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明
摘要:數學學習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因此,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核心任務之一。本文從構建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思維活動、創設操作場境,誘發學生思維產生、設計有效數學問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設計多樣化訓練,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四個方面入手,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一、構建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思維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這啟示我們要想學生主動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必須營造一種愉悅的思維氛圍。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多激勵學生,使課堂充滿“愛”的氣氛。如:贊許的口吻
“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親切的動作 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些充滿激情、鼓勵的評價,孩子們放松了緊張、焦慮的情緒,保護了學習的積極性,他們覺得學習是快樂的,逐漸地喜愛思考,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思維活動。
二、創設操作場境,誘發學生思維產生
小學生的獨立性和歸納概括能力較差,他們不善于組織自己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我們只有用“生動地直觀”去溫暖“冷冰冰的抽象”,學生才會樂于思考,思維才能走向深入。
如:課題“9+幾”,其核心思維就是“湊十法”,創設直觀操作,引導學生實際操作與思考相結合,運用“箱子里面有9盒飲料,箱子外面有4盒飲料,”這個“將盒裝箱”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并提出問題,當學生提出“一共有多少盒飲料?”這一問題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列式,當學生回答出“9+4”后,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赡艹霈F“數數法”、“接數法”“湊十法”等。重點探究“湊十法”。筆者創設直觀操作場境,讓學生用實物擺一擺,將操作和抽象相結合,理解9添上1湊成10(即一箱),幫助學生建立“湊十法”的表象,理解“湊十法”的過程,初步形成“湊十法”思維。再出示“9+幾”,讓學生用湊十法算。將直觀轉抽象,算理與算法相結合,慢慢幫助學生形成“湊十法”的思考過程。學生通過手、口、眼、耳協調配合促進大腦的積極思維。
三、設計有效數學問題,擴展學生思維空間
數學學習的核心是培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提出正確的問題。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都是問號”。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是點燃思維的火花。
如:學習《8加幾》,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湊十?、怎樣湊十?,再如“8+6”提問:“可不可以將大數8,拆成4和4,讓4與6來湊成10?”這樣提問
提出思考空間,最終學生探究出:既可拆大數8,也可拆小數6,即:大小數都可以拆分湊十,“活湊十”。以此類推7+6、9+5……靈活拆分湊十,拓展學生學習思維的空間。
四、設計多樣化訓練,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有效的課堂訓練有利于學生數學認知機構的形成、發展和數學思維品質的提升。因此,在課堂訓練環節中,注意挖掘習題的內涵,設計多樣化訓練,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練;分析、推理與歸納;分析與綜合等訓練,能有效激發學生積極思維,進而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比如:一題多解
解出個性,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創造性。一題多解,是拓寬思路、發展思維和培養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多訓練學生一題多解,讓學生通過比較優化,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1)對于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結果,這樣的練習題能很好地發散思維,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創造性。如: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設計練習題:用2個長寬高分別是5厘米、4厘米、3厘米的長方體組合成一個大長方體,問組合后大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用2個相同的長方體擺一擺,小組討論、交流、匯報)如下:
解法一:大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5+5)厘米、4厘米、3厘米時,表面積是: (10×4+10×3+4×3)×2=164(平方厘米)解法二:大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5厘米、(
4+4)厘米、 3厘米時, 表面積是:(5×8+5×3+8×3)×2=158(平方厘米)解法三:大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5厘米、4厘米、(3+3)厘米時,表面積是: (5×4+5X 6+4×6)X2=148(平方厘米)通過分組討論,許多學生都有了自己的發現:不同的組合,表面積不一樣,物體遮住的部分面積越大,組合后的表面積越小,減少的面積越大。 (2)對于同一問題,可以采用不同思路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掌握解題的思路,這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寬度,形成思維的靈活性,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買新書200本,把它放到2個書架上,每個書架有4層,平均每層放多少本?
解法一:要求平均每層放多少本,己知每個書架有4層,需要先算出每個書架平均放多少本,再算每層平均放多少本:200÷2÷4=25(本)。
解法二:要求平均每層放多少本書,先算出一共可放多少層, 再求每層平均放多少本書:200÷(2×4) =25(本)…….
這樣的訓練不但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而且還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想到的方法越多,越能開啟思維創造。設計多樣化訓練,可以不斷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五、結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很重要,教師要做到以學生為本,以訓練學生的能力為主,讓學生的思維得以充分的培養和拓展,使數學成為訓練思維的最佳體操。
參考文獻:
[1]魏忠海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