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樺
摘? 要:意志是人的一種重要心理品質,是人們做事獲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兒童心中有了目標,他就會為實現目標而努力。會表現出堅毅、頑強和勇氣。在兒童教育教學中,兒童意志力的培養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如果把培養兒童意志力的過程真正地納入到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使兒童的教育教學過程更加科學、方法更加科學。在此基礎上,可以更好地培養兒童的意志力,使每個孩子都能在科學的教育和教學策略下再現意志力的培養過程。
關鍵詞:兒童教學? 意志力? 培養策略
在兒童教育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種形式和活動來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使每個孩子不僅能夠學習知識,而且能夠在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下獲得意志力的培養,這是兒童教育教學過程中意志力培養的全過程。其實,培養兒童的意志力,就是培養不怕失敗、不怕困難、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堅持實現最終目標的兒童的意志力。在實踐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以充分的問題意識為指導,不斷挖掘孩子意志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真正以解決這些問題為指導,確保兒童意志力的培養過程更加科學。
1? 重視孩子日常生活,培養孩子之意志力
平凡的生活和日常普通的生活最能培育人的意志品質。在兒童的日?;顒又?,競爭的意識對造就孩子的意志品質大有裨益,教師需要有意識地進行這種意識的灌輸。實踐表明,有了競爭,活動才有意義,孩子才能在活動中有較強的活躍度?;顒又?,教師對孩子的特長要了如指掌,使競爭的機緣都能擺在每個孩子面前。
如吃飯時,老師說,看誰的桌子最干凈。對這一要求,孩子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比賽獲勝的可能性才最大。在競爭中,贊揚和獎勵的專用權教師一定要使用在表現積極的孩子身上,目的是實現孩子意志力的培育。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對孩子不能無原則地遷就,對其要求都予以滿足,否則孩子的隨心所欲的不良習慣就會形成,乃至自我控制力喪失。對待孩子參與的集體活動,教師必須要求他們對集體的規則和紀律予以遵守,其行動在集體活動的框架內進行,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不做其他活動以外的事情,等等。只要孩子們長期堅持一貫的要求,他們就會逐漸學會克制自己,加強自我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做好意志力榜樣的示范作用,教師的示范作用會得到孩子的模仿,教師對他們進行的意志力訓練對孩子的暗示作用是強烈的。因此,教師的言行要毅力果敢、堅忍不拔、沉著果斷,切不可留給孩子猶豫不決、畏首畏尾、脆弱退縮的印象。
2? 注重自信心的確立,培養孩子之意志力
兒童的年齡特征使他們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樣完美。孩子們拿著玩具籃子,把玩具灑在地板上,我們不能大聲責備他們,而是微笑著安慰他們“沒關系”,讓他們消除恐懼,教他們帶玩具籃來保持平衡;孩子們喝牛奶,讓他們洗杯子,水灑在地板上,我們微笑著告訴他們“沒關系”,告訴他們正確的方式,他們下一次會進步。小孩子都很聰明,他們會自己想辦法一次又一次地變得更好。因此,教師應多做引導,少干預,鼓勵孩子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求孩子在自我服務中盡力而為,充分表現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獲得成功的經驗,讓孩子們從自己的進步中獲得“我能做”的感覺,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挫折。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讓他們思考、討論、嘗試解決,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樂趣。當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給予一定的獎勵,這種獎勵主要是情感上和精神上的鼓勵,只需要一個擁抱、一個吻、一個動作、一個眼神,讓他們感到成功。
教師可以使用競賽和其他形式來提高孩子們做事情的興趣。例如,在街角活動之后,教師可以讓孩子們比較“查看誰收集得更快、更整齊”。在學會穿衣服、疊被子和系鞋帶之后,老師可以組織孩子們玩諸如“看誰穿得快、整潔”之類的競爭性游戲。在游戲中,孩子們有很強的參與感和高度的熱情,再加上老師的引導和鼓勵的話語,往往事半功倍。
