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要:綜合繪畫有其獨特的內涵,由于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審美性,所以其在繪畫藝術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綜合繪畫中材料的運用要遵循形式與內容結合、發揮材料自身特性、重視材質媒介的情感表達、注意材料選擇與主題表達這幾個原則,此外在綜合繪畫中進行材料的運用和表現時可以參考畫面基底材料輔助法、顏料混合使用法、顏料與其它材料混合法、材質拼貼法這幾種方法。
關鍵詞:綜合繪畫? ?材料? ?運用? ?表現
中圖分類號:J2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6-0063-02
材料在繪畫藝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所有的繪畫作品都要以材料為媒介來進行表現。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藝術的多元化發展,材料形式也豐富起來,如何合理利用材料來進行適當的繪畫藝術表現?是應該仔細研究的問題。
一、綜合繪畫內涵
綜合繪畫本意指混合媒介或者綜合材料,后來指用綜合材料來創作的畫,這些綜合材料既包括水墨、水彩、丙烯等顏料,也包括砂粒、石子等材料。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綜合繪畫并不是一種或者幾種類別藝術的簡單拼湊,而是要廣泛吸取各畫種及專業學科的特點,打破各種繪畫種類之間的壁壘,以此來會通中西繪畫的精神和技藝。所以在繪畫過程中,綜合繪畫以綜合材料為媒介,以多種技法為手段,以此達到一種自由繪畫的境界。[1]
二、材料本身具有的審美性
(一)質感美
質感指的是物體因其獨特的材質而呈現出特殊的色彩、光澤、紋理等外在特性,而不同的材料會因其材質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視覺和觸覺效果。不同的材質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質感,常見的材料質感主要有木紋質感、泥土質感、玻璃質感等,而不同的質感又會給人造成不同的感覺形式。總之,不同的材料會呈現出不同的質感美,比如樹葉會呈現出輕盈的質感,大理石會呈現出光滑的質感,而石材往往又呈現出粗糙厚重的質感,藝術家合理選擇材質來凸現作品質感美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其藝術效果。
(二)肌理美
肌理指的是物體表面的組織構造,主要包含材質、紋理等內容,是物體呈現出來的表面形式。一般來說,材料的肌理美主要指材料呈現出來的紋理或者圖案。不同的材料會呈現出不同的紋理和圖案,且因其獨特的紋理或圖案而展示出獨特的形式,使得審美主體產生一種美感。[1]
(三)情感表達
如上文所說,材料的不同質感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不同肌理也會給審美主體呈現不同的美感,而這些材料所具有的獨特的質感和肌理則會在整體上起到表達獨特情感的作用。例如,金屬由于呈現出一定的光澤,且質感高貴、厚實則往往給人一種信任可靠之感,而木質材料因其結構化的紋理、自然純樸的質感則成為仁、智、勇等方面的象征。總之,不同的材料往往會因其質感和肌理的綜合呈現出獨特的情感表達。
(四)文化性
藝術材料除了具有上面所闡述的質感美、肌理美和情感表達之外,還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性。不同材料的色彩、質感、肌理等因素會綜合產生一種獨特的文化內涵。如瓷器、木雕、石窟畫等,這些作品既帶來了視覺上的審美性,又因其獨特的民族性、歷史性、地域性、政治性、經濟性等而蘊含豐富的文化性。
三、材料在繪畫藝術中的作用
(一)激發藝術家創造力
藝術材料對于激發繪畫藝術家的創造力起著很大作用。如上文所說,每一種材料本身都蘊含非常獨特的紋路、質感、肌理和造型等形態,這些材料自身獨特的屬性在審美敏感度超強的繪畫藝術家面前會給他們帶來獨特的審美感受,從而激發其創造力。比如,部分繪畫家將熟石灰、沙土等材料進行混合創作出浮雕式的圖畫,這些圖畫呈現出充足的穩定、豐潤之感,就是因為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給了畫家靈感,才使其創作出相應的繪畫作品。所以綜合來看,正是材料本身獨特的屬性啟發了藝術家,才激起其創造力和想象力,并創造出優秀的繪畫作品。
(二)增強畫面內涵
