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高職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旨在培養出符合國家經濟發展需求的高規格、高標準、高質量的創新型高素質人才。文章重點探討創新創業教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相關問題。
關鍵詞:高職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思政教育;方法分析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而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院校順應社會發展潮流、滿足高職教育體制改革需求的創新教學手段,要始終秉承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理念,在創新創業教育視域下開展思政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身心健康水平、個性化發展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相關概述
(一)創新創業教育內涵
創新創業教育是新課程標準下高職院校面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向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之處,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力。
創新創業教育視域下的思政教育,就是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學生發展需求,在思政教育中滲透創新創業意識、創新能力培養等,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創新創業教育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意義
第一,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促進高職思政教育深入發展。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被滲透在思政教育之中,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思政教育深入發展的具體表現。基于此,高職教育工作者應始終立足于思政教育的總體目標與要求,從而明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改變社會部分人群存在的“創新創業教育就是讓大家去創業、就是培養企業家”的錯誤理念,從而讓創新創業教育被廣泛接受,那么就大大降低了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滲透思政教育的難度系數。
第二,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隨著政治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科技、創新在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世界格局慢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小企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社會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世界各國紛紛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現階段,世界各國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高職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滲透思政教育,有利于提升人才的整體質量與水平,是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重要體現。
二、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傳統高職教育存在很多弊端,如過分重視專業知識教育、職業技能培養,忽視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將思政教育設置成選修課。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雖然有很多高職院校都在思政教育中滲透創新創業教育,但從實踐來看,教學模式單一、解學方法呆板、貧乏;缺乏雄厚的基礎課師資力量,實踐教學、與外界的聯系較少。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盛行,創新創業教育受到高度重視,但是高職院校現在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無法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渠道、方法,缺乏具體化、針對性強的培養目標,缺乏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由此可見,現階段,高職院校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構建完善的課程教育體系。
三、創新創業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具體對策
(一)高職院校應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新形勢下,要想在創新創業視域下加強思政教育,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興趣與熱情。我國傳統就業觀念根深蒂固,大多數高職學生深受家長、社會環境的影響,相比創業,他們更樂意于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過著安穩的生活。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那些“穩定”的崗位非常少,大部分崗位都需要具備創新創業型的高素質人才。因此,作為高職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教學觀念;作為高職院校學生,應積極轉變自己的就業觀、創業觀,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自己去創造自己的未來。
(二)不斷完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教育體系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應時刻將注重引導學生樹立科學、與時俱進的創業觀作為思政教育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擺正姿態、平穩心態,保持良好的心態,能夠吃苦耐勞。新形勢下,不斷完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教育體系,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創業觀的基礎和前提。具體來說,首先,高職院校應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教學大綱的深入融合,不斷優化固定教學課時,制定良好的教學目標、完善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在自己學習生涯中的重要性。還要不斷完善考核評價工作,引起學生對課程高度重視。其次,眾所周知,創新創業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創新意識與能力,因此,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實踐訓練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創新創業興趣與熱情,最終培養學生創業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三)高職院校應注重在教學實踐中完善教學內容
隨著高職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在創新創業視域下,高職思政教育應有側重點,即高職思政教育內容應該與社會創業特征、創業實際充分結合起來,確保思政教育符合社會和生活實際,如此一來,才能培養出滿足現代創業觀標準的高素質人才。基于此,高職院校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符合社會實際的創業目標、創業計劃與創業方案,然后融合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立足于實際情況,實現創業熱情和社會實際的深入融合,進而不斷提升創業效率、創業有效性。其次,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深入調查社會發展實際,針對社會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開展具體的、深入的分析,帶領學生深入探究社會發展現象,從而引導學生對社會現實產生客觀、精準的認識,并全面掌握現代社會創業背景、創業現狀。
(四)注重創新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現階段,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多、渠道豐富,但思政教育理論性強,大部分學生都缺乏實踐教學,由此可見,現階段,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可以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創新創業教育應注重讓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持續,從而讓思政教育能夠有所載體。在開展實踐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樹立典型,特別是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案例教育,從而觸動學生;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創新創業社團活動,舉辦或者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的活動,讓學生能夠切身參與創新創業實踐;也可以邀請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到學校召開座談會、講座等,針對學生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的指導;深化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在企業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和實習崗位,從而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在實際崗位中培養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創業技能,并且能夠切身感受到創業的艱辛,從而能夠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全身心投入到創業中去。另外,高職院校應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為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獲得政策、人脈等各種不同的創新創業資源,從而讓創新創業教育成為開展思政教育的有利場地。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成效顯著,因此,高職院校應注重構建網絡教育平臺,常態化開展線上創新創業教學,一改傳統應試教育體制下思政教育的機械、呆板形象,基于創新創業教育實際特征、具體要求,不斷提升思政教育的質量與水平,推動高職院校又好又快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這就顯示了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作為高職院校教師,應積極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思路,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在創新創業視域下,提高思政教育質量與水平,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全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佚名.淺析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協同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8(62):152-152.
[2]佚名.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思考[J].時代報告,2019(04):210-211.
[3]佚名.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在高職思政教育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8,717(35):316+329.
[4]黃麗.互聯網+視域下廣西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9):145-146.
作者簡介:何春連(1989.05- ),女,漢族,廣西靈山人,大學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