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莉莉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技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經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使得互聯網金融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任課,人們的生活與互聯網金融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為此高校在開展金融專業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互聯網在其中的應用。為了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了促進互聯網金融的有效發展,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課程體系的構建,從各個方面對金融專業的課程進行改革,促進該專業地教學改革。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高校;金融專業
教育在不斷發展人們的學歷在普遍提高,因此企業在招收人才過程中不再是單純的重視其學歷,還會更加注重人才實際能力的發展。尤其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企業對于金融方面的人才要求也隨之提高,為此高校金融專業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互聯網金融的融入,培養創新型人才,保證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保證學生與時俱進。
一、互聯網金融對高校金融專業造成的影響
(一)金融專業課程體系受到影響
傳統金融專業課程中主要以公共課程以及專業課程這兩類為主,學生通過對專業課程的學習了解專業相關的知識,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自身的潛能,激發創新能力。但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改變了原有的課程體系, 在此背景下教師更加注重課程與行業實際的融合,以此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打造屬于本學校的教學特色。并且,在此背景下金融課程的開展要跟隨行業的變化而改變,使高校培養出的金融人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金融專業的教學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信息技術的融入使得其課程體系更加的信息化、現代化。
(二)金融專業課程內容受到影響
金融專業屬于專業性較強的專業,在高校教學中教師是以培養專業人才為目的開展及艾歐學的,所以教學內容更加的偏向于專業化以及職業化,這就導致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更注重對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但是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課程內容的構建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此種教學背景下,打破了傳統的金融工作相關流程,不再以利率為基準,還對傳統銀行的收支、結算、理財等方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在當今在線支付、轉賬、移動支付盛行的時代金融專業課程需要從新的角度對內容進行構建,創新教學內容,實現金融專業課程的構建。
(三)金融業務流程受到影響
在互聯網金融的影響下,傳統的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模式都在向網絡化發展。比如近年來興起的支付寶、微信付款、手機銀行等等,都對金融地業務流程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學的開展更注重對于業務流程安全化便捷化方面的知識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簡化業務操作,減少中間環節。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滲透,教師要了解新型業務的流程,根據其特點對課程內容進行創新。另外還要了解網絡銀行等業務流程的開展,豐富學生的知識,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高校金融專業課程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開展缺乏創新意識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金融教學非常注重創新意識的融入,但是就當前金融專業的實際教學狀況來看,金融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缺乏創新,尤其在教材方面,經濟在迅速發展,金融相關的知識也在不斷地更新,高校地教材卻是多年不會變化的內容,這就導致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存在較強的滯后性,這就使得學生的創新意識難以得到培養,整個課程缺乏創新性影響課程體系的高效發展。另外,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尤其對于高校課程教學來說,很多金融專業教師仍在使用最為傳統的教學方法,忽略了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效率。整體來看,教師教學模式的不創新會影響整個教育過程,導致教育形式偏向于應試教育,導致金融課程的開展無法達到預期標準。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就當前的金融專業課程發展來看,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經調查發現,很多學校金融專業與金融相關的專業課程只占到總課程的一半,另外一半則為其它必修課程以及選修課程,這使得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較為全面的對課程進行了解,也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連貫性,學生的專業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實踐課程不充足
在高校金融專業教學開展過程中,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學校由于課程設置不夠完善,導致學生參與實踐的機會有限,只能夠通過一些實踐描述了解案例的相關流程。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還是會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的方式幾乎沒有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理念也會發生變化,他們會更加注重自己最終的考試成績,逐漸忽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導致實踐教學的開展更加的困難。
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高效金融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一)完善金融專業相關課程
高校金融課程的開展首先要注重對于課程的設置,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了解理論知識也能夠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促進金融專業的有效開展。學校在對課程進行構建過程中首先要了解金融課程有效開展的一些經驗,合理設置課程發現原理的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為了使課程開展更加的有效,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簡化,發現其中內容相似后者有重疊的部分,對此類教學內容進行合并,促進課程的有效開展。另外,學校還需要向國外一些較為先進地學校學習,增加更加適合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課程,讓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能夠學校相應的基礎知識,還能夠讓學生認識到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狀況。最后要減少思想政治方面的課程,對此類課程進行整理與合并,減少其所占的課時,讓學生可以適當的學習相關內容,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到該學的,又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
(二)構建合理的評價體系
傳統評價體系大多以開始為主,這使得學校忽略了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考察,所以為了能夠有效促進教育的,提高評價存在的價值,學校需要對評價體系進行合理的構建,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進行考察,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了解。首先可以在原來考試評價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對學生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能力進行評價。另外,也不可以單純的依靠考試對學生進行評價,要豐富評價模式,比如可以從學生、教師以及學校的角度開展評價,促進課程的有效開展。比如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增加一些實踐測試,學生之間互相監督。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尋找最新案例對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互相評價。在最終進行評價時要對學生平時的表現進行綜合整理,以此實現評價的價值,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創新課程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模式的應用會直接影響整個課程的開展,為此教師要注重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選擇適合學生的模式開展教學,這樣才能夠有效促進課程的構建,能夠為金融專業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信息技術對于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改變傳統的教學,將互聯網融入到教學當中,以此促進教育的有效開展,吸取當下互聯網金融中的可取之處,促進教學的開展。這就需要教師將新媒體重視起來,并且融入到教學中,利用當前金融行業一些較為新穎地業務形式以及變化刺激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開展第二課堂,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有效促進教育開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金融專業教師想要培養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人才,首先要了解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一些影響,從此基礎上出發,引導教師發現其中的問題,制定合理的方案,構建符合社會發展地教育體系,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牛華偉,李旭東,顏榮卿.金融科技背景下財經類高校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09):178-182.
[2] 同勤學.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陜西高校金融人才培養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15):160-161.
[3] 李聰.金融創新環境下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20):29.
基金項目:文章系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立項支持項目“民辦本科高校金融學專業課程群的建設與實踐”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