每一幅繪畫作品都有其獨特的主題,配合繪畫作品的主題來選擇合適的材料使得作品的形式與內容相統一,不僅能夠增強其主題表達力,而且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畫龍點睛作用,增強畫面內涵。以荷蘭繪畫大師倫勃朗的作品《倫勃朗的母親為例》,這幅作品有著很強的光感,這種光感的呈現就是因為畫家在顏料中加入了玻璃粉和石英粉,所以畫面才會呈現出很強的光感,這種光感不僅強化了作品的主題表達和畫面內涵,而且給畫面增加了很強的神秘感和趣味性。[2]
(三)促進發展與創新
以往由于材料的局限性,畫家們呈現出來的作品創新度也不高,而隨著人們對材料的挖掘,將越來越多的材料應用到繪畫藝術上來,繪畫藝術的發展和創新度也越來越高。正是因為畫家們對材料的充分應用,才慢慢出現了油畫、水彩畫、水墨畫、沙畫等因材料不同而劃分出來的畫種。而將不同的材料混合在一起進行繪畫創作就是我們所闡述的綜合繪畫。所以說,對材料的充分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繪畫藝術的發展和創新。
四、綜合繪畫中材料運用原則
(一)注重形式與內容的結合
在綜合繪畫中,繪畫作品的形式與內容常常密不可分、互相呼應。繪畫作品的內容主要指作品的主題、審美效果以及畫家表現在內的情感,而繪畫作品的形式則主要指畫面中呈現出來的色彩、線條、形式等因素。如上文我們所闡述的那樣,畫家在選擇繪畫時往往會以其作品主題等因素為依據來選擇合適的材料,通過不同材質來使得畫面的形式與內容實現有機融合,合二為一的效果。[3]
(二)注重發揮材料自身特性
不同材料有著不同的屬性,因此畫家在進行繪畫創作時必須選擇適合其作品特色的材料,使得材料能夠在畫面中充分發揮其自身的特性,以此處理好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幅畫往往突出一個鮮明的主題,所以畫家在選擇材料時一定要注意畫面的均衡性表達,切不可貪多反而造成畫面失衡、無法準確表達藝術效果的情況出現。
(三)注重材質媒介的情感表達
情感表達往往也是繪畫藝術作品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材質往往也會傳達出不同的情感效果,而不同的情感效果又會對繪畫作品產生不同的影響。比如,玻璃往往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而樹葉、布條等材料則會給人一種接近大自然的生命力。所以作者在選擇材料進行繪畫創作時要注意不同材料的情感表達效果,充分發揮其在繪畫藝術作品中的情感暗示功能。
(四)注重材料選擇和主題表達
關于材料與主題的契合性我們在前文中已經有過相關闡述。畫家在進行繪畫創作之前往往會先構思出自己要表達的主題,對主題的思考往往決定其對繪畫材料和繪畫形式的選擇。所以在進行綜合繪畫創作時,畫家要根據自己對主題的理解和對材料的熟悉程度來選擇最能表現其主題的材料進行創作,以實現最大程度突出其主題的效果。[4]
五、綜合繪畫中材料的運用與表現方法
(一)畫面基底材料輔助法
所謂畫面基底材料輔助法指的是運用塑造性比較強的材料先在畫布上塑造出整體的基底,再進行后續的繪畫。繪畫作品的基底要和畫面的主題、風格等因素相呼應,所以畫家要根據自己作品的主題、風格來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混合以打造出合適的畫面基底。
(二)顏料混合使用法
顏料混合使用法指的是混合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顏料來進行繪畫,常見的顏料主要是油畫、水彩、丙烯、水墨等。不同的顏料有不同的特性,選擇合適的顏料進行混合可以彌補各種材料自身的缺陷,同時發揮它們各自的長處,以創作出更加完美的繪畫。
(三)顏料與其它材料混合法
將顏料與其它材料進行混合,指的是在顏料如油畫、水彩、水墨等材料里面加入沙子、色粉、砂粒等材料進行調和創作。這種不同種類之間的材料融合能夠賦予繪畫作品獨特的視覺效果和審美力,突出畫面表達效果,甚至產生震撼的藝術效果。
(四)材質拼貼法
材質拼貼法指的是根據畫面所要表達的主題來選擇適當的原材料直接在畫面上進行拼貼,如將樹葉、布、花等材料拼貼在畫面上以表達適當的主題。這種直接拼貼的方法往往重點突出材質本身的屬性,因為原始的材料充滿自然生命力。
六、結語
每一種材料都有其獨特的屬性,通過對材料的屬性進行研究和實踐能夠傳達出完全不同的視覺美感和精神內涵,以此增強藝術表現力,創造更多的藝術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馬路,張遠.材料與表現[J].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2000.
[2]胡偉.繪畫材料的表現藝術[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3]于航.材料創造的美——材料在綜合繪畫中的創新運用[D].重慶:重慶大學,2007年.
[4][美] H·G·布洛克.現代藝術哲學[M].藤守堯,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