的培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因為某些鮮明的自身特點會吸引來大批的粉絲。這個行業的競爭逐漸激烈,但是學校中經歷專業學習的人才反而面臨著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缺少足夠的實操,不能及時掌握職業的技能。
2.人才輸出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新媒體發展迅速,但是專業理論知識沒有及時進行更新,導致傳媒教育下培養出來的播音主持人才會不適應當前的市場需要。高校一般會利用既有的和傳統媒體機構之間的合作,進行聯合培養,但是自媒體平臺很少有與高校進行合作的。而自媒體平臺上的受眾,現在已經開始逐步趕上傳統媒體。播音與主持專業急需與新媒體平臺聯合,優化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更為先進的資源。
三、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建議
1.注重實踐與理論結合
自媒體時代下強調的能力主要是分為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兩部分。首先,在專業理論知識方面,需要不斷更新播音主持相關的知識理論,而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多媒體技術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在課程安排上,注意與當下的技術發展接軌,讓學生通過觀摩,講授的方式對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加強輔修課程的學習,在輔修課程中加入更多的實踐課程,利用學校的既有資源開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加強實踐能力。
2.優化培養模式
在培養專業人才時,應當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發揮其自身特點和優勢。在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實踐學習中,將學生的作業,作品轉化為產品,例如將學生做出的短視頻等放在新媒體平臺上,這既是對作品的檢驗,也是對學生的激勵。過程中發現問題之后,教師及時指出并提出改進方案,讓學生在a傳統的傳播形式必將逐步被各種新媒體所替代。這要求播音與主持專業的人才需要在時代進步中緊跟浪潮。以激情的學習心態面對市場需求,在學習中進步,在實踐中完善自身職業技能。學校完善培養模式,學生主動提升,在共同努力之下,必將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的傳媒人才。
參考文獻:
[1]丁香桃,自媒體時代公共管理的挑戰與機遇一一政府信任的視角[J].管理世界,No.291(12):190-191.
[2]張瑜,論自媒體空間交往生態的德育價值[J].高等教育研究,2016 (9):67-72.
[3]沈媛媛,杜偉泉,自媒體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淺析[J].江蘇高教,2015 (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