在活動中,鼓勵孩子堅持到底,因為“堅持就是勝利。”所謂的成功就是在最困難的時刻堅持一段時間。為了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學習榜樣,教師要鼓勵孩子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在榜樣力量的指引和激勵下,像鷹一樣,到更高的藍天和白云中去,以便看到更遙遠的美麗風景。
3? 講究孩子做事習慣,培養孩子之意志力
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兒童教育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可以更好地實現幼兒園兒童意志培養的全過程。為兒童更好地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不僅有助于孩子真正融入兒童教育,而且使兒童的意志力培養過程更加順利。在兒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過程中,教師應特別善于使每個孩子都能真正以科學的訓練方法進行,使孩子的教育教學過程能夠真正反映兒童教育的科學性,使每個兒童都能在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下進行。應當充分認識兒童培訓的科學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幫助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做事情開始和結束的習慣,這是培養兒童堅強意志的有效途徑。老師和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然后逐漸給他們需要更多時間,且復雜還要付出努力和有較強耐心的工作,工作中做好跟蹤,在孩子遭逢困苦或想放棄時提供幫助和鼓勵,促使其積極完成任務。
例如:當孩子練習用筷子時,我們會讓他們先練習夾瓶蓋??曜雍推可w之間的接觸面積很大,而且更容易夾住。當他們順利地拿起瓶蓋后,將夾的物品再換成玻璃球,更換物品后難度增加了,也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對孩子的要求要合理,不僅要有一定的難度,而且要使孩子集中注意力才可完成。一旦提出要求,不要輕易改變或降低標準,要經過努力直到完成目標,這對于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是非常重要的。
4? 側重教學活動特點,培養孩子之意志力
在教學行動中,教師應遵循行動的有差異之特性,充分運用和開采行動內容中對意志培育的潛在有利要素,從而浸染和啟發孩子。如給孩子講小貓釣魚的故事,讓幼兒思考:小貓為什么不能釣魚,導引孩子得出結論,讓孩子認識到凡事都要做到底,不能淺嘗輒止、一曝十寒。另外,教師可以導引孩子猜謎語,但對其中的答案要暫時保密,以這一類的形式來對孩子的意志力進行培養。
教學單位組織的體育活動是對孩子勇氣、毅力和其他優良品質進行培育的大好時機。優先把握這一時機,一方面可對孩子克服困難之精神進行培育,當孩子們參與攀巖、跳繩、步態平衡等體育活動時,有為難情緒甚至懼怕的情緒出現,教師就可宣講運動員克服困難,取得優異成績的故事提升孩子的精氣神,對其困難的克服進行鼓勵;另一方面,設計一些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體育競賽來對孩子的毅力、勇氣和藐視困難的意志品質進行培育。
教師在組織活動時,應將活動的目標任務等明朗化,使孩子覺得方向明確,向著設定的目標邁進。如活動關于語音的學習中,教師將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要求孩子完成;體育課中,有一定難度的動作讓孩子完成;繪畫和唱歌活動中,讓孩子唱有一定難度的歌曲和畫有一定難度的畫;在展覽參觀中,要求“團隊整潔,隊列整齊”“只能觀看,不能觸摸”,等等。孩子應當學會對自己的欲望和興趣進行控制,按教師制定的規則完成活動任務,對內外存在的矛盾或障礙自覺地予以克服。當然,教師對目標的提出,應在兒童能力所及的范圍內,過于困難和過于寬松的要求不利于兒童意志力的培養。
總體來說,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是必要和有效的。每一位從事教育的教師都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把培養兒童的意志力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以促進兒童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袁秀梅.小議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堅強的意志力[J].快樂閱讀,2013(9):8.
[2] 朱慧.國畫教學中激發兒童創造力的策略[J].知識文庫, 2016(22):96.
[3] 劉美英.培養好習慣,育得棟梁材——淺談幼兒教學中好習慣的培養策略[J].學周刊,2018,368(20):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