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婷
摘? 要:中等專業學校在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受學校自身教學環境的限制,普遍存在教學質量不佳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學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未來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在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中等專業學校就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學生的發展。該文就針對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創新的策略進行了具體研究。
關鍵詞:中等專業學校? 計算機應用技術? 專業人才? 培養? 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147-02
新時期,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升,針對這種情況,中等專業學校在培養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過程中,就要主動創新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使學生走入社會之后,能更好地滿足工作崗位對人才的需要,實現更好的發展。該文就針對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創新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給教師一些有益的啟發。
1? 建立明確的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和普通院校不同,中等專業學校在人才的培養方面,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1]。因此,中等專業學校在建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就要對學校的定位有明確的認識,在合理關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使學生能夠在參與專業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具備扎實的理論素養,還能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實現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職業適應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未來走向社會之后實現良好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辦公軟件相關知識的教學中,由于這是學生未來走向工作崗位之后一項必備的技能,因此,教師在確立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就要充分考慮中等專業學校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向學生講解辦公軟件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視培養學生使用辦公軟件的能力,使學生能將辦公軟件相關知識的學習與自己的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到一起,確保學生在未來走向工作崗位之后,不僅能對辦公軟件的理論基礎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夠熟練使用辦公軟件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未來走向工作崗位之后實現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做好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建設工作
從課程建設的角度來看,要培養高質量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中等專業學校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教師要對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的特點有充分的了解,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要對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在充分了解用人單位需求的基礎上,提升課程建設的針對性。在此基礎上,對學校現有的課程結構進行優化改革。
例如,在教學“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在課程建設方面,就需要充分考慮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年齡以及學生學習基礎方面的特點。從這一方面來看,教學內容的難度不宜過高,教師要控制好理論知識的深度,對于學生必須要學習的那些難度較高的理論知識,教師就需要創新教學方法,降低知識的難度,在此基礎上,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2]。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較快,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信息技術行業發展趨勢的研究,對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之后可能需要面臨的工作環境做出充分的預測,為課程建設工作的開展指明方向,提升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在此基礎上,為學生今后實現更好的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
3? 關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工作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計算機應用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需要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能夠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適當加大實踐課程的比重,使學生能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實現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3]。對此,學校方面需要給予必要的支持,加大對教學設備的投入力度,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實踐課程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條件。
例如,在教學“信息管理”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在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一方面是由于現代社會中,企業對員工信息素養的要求逐漸提升,因此,需要學生具備深厚的信息技術理論基礎。但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學生還要能夠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生產力,應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加大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銜接的關注力度,使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實踐來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另一方面,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的教學中,理論與實踐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重視引導學生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實現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質量的提升。
4? 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因此,要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就需要加強對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的創新,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滿足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對于中等專業學校中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來說,教師更需要加強學習,掌握行業中最新的研究成果,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同時,針對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簡單編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進行自主實踐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嘗試將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引入到課堂中。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在分工協作的過程中完成教師布置的編程任務。在此過程中,一方面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協作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進而更好地滿足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5? 加強對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師的培訓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師要想給予學生更好的引導,就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對學生進行教育。對此,學校方面就要加大對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師的支持力度,根據教師的教學需要,多為教師組織一些培訓活動。
例如,在教學“數據庫”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由于數據庫是近幾年新出現的一種事物,學校方面要想保證教師的教學質量,就要積極組織相關培訓,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如此,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學生走上社會之后,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取得更高的成就。
6? 結語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對中等專業學校的教育工作也給予了廣泛的關注,同時也投入了大量的師資,促進了中等專業學校各個學科的發展。而在中等專業學校在開展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就要加大課程創新的力度,如此才能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雪飛,于賀.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5):216.
[2] 董崇杰.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專本協同育人一體化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決策探索,2019(4):68-69.
[3] 韓蔚,李榮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智慧互聯方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