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艷
摘 要:教育部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各地學校按照學生的特點,選擇籃球教材、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教學評價等手段,在掌握籃球技術和能力的前提下,促進其體育意識培養和提高。但是在小學籃球教學實踐過程中,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小學學校難以滿足《新課標》中提出的教學要求。因此,本文對《新課標》背景下小學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期為小學籃球教學模式的完善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籃球教學;對策
處于小學階段學生,大多數天真活潑,常常比較好動,因此,他們對所有的體育活動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體育課興致盎然、不知疲倦,籃球課也不例外。但他們對模式單一,變化較少的活動興趣較低。因此,在小學籃球教學活動中,應當在保障教學目標能夠實現的前提下,使教學活動充滿趣味性,才能夠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以及籃球運動的喜愛。
一、小學籃球教學的作用
(一)增強小學生肌肉力量與體能
籃球運動過程中,人的全身肌肉都參與運動,可以很好地鍛煉爆發力,改善身體對抗能力,無論是最大力量、瞬時力量,還是耐力等,都可以得到訓練,所以說,籃球教學的有效開展,能夠帶動學生身體肌肉力量的鍛煉。在籃球教學中,主要進行傳球、運球、投籃、跑位甚至防守等活動,這些都會消耗大量的體能,學生參與籃球運動,能夠顯著增強心肺功能,讓自身體能不斷提升,達到更高的水平。
(二)提升小學生身體柔韌與速度
小學生的身體柔韌性較好,籃球運動對于這項指標的要求很高,在參與籃球活動過程中,小學生的身體會根據運動需要,做出更高的柔韌動作,從而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這必然會促進韌帶彈性提升,增強肌腱和肌肉伸展力。速度是衡量人體運動素養的重要指標,籃球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運動速度,訓練學生的動作、反應和移動等速度能力,促進神經系統的有效調節,進而促使小學生擁有強健體魄。
(三)培養小學生心智、情感與意志
小學生正處于大腦發育的關鍵期,籃球教學的開展,可以鍛煉學生縝密的思維、增強分析問題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肢體的調動、動作的完成、戰術技能的探索等,都促使大腦處于活躍狀態,從而讓小學生更加聰明。同時,籃球運動是團體活動,需要隊員之間的密切配合,這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在籃球課上,無論是傳帶球、體能訓練,還是跑位、對抗賽等,都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迎難而上的品質,促使他們勇敢的面對失敗,更加堅毅果敢、樂觀積極的面對人生。
二、我國體育課程標準的發展
自2001年頒布《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體育(1-6年級)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來,教育部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對其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直至2011年,教育部正式頒布《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新課標》將體育課程目標調整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等四個學習方面,要求各學校加強對課程內容的關注,在遵循可觀測原則的前提下設置體育課程教學目標,并充分發揮體育課程評價機制的作用,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由此可見,小學籃球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當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來進行,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小學籃球教師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還能夠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籃球課程內容的合理性,充分發揮小學籃球教學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方面的作用。
三、《新課標》視角下小學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場地設施不夠完善
當前,籃球場幾乎成為所有學校必須配備的運動場地,一些擁有充足教育資源的學校,在籃球方面中投入大量的資金,大量購置籃球器材以保證籃球運動的廣泛開展。而一些學校由于缺乏教學經費,只能配備簡單的籃球器材,無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籃球,甚至出現全班幾十位學生共用幾個籃球的情況。另外,在設計籃球場地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小學各個年級的學生在身體發育上存在差異,假如全校學生共同使用同一高度的大籃球架,低年級學生由于身材、力量等不足,導致投籃夠不著籃筐,只能學習一些簡單的運球技術,將會影響低年級學生參與籃球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影響低年級學生籃球技術的提高。
