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軍
摘要? ? 介紹了我國對黑果腺肋花楸的引種情況,詳細介紹了黑果腺肋花楸在我國的栽培和發展現狀,以期為該樹種在我國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 ? 黑果腺肋花楸;引種栽培;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 ? S792.5?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16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Michx.)Elliott)為薔薇科(Rosaceae)腺肋花楸屬(Aronia)落葉闊葉灌木,其用途廣、發展潛力大,是一種優良的經濟林樹種,自20世紀90年代引種到國內以來,已取得驕人成績。本文對黑果腺肋花楸在我國的引種栽培和發展現狀做總結,系筆者近年來所做專題考察的結果,以期對不同地區引種栽培和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1? ? 引種情況
我國原本無此樹種。我國對黑果腺肋花楸的引種栽培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1990年),原遼寧省干旱地區造林研究所(2018年機構并改后更名為遼寧省旱地農林研究所)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開展國際合作研究(文冠果項目)過程中,從該國農科院資源植物所獲得1個黑果腺肋花楸栽培種(據查朝鮮最早引種自捷克共和國),此后(1998年),又從俄羅斯引進1個品種。2001年,遼寧省干旱地區造林研究所承擔了國家林業局“948”項目[1]“腺肋花楸優良種質資源及栽培與利用技術引進”,從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引進了15 個腺肋花楸屬優良品種,其中包括6 個黑果腺肋花楸品種。2005年,該項目通過驗收,為黑果腺肋花楸在國內進一步開發利用奠定了種質資源基礎。至此,該研究所共引進了8個黑果腺肋花楸品種,其中6個果用型品種、2個觀賞型品種,并相繼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山西、河北、河南、新疆、北京、江蘇、山東、安徽、西藏等十余個省市發展種植[2]。截至2019年,僅遼寧各市就先后引種栽培黑果腺肋花楸近0.51萬hm2(鞍山海城1 333.3 hm2,丹東1 000 hm2,遼陽弓長嶺666.7 hm2,葫蘆島533.3 hm2,朝陽466.7 hm2,鐵嶺333.3 hm2,沈陽333.3 hm2,阜新133.3 hm2,大連133.3 hm2,錦州133.3 hm2,盤錦33.3 hm2)。自引種以來,我國學者相繼在繁育技術、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產品開發等領域展開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從全世界研究黑果腺肋花楸的文獻分析來看,波蘭文獻數量居第1位,美國和保加利亞分列第2、3位,我國位居第17位。說明歐洲和北美對黑果腺肋花楸的研究和認知程度相對較高,而我國由于起步相對較晚,與歐美國家相比,研究水平尚存在不小的差距。
2? ? 在我國的栽培和發展現狀
近年來,黑果腺肋花楸在我國發展的勢頭正猛,苗木價格曾經高達20元/株。隨著嫩枝扦插技術的推廣,苗木成活率大幅提高,價格現已基本回歸理性,降到了1~3元/株。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黑果腺肋花楸品種良莠不齊,個別品種品質低劣、產量較低,且有不少是實生苗,始果期較無性繁殖的苗木晚幾年,不宜大面積發展[3]。為了促使外來樹種盡早實現“鄉土化”,可利用其在本地收獲的種子育苗,并在其實生后代中開展選育工作。通過調研得知,近年來黑果腺肋花楸發展面積較大的地域主要分布在新疆、遼寧(海城、丹東、遼陽、鐵嶺、葫蘆島、朝陽)、吉林延邊(延吉、圖們、琿春、和龍、安圖)、山東威海、黑龍江、山西、河北、北京、內蒙古等地。例如,江蘇連云港一家以加工藍莓為主的企業,與遼寧丹東的一家企業簽訂了3年發展666.7 hm2的黑果腺肋花楸種植合同,并以12.00元/kg的高價回收鮮果。分析認為,該公司之所以出高價簽訂合同,可能想利用黑果腺肋花楸替代(或部分替代)藍莓,不但價格比藍莓低,而且口味、營養較好。
在遼寧海城,主要是世富集團借助與原遼寧省干旱地區造林研究所的技術合作率先在國內發展種植黑果腺肋花楸,其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苗木價格較高,農戶在購苗時先支付一部分苗木款,余款在回收果實時扣除。前不久,該公司申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新資源食品注冊”已獲批,藉以消除加工方面的政策性瓶頸。據了解,該公司與秦皇島金尊酒業、大連中糧集團、天津崇泰投資公司、承德露露等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同時還與朝陽市的瑞德生物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此外,遼寧省睿洋集團下轄的農業公司也在規劃大面積發展黑果腺肋花楸,分別在遼寧的新民、法庫、彰武建有基地,同時在新疆購置了866.7 hm2土地,現已完成栽植數十公頃。在遼寧丹東鳳城,由于靜成兄弟組建的綠圣野櫻莓公司,也開始種植黑果腺肋花楸,目標是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并向精深加工領域拓展,現已生產出不老莓凍干果粉。凌海市綠共榮集團,依靠誠信和創新,短短幾年時間讓黑果腺肋花楸實現了有機栽培,同時生產出高檔花楸干紅酒。
