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靖
摘 要:隨著時代與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對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小學階段的教學活動,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看圖寫話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基礎寫作能力培養的有效方式,但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表達語言的能力還不夠完善,難以獨立創作出內容豐富、篇章完整的文章。針對這一情況,需要教師進行有效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文章將重點探索小學低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活動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課堂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是將看到的圖片效果,轉變為文字進行表達。小學生在開展看圖寫話的活動時,要通過記憶和觀察,將圖片在頭腦中形象化、具體化,再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去理解和豐富圖片內容,運用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有效表達。教師在開展看圖寫話的教學活動時,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認知世界,進行思維的有效鍛煉,培養其創作能力,使學生實現綜合發展。
一、觀察圖片,培養觀察能力
在看圖寫話的學習活動中,看是寫作的基礎。教師只有帶領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內容,理解圖片內容,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思考與理解,在頭腦中形象化、具體化圖片,使學生進行有效創作,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但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觀察能力有限,學生在觀察圖片時,毫無頭緒,無順序、無目的地觀察圖片,難以下手。面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進行有效引導,帶領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找出觀察的技巧,從遠到近,或從近到遠;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有序地觀察圖片。認真理解圖片內容,對圖片有具體和整體的認知和了解,借助觀察圖片中的人物、事物,推測圖片所要表達的動作和思想,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做到言之有序,觀察有序,將多幅圖片轉變為連貫的、完整的故事,使圖片內容更加逼真豐滿,進而培養學生自身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能夠為創作活動打下基礎。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活動時,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將所有圖片進行連貫的理解,掌握觀察圖片的技巧,能夠使學生提升自身的觀察能力,提升語文素養。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觀察“摘花”的相關圖片時,可以先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摘花的順序,進行有效創作,提升自身的觀察與創作能力。
二、有效想象,增強想象能力
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時,帶領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內容,理解內容,進行創作,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但一些學生在觀察圖片后,文章寫得平淡無奇。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想象,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創作中,生動活潑地體現圖片內容,增強創作效果。教師可以在學生認識和理解圖片后,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使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想象與觀察,通過問題內容,抓住思維支點,進而豐富自身的想象能力。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表述自身的觀點,使學生的思維能夠產生碰撞,進行有效想象,增強自身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觀察“懶洋洋摘蘋果”的畫面時,學生會在頭腦中呈現出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相關故事,自然而然想象出懶羊羊摘蘋果的相關內容。有效的想象,能夠使故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學習活動時,應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想象,增強自身的想象能力,豐富畫面內容,使創造出來的文章飽滿有內容。
三、鼓勵表達,增強寫話能力
低年級的小學生表現欲望較強,能夠進行有效想象,但在表述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連貫性和條理性,甚至帶有一定的語病,出現前言不搭后語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看圖寫話的教學活動時,應鼓勵學生進行換詞表達,通過圖片,按照規范的句式進行表述,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將這句話中的一句話或某個詞,換一種說法,使文本內容能夠更加豐富和生動。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表達,能夠增強其寫話能力,使學生進行有效的創作,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觀察“生日”的圖片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你在過生日時會收到哪些禮物呢?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表達,描述出自己在過生日時會收到誰送的哪些禮物。同時,引導學生換詞進行再次表達,能夠用開心代替高興,將漂亮用精美代替等,能夠使學生增強自身的寫話能力,激發學生創作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融入看圖寫話的課堂活動中,提升自身的創作素養。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對語序、詞語的掌握還不夠清晰,面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規范的語句、詞語等,使學生能夠進行正確表述,增強寫話的能力。例如,教師帶領學生觀察“七巧板”的相關圖片時,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有…還有…”的相關句式,使學生利用這一句式,進行創作活動,鼓勵學生勇敢表達,能夠增強其寫話能力,增強課堂實效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還可以帶領學生對基本的句式進行擴展,引導學生針對某件事或某一情節,仔細觀察圖片的細節,以此為基礎,進行基本句式的擴展,使學生能夠表達得更加生動和具體。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觀察“吹泡泡”的相關圖片時,如果有學生說出泡泡有大有小,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泡泡的顏色與形狀,使學生能夠對基本句進行擴展,增強表述能力,使創作出的文本更加具體和形象,描述得更加清楚,增強看圖寫話的教學實效性。
四、動筆寫話,增強寫作能力
看圖寫話的學習內容,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圖片,進行想象,再描述畫面內容,進行有效創作。學生在進行充分的討論與描述中進行創作,能夠有效地提升創作水平,增強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的教學活動時,應引導學生動筆寫話,增強寫作的能力。在進行寫作中,應注意創作的完整性。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中的事件過程、時間、事情經過的起因與結果,將圖片的內容描述完整,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觀察“大掃除”的相關圖片時,引導學生對圖片進行穿插想象,并在小組內進行討論,進行思維的碰撞,最后動筆創作,增強寫作能力。同時,學生在創作時,應注重圖片的具體化,教師在學生具備想象觀察的能力后,應引導學生抓住圖片中事件的主要情節和人物,具體地描述出人物的心理活動、神態、語言與動作,使整個畫面更加連貫、具體、完整。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觀察“老師說她做得對”這些圖片時,應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行為舉止,進行有效想象,開展具體化的創作活動,使創作出來的內容更加具體和飽滿,情節連貫、完整,進而不斷地提升小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看圖寫話的教學活動時,引導學生觀察和想象,并在此基礎上,動筆寫話,增強自身的寫作能力。可以因人而異,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發展,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增強語文素養。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時,帶領學生學習看圖寫話這一內容,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表達與語言組織的能力,使其不斷提升語文素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帶領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內容,并結合自身的想象,進行有效表達,從而提升自身的寫話能力。
[參考文獻]
[1]許燕萍.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幾點探索[J].品位經典,2019(3).
[2]張曉巖.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3]劉俊國,邵廣民,賈志紅.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J].文教資料,2017(19).
[4]胡錦調.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88.
[5]劉小蓉.看圖寫話四部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143.
[6]朱 佳.展“讀”“寫”之雙翼 求“知”“美”之喜悅——淺談低年級寫話的有效策略[J].青海教育,2018(Z1):44-45.
[7]郁媛媛.借“圖”巧構思,在想象中精彩創作——有關“看圖寫話”對小學生寫作想象力的培養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6(5):61-62.
[8]馬麗琴.小議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12):134-135.
[9]李 菲.搭建全方位寫話訓練平臺的教學嘗試[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4):112-115.
[10]張正萍.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J].甘肅教育,2018(10):57.
作者簡介:胡 靖(1985—),女,湖南湘潭人,二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