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鎮宇
【摘? 要】論文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階段與區塊鏈金融的監管必要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和闡述,并結合區塊鏈金融風險內容,提出了構建我國區塊鏈金融監管模式的有效途徑,以期推動我國區塊鏈金融長久穩定發展。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the supervision necessity of blockchain finance. Combined with the content of blockchain financial risk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effective paths to build the supervision mode of blockchain finance in China, so as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blockchain finance in China.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互聯網金融;金融監管
1 引言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互聯網技術,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有著去中心化、透明且安全等特點,可以有效解決傳統金融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效地促進了區塊鏈金融的普及和發展。但區域塊技術的不斷普及應用,也為金融監管部門帶來了新的挑戰。據此,本文將對給予區塊鏈技術的互聯網金融監管路徑進行相關研究分析,以期提高區塊鏈金融的監管效果。
2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階段與區塊鏈金融的監管必要性
2.1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階段
以區塊鏈技術的諸多特征和優勢為基礎,學術界對區塊鏈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進行研究分析,最終將區塊鏈技術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區塊鏈1.0發展階段,其主要應用領域為金融領域,應用的重點內容為電子支付、電子貨幣等;第二階段,區塊鏈2.0發展階段,可編程貨幣或者可編程金融,例如,智能合約等,在該階段中,區塊鏈技術可以為金融需求者提供定制化或者個性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第三階段,區塊鏈3.0發展階段,該階段為區塊鏈技術的最終發展階段,在該階段中,區塊鏈技術將不再局限于金融領域,而是一種可以為公正、投票、鑒定等多領域提供服務的多領域應用技術。在進入該階段之后,在區塊鏈技術的輔助下,不僅可以有效緩解當前政府部門的公共治理壓力,還可以有效提高治理效率,強化政府部門的工作職能[1]。
2.2 區塊鏈金融的監管必要性
結合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階段來看,如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仍舊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所以區塊鏈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的技術缺陷和金融監管漏洞,進而造成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風險。為有效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諧,還需進一步加強區塊鏈金融的監管力度。對此,中央監管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并積極探尋區塊鏈金融的監管路徑,但由于相關監管部門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理解不到位,致使我國相關監管部門所出臺的相應監管政策仍舊存在諸多漏洞,難以有效提高區塊鏈金融監管的實際效果。另外,由于我國對于區塊鏈監管還缺少一部核心法律,導致在進行區塊鏈金融監管時,無法做到有法可依,進一步降低了區塊鏈金融監管的效果。
3 區塊鏈金融的風險
3.1 區塊鏈技術風險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其在如今仍舊處于研究探索階段,在技術上還有著諸多內容尚未完善,這也導致區塊鏈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勢必會存在潛在技術風險。結合當今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情況,現已發現的區塊鏈技術風險如下:第一,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與互聯網金融監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性問題,并且對于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的手段尚未得到有效明確。第二,由于受當今密碼學的限制,尚未開發出一種能夠實現絕對安全加密的密碼加密方式,所以區塊鏈技術雖然有著較強的密碼保護能力,但受限于密碼學的實際情況,導致其密碼保護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可能會引發相應的安全風險。第三,在如今區塊鏈技術應用過程中,金融資產將以數據的形式存儲到數據庫中,在進行實際交易時,只需要對數據庫中的數據化資產進行適當調整,便可以達成交易的目的。該種方法雖然可以有效提高交易效率,但也會使數字化資產的管理完全依賴于相應機構的管理效果,若在管理過程中出現數據缺失、篡改、介質損壞等情況,將直接會導致數字化資產的損失。第四,智能合作作為區塊鏈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互聯網金融交易中的違約風險,但其不僅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而且在與現行法律法規進行對接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對接難題。
