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玲
【摘? 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走訪調查等方式對山西發展體育特色小鎮做出相應闡述休閑體育小鎮的建設有助于推動城市經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滿足人們休閑體育的各種需要。山西在建設體育特色小鎮之際,應發揮政府導向在公共體育服務事業中的主導作用,突破常規的樹立可行性較高的體育特色小鎮體系,優化產業結構,促進體育需求、體育消費的升級。良好的休閑體育消費觀和可持續發展觀才是健康的休閑體育發展理念,體育特色小鎮需要推進結構性改革,促使消費觀升級來改變人們的消費理念;最后選擇適用的、可持續性發展的休閑體育建設體育特色小鎮才能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關鍵詞】山西;休閑體育;特色小鎮
1.山西休閑體育特色小鎮
(1)山西休閑體育特色小鎮內涵及意義。在體育產業發展中,體育特色小鎮屬于多行業綜合體的發展,而體育特色小鎮作為山西體育產業發展的重點,其用途多用于發展體育賽事、體育培訓、體育休閑養生、體育設備制造以及社區功能;體育特色小鎮的屬性定義屬于服務終端,它是滿足不同年齡和消費層次人群休閑體育需要的重要場地,更需要具備觀賽、體驗、休閑、培訓等特殊休閑體育的功能。體育特色小鎮的意義在于充分發揮現代運動的文化魅力,也要充分發揚傳統體育文化,是現代運動文化和傳統體育文化的交織與融合。
(2)山西現有體育特色小鎮。根據走訪調查以及相關文獻資料顯示整理,山西省內曾具有多處帶有體育休閑小鎮特色的地區,但均不成體系。自2017年8月10日,山西有三處榮獲國家首批體色小鎮試點,分別是運城市芮城縣建設的陌南圣天湖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大同市南郊區建設的御河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和榆社縣云竹鎮建設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項目。自此,山西掀起了休閑體育特色小鎮的浪潮。至2018年10月除了三處試點外,還有曹溪河體育小鎮、偏關老牛灣景區、三盛源體育小鎮、交城果老峰戶外休閑運動小鎮、晉中昔陽縣山水昔陽戶外小鎮、晉城市李寨棲龍灣景區等6處;目前再建的有榆次夢想汽車體育小鎮等。
(3)現有山西體育特色小鎮的現狀調查分析。根據走訪調查和大量文獻整理發現,在多處試點項目中均存在體育特色小鎮的休閑體育主體不明、項目過度雜亂、主次不分的現象,導致小鎮多項休閑體育項目發展不成熟、預期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出現,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使用不充分和發展不合理,阻礙了體育特色小鎮經濟的發展。例如:運城市圣天湖建成的運動項目有濱湖滑雪場、滑沙場、滑草場、滑索、沙地摩托、水上飛機、水上摩托、水上游樂、勇士探險、動漫射擊等20多種活動項目,同時擁有國家級賽事的標準垂釣池,更舉辦過環湖自行車賽事、龍舟賽等。但實際發展過程中,小鎮的經濟發展會過度依賴季節氣候,導致各類項目的空檔期過長,人工及設備維護費用過高,給小鎮形成龐大的經濟負擔,導致工作人員流失嚴重,參與人群數量上不去;再有,大同市南郊區的御河生態園是以專業賽事承辦、體育會議展為特色,集休閑體育功能、體驗功能、旅游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主題特色為主片區。但作為休閑體育特色小鎮,更應該趨向大眾化,不僅承辦專業賽事、更應該依托賽事大力發展大眾化培訓,普及相應休閑體育文化。在保障服務體系完整的基礎上要增加特色服務,如結合大同旅游業拓展人流量。而榆社縣云竹鎮的運動特色休閑小鎮休閑主體較為明確,已經舉辦過十屆休閑旅游垂釣大賽、八屆環云竹湖自行車賽和多次山地自行車賽,更有戶外、水上運動作輔。配有相應大型酒店特色美食餐飲等作服務保障。另外,對于山西省內絕大多數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可參與進來的民營企業和地方企業較少,與之相適用、用于鼓勵企業和地方參與的優惠政策也有缺失,導致地方和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并不高、參與數量不多。
2.國外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的借鑒
通過分析國外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可考慮以下兩種模式作借鑒發展:
