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成功的催化劑。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了,才能變得愛學,才能學得好,最終達到“樂之”,進而享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那我們的教學目的就能真正地達到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要把教學大綱對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要求,轉變為學生求知的欲望。要通過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精心創設情境;利用課外活動;借助多媒體教具進行教學;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等方法和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愉快地學習,調動內在潛能,主動克服學習上的種種困難,從而獲得學習上的成功,因此要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激發興趣;文本素材;情趣;因材施教
【作者簡介】裴俊荷,甘肅省廣河縣第二中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即使很有趣的課程學起來還是索然無味,英語課的學習更是如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筆者立足文本編寫意圖,巧設情趣,營造氛圍,因材施教,激活思維,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解讀教材,激發興趣
現行英語教材是一套圖文并茂、卡通畫式的教材,適合當代中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但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教師和學生似乎各想各的,師生對課本內容都有點“看不透,摸不著,抓不住”的感覺。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和學生是不是有興趣進行“看”(看圖畫)、“思”(思內容)、“抓”(抓目的、抓重點)。真正做到了以上三點,在具體的語境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
筆者所帶班級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能很好地銜接。為了讓學生全面了解英語知識,喜歡上英語課,筆者十分重視文本素材,以此激發興趣。在課前要先引導學生了解課本的編寫意圖。其實學英語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通過學習英語,我們會認識很多單詞,能讀懂很多英語小故事,能使用英語和外國小朋友交流,了解更多的風土人情和人文素材,從而激發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二、巧設情趣,激活思維
對于農村學生,提起英語課的學習,就是一個詞“難”!學生是不是真的不愛學英語呢?不是的。其實,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活動單一,缺少語言情景這一環節,致使學生喪失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新教材中的圖文并茂,恰好補充了這一空白,給學習者提供了語言環境,把一定的人物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想想、看看他們為達到溝通的目的所產生的語言,以此來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Whats the matter?”時,本單元的目的是學習詢問“某人的身體部位怎么了”“有什么毛病?”,由此筆者做了這樣的處理:1.首先用所學過的表示身體部位的單詞,例如: hand foot leg head來練習;隨后教師站在講臺上做了個胃疼的動作,然后問同學們:“Whats the matter with me?”同學們說:“胃疼!”教師又問“How to pronouce (胃疼)”同學們說:“stomachache”.依次類推,繼續學習表示身體部位疼痛的單詞,并且在學完之后,表演一小劇演示給同學們,讓他們根據劇情來組織語言。參與者:學生A組、B組和C組。教師做了一個牙疼的動作,然后A組向B組發問:“Whats the matter with Mrs.Pei?”, B組同學回答:“She has a touthache, What should we do ?” C組的同學回答:“We should send her to see the dentist.”用同樣的方法來表演所學的表示身體部位單詞,然后互換角色,創設不同的語境,讓同學們關于topic自己組織語言來達到鞏固的目的。2.進一步閱讀課本內容,讓學生學會看圖說話,表達圖中人物的語言情感,由易到難,在不知不覺中領會課本內容。
三、尊重個體,因材施教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而我們面對的學生往往參差不齊,個體差異較大。因此,在每節課中,我都精心設計好、中、差不同的學生扮演難度不同的角色,以產生互動效果。提問性格外向、基礎較好且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先開場,以激活氣氛;然后帶動性格內向、基礎較差且總覺得開口讀英語好笑的那部分后進生。在角色轉換時,我鼓勵引導后進生動口“讀、說”,克服他們膽怯和羞澀的心理,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戰機會,溝通融洽、民主、和諧的師生交流渠道,互相鼓勵和幫助,以期教學相長。
四、面對困難,迎頭趕上
新課程改革在實施的過程中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惑,新英語是在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實施的,但小學英語在農村地區可以說是空白,談不上基礎;由于英語課程的特殊性,教師的教學往往停留在教材上,而忽略了教材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性,使英語這一語言課缺少了它的激情。由此,我首先在班上設計問卷調查,看哪些同學的家中有互聯網的資源,哪些同學有哥哥姐姐已經升入高一級學校就讀等等。必要時,讓這些同學承擔一些任務,率先在班上模范完成作業,以此激發大家學好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作為英語教師,面對新課改所提出的新要求,不僅要讓所有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激活他們的興趣和思維,還要讓他們動起來,使他們覺得頭疼的課程變成他們喜歡的課程。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多在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想辦法,只要我們用愛心和與其相適應的方法去精心設計課堂流程、精心設計學生活動和作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一定會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