(二)教學方式相對單一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活潑好動的年紀,他們對所有事物都有著強烈的興趣,只要有一些風吹草動,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小學體育課大多數都是在操場進行,有很多的外界因素會分散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假如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將會導致大量學生心不在焉,甚至出現學生在課堂中講話,擾亂教師的正常教學活動。學生興趣低下,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是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導致教學效果不高。
(三)教學內容選擇不夠科學合理
教學內容是體育課程開展的基礎,相較于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來說,體育教學以教育為目標,通過適當的身體鍛煉,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從而提高他們的體育意識、身體素質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小學是學生身體和心理快速發育期,學生的身體還在發育,心理也不夠成熟,如果教師在選擇籃球教學內容的時候沒有做到科學和合理,將會降低學生對籃球學習的興趣。如何選擇適宜的籃球教學內容,促使不同階段的學生達到相應水平的教學目標,是一線體育老師不可忽視的問題。
(四)師資力量有所不足
教師是課程教學的主導,對教學質量起著關鍵作用。擁有專業的籃球教師可以大大提高籃球教學的質量。然而,因為籃球教學只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部分,一個體育教師往往除了進行籃球教學,還要進行田徑、體操、足球等多項教學。因此,不少學校不夠重視招聘專業的籃球教師,導致學校在籃球教學方面不夠專業化。另外,就是學校方面的忽視,不少學校過度重視文化學習而忽視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出現不少體育課被文化課占用的情況,導致一些體育教師雖然擁有教學能力卻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新課標》視角下提高小學籃球教學水平的對策
(一)學校要加大投資力度
當前,不少學校在籃球場地和器材的配置上不夠合理,造成學生對籃球缺乏興趣,所以應當重視籃球設施的建設,為籃球教學及課后學生參加籃球活動提供場地器材的支持。學校體育教師要充分研究學校場地狀況及學生情況,向學校領導提出合理的建議,比如如何規劃籃球場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學校面積,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生長發育存在差異,為一些低年級的學生配備一些小籃架。學校要逐漸加大對籃球設施的投入,及時更換老化的籃球器材,還要適當增加一些相關器材,以此來提高籃球教學的效果。
(二)改進教學方式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小學籃球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將籃球游戲運用到籃球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籃球教學中體驗籃球運動的魅力。又如通過小組比賽的方式開展籃球教學,不但可以讓學生為了比賽勝利積極參與籃球練習,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和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因此,多樣化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多個方面獲得成長,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多鼓勵學生進行練習,對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也要及時糾正和點評,讓學生了解自己技術的掌握情況,同時增加對籃球的興趣,讓他們更愿意參與到籃球教學中,有利于教師完成籃球教學目標。
(三)科學選擇教學內容
科學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對小學籃球教學質量的高低具有關鍵的作用,教學內容的選擇首先應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作為目標,其次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盡量避免晦澀難懂的內容,最后教學內容應當參考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可以把課堂進行分解為幾個部分,不僅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還可以降低學生因注意力轉移而影響教學效果。另外,小學生的身體處在生長發育期,骨骼很脆弱,不能進行一些強度太大的練習,也不能進行具有危險性的練習。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選擇教學內容,不可以過于強調競技性,而是在競技的原則下,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并且增強籃球運動的娛樂性。
(四)做好教師隊伍建設工作
當前的小學籃球教學基本都是由體育教師進行授課,然而很多體育教師并不是籃球專業畢業的,雖然他們有一定的籃球技能,但是他們的技術和對籃球的認識不如籃球專業畢業的教師,另外他們還要承擔多個運動項目的授課,因此,他們的籃球教學往往不具有專業性。學校應該重視師資力量的優化,創建一支專業的籃球教師隊伍。學校可以加大資金投入,讓學校體育教師多走出去參加籃球教學的培訓,提升體育教師在籃球方面的教學能力;學校也可以招聘專業化的籃球教師,籃球教師專門負責籃球的教學工作,同時把自己的籃球經驗分享給其他體育老師,這樣可以使整個體育教師隊伍的籃球教學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喬松松.小學籃球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完善方法初探[J].新課程(中),2017(4):178.
[2]朱文彬.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籃球課程教學探析[J].青少年體育,2018(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