黑龍江大興安嶺,有一種植大戶轉讓耕地666.7 hm2,專門用于種植黑果腺肋花楸,栽植第1年遭遇到了越冬難題,已完成栽植的66.7 hm2地,翌春幾近全軍覆沒(地上部分完全被凍干)。研究認為,極有可能與嚴寒有關,由此預示著黑果腺肋花楸不宜在哈爾濱以北地區推廣。
山東威海某韓國獨資企業,起初是種植一種韓國梨的,后來轉種黑果腺肋花楸,現已發展到數十公頃的規模,大多已進入盛果期。筆者考察發現,該公司除了自己生產一部分與梨混合的果汁外,更多的是把干果加工成凍干粉后出口至韓國用以生產化妝品等。另外,該公司還與江蘇無錫一家加工廠初步達成了鮮果交易意向,銷售價格8.00元/kg。原本該廠家規劃在無錫當地建立自己的原料生產基地,但見果后經檢測發現,南方的果實花青素含量低于北方,故放棄自建基地。黑果腺肋花楸壓條育苗技術及其能耐7 d水淹等信息都是此次考察的收獲。
2018年,河北省蔚縣有數十公頃造林地被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指定發展黑果腺肋花楸,現已完成工程招標和栽植作業。但筆者考察后認為,鑒于當地中標地塊的土壤酸堿度、降水量和風力等情況,這個決策存在遭受損失的可能。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琿春市、和龍市、安圖縣等縣市相繼建設黑果腺肋花楸種植基地,該地區已完成與農戶簽約,將種植面積擴大至8 000 hm2以上,預計至2019年底可產鮮果600~700 t。該州的產品將主要銷往國內南方及各地級以上城市,另大量出口到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等地區。白山市長白縣現已發展黑果腺肋花楸數十公頃,2019年可采收鮮果1 000 t以上。
此外,在北京、河北、內蒙古、山西、新疆等地區也都有大面積發展和加工意愿,有的甚至是政府部門決策上馬的項目。
分析認為黑果腺肋花楸之所以出現如此火爆的局面,除了其果實可利用價值較高之外,還與國家推動的精準扶貧項目、玉米價格驟降、煤炭下馬轉產、天然林禁伐等政策相關。截至目前,國內成規模的個體或經營黑果腺肋花楸苗木、果實或提取物的公司不下數百家,諸如遼寧開原的多家苗圃、延邊黑果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遼寧綠源花卉研究所、寶雞市虹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思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遼寧省寶瑞得黑果腺肋花楸科技有限公司、朝陽瑞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遼寧富康源黑果腺肋花楸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北京寶得瑞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沈陽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山東濟南果品研究院等。盡管黑果腺肋花楸育苗、種植、加工企業異軍突起,但我國黑果腺肋花楸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依靠科技創新助推發展才是長遠之道。
坐落在建平富山原省干旱所西山基地的面積為6.7 hm2、樹齡約18年的黑果腺肋花楸試驗林,系目前我國建園最早、樹齡最長的示范園,盡管立地條件不是很理想,但鮮果產量始終穩定在5 t/hm2以上,無大小年和危險性病蟲害,為在我國北方寒旱區推廣應用黑果腺肋花楸樹立了典范。與此同時,遼南地區盛果期可產鮮果22.5 t/hm2,在吉林和黑龍江部分地區的黑土地可產鮮果30 t/hm2,結果(收獲)期長達50年。研究表明,黑果腺肋花楸適應性強、結果早、見效快、經濟價值高,無論是作為特種經濟林栽培,還是作為城鄉綠化美化應用,皆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有望成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首選經濟樹種。
現已查明,黑果腺肋花楸在我國南北方皆可種植,且不怕水淹。但可能是受晝夜溫差以及寒冬(冷量)的影響,南方生產的鮮果花青素含量要比北方低0.5 kg/t左右[4]。因此,南方廠家也要選擇購買北方產的果實——此為北方的優勢所在。但是在北方地區的遼西發展種植,一是要保證半干旱地區能夠在旱季澆上關鍵水;二是要確保土壤pH值不高于8.5,否則會出現缺鐵性黃化;三是要注意平地栽植時“遛溝風”對開花、結果和抽枝的影響;四是不要選擇在白土子地栽種;五是要遠離風電場(風口)5 km以上。
截至目前,黑果腺肋花楸果實的總產量還不是特別大,但隨著大部分栽種區域陸續進入豐產期,產量自然會逐年呈指數型增長。前已述及,雖說當下鮮果價格在6~12元/kg之間,但即使是4~6元/kg,農民仍有增收余地,種植前景十分廣闊。
3? ? 參考文獻
[1] 張連翔,孔繁軾,王金貴,等.北方地區林下經濟:可適生新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 孔繁軾.黑果腺肋花楸的開發與栽培[J].中國花卉園藝,2006(10):38-39.
[3] 黃晗達,王軍,胡云峰,等.天津市靜海區黑果腺肋花楸栽培的生態環境及市場前景分析[J].天津農林科技,2019(5):6-8.
[4] 劉麗娜.淺談發展黑果腺肋花楸的價值、問題與對策[J].防護林科技,2019(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