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預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預習是學習的基礎環節,合理的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所以文章闡述了預習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探討了語文學習的高效預習方法。
關鍵詞:預習;語文學習;重要性
引 言
在素質教育的體系中,人們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學生提前對文章的預習,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還對前一文章的復習和后面文章的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可以在預習中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方便課上有針對性地學習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進而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一、預習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1.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預習是課堂學習的最關鍵環節,預習效果會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起到關鍵作用,從而影響學生的發展。在課前的預習當中,學生會對課文內容有一個簡單的認識,課題中的小難點學生已經自己解決,大的難點已經銘記于心,等待在教師講解重點知識時學習。要是在聽了教師的講解后還沒有效果,就會在課后有針對性地向教師請教,一直到能把難點攻克,這會真正地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2.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個學校都更加重視對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也一改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學會學習方法比學會知識重要得多。因為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太過重視學生知識的掌握,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將課前預習作為家庭作業的一項重要內容,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通過自己學習獲得更多知識。
3.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巴金說過:“孩子成功的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如果將這個原理運用于小學語文的教育中,我們可以認為: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從良好的課前預習開始。由此可見,語文學習的課前預習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在學習中學生可以對知識有一個大概的把握,對于自學能力強的學生來說,已經基本可以把知識掌握。所以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是第一次把知識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而是在帶學生查漏補缺,進行知識的重點鞏固和課后知識的延伸,讓學生對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學習。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培養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語文高效預習的方法
1.預習作業的優化
由于小學生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較差,缺乏自主學習意識,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系統化學習思路,所以在語文的學習中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合理地安排一些預習和復習任務,讓學生把預習當作課外學習的一個任務,在課前的預習中掌握課上要學習的知識。這不僅為課堂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在預習任務的合理安排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狀況進行預習方案設計,大體方向要從字詞、朗讀和整體線索把握入手。
第一,教師要讓學生在預習時掌握新課中的字詞,不會的字詞提前查閱詞典,以便課堂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一些形近字或者同聲詞要及時辨析,達到能夠清楚分辨的效果。
比如,在一年級上冊的教材中,同音字“再、在、做、座、清、青”等字的辨析組詞運用,可以查閱詞典、舉例子:小明上學走的時候和媽媽說再見;老師坐在辦公室的座位上寫教案;奶奶家門前有條清澈的小溪,青蛙在里面玩耍等。學生通過對這幾個句子的辨析,會很快掌握詞語的內涵,對詞語會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提高了預習的效率,對于課堂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教師要讓學生在預習時注重閱讀。就小學生而言,預習最重要的過程就是閱讀。因為閱讀可以增強小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課前的預習中,教師要安排好學生的閱讀預習作業,上課安排閱讀檢查。這個過程,離不開家長的幫助,需要家長在學生閱讀的時候給予指導和監督。為了激勵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必要的時候家長還要對學生的閱讀進行錄音,然后讓學生對同學之間的閱讀錄音進行識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學生不認真閱讀的現象。另外,教師還要讓學生把閱讀中不理解的部分,用不一樣顏色的筆標注出來,把自己的疑問寫在旁邊,上課的時候重點提問。這樣的方式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小學語文的學習效率。
2.正確地運用批注方法
在預習過程中,學習要善于運用批注,將自己重點思考和產生疑問的地方標注出來,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因為預習的過程是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學生在預習中漸漸對課文內容熟悉,這時候產生的思考用批注的方式寫下來,方便日后的復習。有疑問的地方批注出來方便提醒自己,在教師講課的時候認真聽,但是也要掌握正確的批注方法,避免批注太多或太亂而造成學習困擾,影響文章的學習。所以在語文的學習中正確地使用批注方法是很重要的。比如,在課文《火燒云》的預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讀文章把自己心中火燒云的樣子畫出來,把自己對于火燒云的理解和感受批注出來。文中有一句話“火燒云千變萬化,一會變這個,一會變那個”,學生可以在這句話的旁邊用批注的方式對火燒云進行仿寫,這種自由的批注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欲望,有利于學生預習思維的培養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對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3.預習效果的驗收
由于小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沒有教師和家長的監督指導,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很難提升,因此教師要及時對預習效果進行驗收,以督促學生按時完成預習任務,避免小學生偷懶。比如,教師把《少年閏土》的預習任務安排給學生,讓學生回家讀熟這篇課文,并把課后不認識的字詞用字典查出來,將拼音標注在字詞旁邊,接著把課文的段落標注清楚,方便課上安排統一的學習任務,再通過閱讀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知道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教師布置完這些任務以后告訴學生課上會檢查。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就要及時檢查預習成果。
首先,先檢查文章閱讀情況,提問學生文章總共有多少個段落,然后根據文章段落的數量安排學生閱讀。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不能讓每個學生都讀一遍課文,要抽出幾個學生閱讀。
其次,在沒有參與閱讀的學生中抽出幾個學生對文章里的多音字進行分辨,對生字詞進行朗讀,掌握學生對生字詞的認知程度。
最后,就要檢查學生對文章的掌握程度了,提問幾個學生,《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幾個什么故事,你收獲了什么。在檢查的整個過程中,對于預習得好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表揚;對于預習得不好的學生,教師要進行鼓勵,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以后的自主預習過程中,用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去學習,爭取形成爭先創優的良好班級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愛上語文學習,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同時方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水平,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結 語
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預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及時客觀地分析學生在語文教學和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訂適合學生預習和學習的教學方案,及時更新預習和教學方法,改變自身教學觀念,及時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新課程標準的改革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吳 煒.談小學語文學習中學生預習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9(28):51.
[2]李小虎.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預習的重要性及策略[J].山東青年,2019(4):54.
[3]李彬彬.談談新課改的小學語文預習[J].青春歲月,2019(8):271.
[4]王曉燕.課前學習——收獲一份驚喜——淺談低年級語文教學預習策略[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32).
[5]鄭耀紅.語文教學中的預習前置[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5).
[6]陳 娟.課前預習是教學環節中的基礎環節[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7).
[7]陳朝蔚.自主學習的前提——課前預習[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3).
[8]陳寶軍.課前預習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和策略[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12).
[9]陶裕香.談初中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5).
[10]牟 劍.淺談數學教學的一般過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7).
[11]顏建安.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精神的建構[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8).
[12]邱 榮.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預習指導[J].考試周刊,2010(49).
[13]曾小鳳.預習先導,動態生成的課堂更精彩[J].教育藝術,2007(9).
作者簡介:張鴻萍(1978—),女,廣西河池人,中小學一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