(1)樹形:新西蘭皇后鎮體育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其發展模式以滑雪運動為主體核心產業,在此基礎上拓展體育活動,開設一極限、探險為核心匯集水、陸、空全方位的活動內容。種類豐富的體育活動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的體育需求,增加了體育特色小鎮的吸引力,推動了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發展體系為“主干發展,分支繁茂的樹型”。
(2)硬性配套設施加服務支撐:完善服務增加人群“粘滯性”,增加回頭客概率。即:媒體宣傳、政府導向、交通便利、高端中端低端住宿的優質保障、餐飲及特色餐飲的保障、商業、醫療于一體的配套服務體系。政府主導,財政傾斜,通過金融資助方式培養專業性大學的人才,為小鎮輸出人才支撐。
因此必須采取一種適合山西體育特色小鎮發展的模式去發展。通過國外成熟產業鏈分析可知,以賽事為主的特色小鎮,不僅給賽事的舉辦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而且帶動了當地體育項目的發展,激發了當地人口對體育運動的參與,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品味;以保健養生為主的特色小鎮開辟了修身養性的新途徑,給長期處于都市的人們提供了休憩之所,小鎮獨特的韻味讓處于其中的人能夠得到心靈上的享受; 以“體育+旅游”為主要特色的小鎮尤其受到當代中青年一代人們的喜愛,他們在外出旅游時,不僅可以觀賞山澗溪流等自然景觀,而且還能夠成為景觀中的一員參與沿途設置的體育運動項目,諸如馬拉松、攀巖、漂流、戶外探險等等。由此,參觀者不僅有了視覺上的享受,而且還有了親自參與的經歷,這樣的特色小鎮旨在多層次、全方位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達到“健體、健心”的效果。
3.結論
(1)目前適合山西發展的休閑體育。如何通過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維持體育特色小鎮活動的“四季常青”,增強體育特色小鎮在空窗期發展的吸引力與延續性,是體育特色小鎮發展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休閑體育要助力山西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必須審時度勢,嚴謹求真,大膽做事。目前適合山西發展的休閑體育項目多為陸地戶外項目,如山地定向越野、國際馬拉松、山地自行車、騎馬、登山、山地風景區蹦極、戶外生存、河谷漂流、登山攀巖、徒步、汽車越野等山地特色體育運動項目為核心,通過多樣化賽事和大眾化參與的方式長期發展;對季節的選擇要求度較高的項目作為彌補空檔期虧損的辦法來輔助休閑體育特色小鎮發展,如春夏可發展水上項目和少量空中類項目,如民族性賽事賽龍舟、釣魚、風箏、跳傘運動等;而冬季溫度較低可發展冰雪項目,如滑雪、滑冰等項目。
(2)精簡小鎮休閑體育項目,促進體育消費升級。參照國外成熟產業發展建設和研究國內體育產業發展進程中可采取的適配政策,發揮政府導向在公共體育服務事業中的主導作用,突破常規的樹立可行性較高的體育特色小鎮體系,優化產業結構,促進體育需求、體育消費的升級。
參考文獻
[1]于洋.關于休閑體育助力“健康中國2030”的幾點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1:182+184.
[2]張玉英,譚玉霞.承辦冬奧會機遇下的河北特色休閑體育項目研究[J].社會科學論壇,2017,03:228-236.
[3]李翠霞,馬超,常乃軍,趙岷.山西省休閑體育產業服務模式的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05:69-74.
[4]張瀟瀟.互聯網+視域下的“體育小鎮”構建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4:18-22.
[5]張月蕾,張寶雷,杜輝,徐成立.“健康中國”背景下體育特色小鎮創建路徑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8,3601:41-45.
[6]王志華.休閑體育小鎮建設規劃與運營管理[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6:167-168.
[7]王龍飛,姚利松,王俊之.體育特色小鎮建設中體育產業的集群式發展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5:49-53.
[8]瞿昶.基于市場化導向的旅游型特色體育小鎮構建探索——以新西蘭皇后鎮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5: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