3.2 區塊鏈金融風險
結合當今區塊鏈金融的實際應用情況來看,當今區塊鏈金融存在著以下幾點風險內容:第一,在ICO首次發行代幣時,其存在著融資行為不合規、應用場景不明、數據不可控等問題;第二,雖然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促進傳統商業銀行的轉型升級,但由于區塊鏈技術本身存在技術局限性,導致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仍舊存在如數據篡改、遺失等問題;第三,區塊鏈金融還存在客戶數據化資產被吞、網絡信息數據安全內幕交易以及市場操縱等金融風險問題;第四,不同國家的法律以及執法的差異性,致使區塊鏈金融在進行跨國交易時,難以保障交易雙方的基本權益,這也會導致區塊鏈金融風險的存在[2]。
4 構建我國區塊鏈金融監管模式的有效路徑
4.1 提高行政準入標準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區塊鏈金融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此發展背景下,也產生了如信用信息不透明、監管主體不明確、金融欺詐等問題。對于上述問題,有學者指出區塊鏈技術本身在存在著一定規避監管的特點,所以為有效提高區塊鏈金融的監管效果,借鑒國外的監管經驗,可以構建沙箱監管體系,建立“授權型立法”模式,并通過行政的方式提高行業準入標準,確保行業內所有企業均有良好的信用與相應的資質證明[3]。具體操作情況可以借鑒澳大利亞的成功經驗。首先,結合區塊鏈金融的實際特點,構建完善且嚴格的準入注冊、審批程序以及相應的審批標準;其次,所有入行企業都需要進行信用背書,相關監管部門需要將這些企業納入沙箱監管中;最后,對于入行企業,相關監管部門可以適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使企業能夠進一步拓展業務范圍,從而在實現區塊鏈金融監管效果提升的同時,促使我國區塊鏈金融實現進一步發展。
4.2 將數字證券和基金納入證券發行框架
雖然數字證券、數字基金以及比特幣與傳統的證券發行有著一定的區別,但歸根結底來說,其仍屬于證券發行的相關內容,所以無論是數字證券,還是數字基金以及比特幣,其在發行時都需要遵循證券發行的相關流程及規定。但是不同證券的發行方式、其信息披露要求也有著一定的不同,即使在傳統的證券發行過程中,也有諸多證券發行者為逃避信息披露義務,違法進行個人私募發行。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其在應用到金融領域后將會為證券發行帶來全新的發行途徑。為了有效避免區塊鏈金融違法行為發生,相關監管部門還需要將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證券發行也納入證券發行框架中,并結合區塊鏈金融的實際情況,對傳統的證券發行監管模式進行適當調整,從而提高對區塊鏈金融監管的效果。
4.3 建立負面清單,明確監管底線
由于法律法規具有滯后性的特點,相對于區塊鏈技術這種新興技術來說,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不能夠完全發揮最大化的監管效果,從而導致區塊鏈金融監管無法做到有法可依,其不僅會導致區塊鏈金融監管難度加大,嚴重的甚至還會導致互聯網金融風險爆發,影響當前金融體系的穩定運行。為了改變這一情況,相關監管部門不僅要結合區塊鏈金融的實際情況,制定核心法律,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還要建立負面清單,明確監管底線。通過采取負面清單的模式,相關監管部門可以使互聯網金融相關人員明確政策底線,防止出現“越界”行為,從而為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預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
5 結語
結合當今學者的研究成果來看,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必將成為金融體系中重要的基礎技術內容,所以為了避免區塊鏈技術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應用時出現諸多問題,相關政府部門應提高行政準入標準,將數字證券和基金納入證券發行框架并建立負面清單,明確監管底線,從而構建區塊鏈金融監管模式,提高對區塊鏈金融監管的效果,在促使區塊鏈技術對互聯網金融的促進作用得到最大化發揮的同時,避免區塊鏈技術引發諸多風險問題,最終促進我國金融領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苑.區塊鏈技術對我國金融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國際金融,2016(5):41-45.
【2】楊東.區塊鏈如何推動金融科技監管的變革[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7):51-60.
【3】黃震.區塊鏈在監管科技領域的實踐與探索改進[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7):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