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煥玉
摘要:本文主要以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為論點,先闡述了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的現狀,然后重點對幾點保護策略予以論述,主要包括積極培養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性人才、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構建少數民族戲劇文化保護組織、收集和整理少數民族戲劇資料等,將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的影響力充分發揮出來,在整體上有效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文化,推向更為長遠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現狀;保護策略
在中華文明建設中,少數民族文化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如果一種少數民族文化出現流失現象,極容易對中華文化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在民族文化中,必須要大力繼承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一般來說,少數民族文化沒有漢族文化那么牢固,所以更要加大保護力度。現階段,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越來越減少,基于此,必須要對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的保護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將貴州少數民族戲劇的影響力發揮出來,賦予貴州少數民族文化長足的發展動力和支撐。
1 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現狀
對于貴州地區而言,聚集了多個民族,其民族文化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特點。貴州少數民族的戲劇文化,具有濃厚的傳承氛圍,藝術家在當地的文化館中,組織開展戲劇方面的學習和表演。而對于年輕人而言,其關注度比較低,雖然對戲劇文化的傳播比較支持,但是尚未實現廣泛的繼承和發揚。老一輩藝術家在當地戲劇文化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但是很多少數民族的戲劇文化,其斷層現象比較嚴重化,一些少數民族的年輕人,很難對老一輩的戲劇進行傳承。
此外,眾所周知,貴州少數民族戲劇無法實現復制,相關少數民族文化的作品的傳播力度嚴重缺失,缺少先進的傳播理念和技術,而且大眾的關注度也有所不足,從而這已經成為了不容忽視的一大問題。
2 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的保護策略
2.1 積極培養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性人才
在少數民族戲劇文化中,年輕一代為一大新生力量,要想對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進行有效保護,必須要注重開展文化傳承工作。積極培養專業人才,在戲劇專業技能和素質培養的同時,要將少數民族大眾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提升上來,對戲劇文化的內涵予以深度挖掘。對于當代少數民族年輕人而言,文化認知水平并不高,主要受當前經濟因素的影響,所以尚未正確理解本民族戲劇文化的價值,造成偏差問題的出現。
對于從小在當地生長的少數民族當地人而言,如果對家鄉的民族戲劇文化無法做到正確理解,很難為傳承和推廣提供幫助,進而造成教育損失問題的出現。對貴州少數民族戲劇的優勢進行分析,其民族特色比較鮮明和顯著,地方性的學??梢詽B透民族戲劇文化,拉近與校園之間的距離,大力弘揚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保證青少年較高的參與積極性,從而為傳承少數民族戲劇文化打造出全新的途徑。
2.2 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
不同民族所具有的特色是不相同的,要將對貴州少數民族的戲劇文化進行有效保護,必須要將宣傳工作力度提升上來。一般來說,貴州旅游資源的豐富性特點顯著,而且貴州的旅游行業發展速度極其迅猛,作為重要的取景地,為諸多類型節目的開展創造了便捷。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具有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民俗風情的呈現方式也是不相同的,在全國和世界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其對外交流渠道是比較獨特化的,所以不僅可以對旅游行業予以大力發展,而且還可以對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的重要性予以宣傳。如古戲劇《撮泰吉》等,借助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推動彝族村寨走向全國和世界,極大地展現出了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的魅力,其藝術價值是不可替代的。
此外,要加強文化外輸平臺的構建,對貴州少數民族戲劇文化予以積極傳播和宣傳。相關部門要保持大力協作和交流,對于少數民族特色戲劇,要將其納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進一步上升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的高度和深度,使之與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作為民族精神的重要結晶,將其歷史文化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2.3 構建少數民族戲劇文化保護組織
要想將少數民族戲劇文化保護工作落實下去,必須要構建專業組織,給予戲劇文化保護一定的保障和支撐,并確保完善的體系得以形成,將保護工作的效力提升上來。同時,貴州地區要注重少數民族戲劇文化保護組織的構建,發揮出監督、執行以及宣傳等職能,有效落實戲劇文化的保護工作。通過保護組織的構建,還可以對交流討論活動予以開展,基于更深層次視角學習民族戲劇文化,促進貴州少數民族戲劇的保護工作順利進行下去。
2.4 收集和整理少數民族戲劇資料
在中華文明建設中,少數民族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視。在傳承民族戲劇文化時,要注重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借助珍貴的文字視頻資料,為文化傳承提供有力的證據和支撐,從而為實現少數民族文化長遠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3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每一個中華民族繼承人而言,必須要將傳承祖國文化的責任踐行下去。要有效傳承和利用貴州少數民族戲劇,確保得到廣泛流傳。因此,要注重傳播和推廣力度的提升,彌補純粹保護中存在的缺陷,真正發揚出少數民族戲劇文化的魅力,確保良好的保護效果,這已經成為了每一個貴州人的不可推卸的責任之一。
參考文獻:
[1] 李壽旭.新時代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產業的開發和保護——以貴州德江土家族儺文化為例[J].棗莊學院學報,2018(01).
[2] 李祥林.作為“寨子戲”的羌族民間儀式戲劇的活態存在——來自理縣蒲溪爾瑪人村寨的田野報告[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8(01).
[3] 郭俊.源脈相承 演繹大千——對布依族音樂、歌舞、戲劇等文化的變異現象與民族認同的思考[J].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02).
[4] 喻忠杰.民族戲劇學研究的深度延伸——評黎羌教授新著《民族戲劇文化大視野》[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5).
[5] 鄭義娜.作為公共文化資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彝族“撮泰吉”為例[C].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人文與科技》(第三輯).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2019.
(作者單位:中共黔南州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