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平
摘??要:在沙坪壩區“‘學本式卓越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實踐中研究發現,小學學生對體育課有著不一樣的期待。本文針對這一階段學生心理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要滿足學生解決心理需要的方法,就是要對體育課進行“課課更新”。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更新
引言:
在重慶大課程改革的引領下,沙坪壩區重點推出“‘學本式卓越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而我在體育課改中,常常會遇到這種現象,在分組合作練習時,一個趣味性很強的練習,學生做了一次后,第二次再做,積極性就會下降很多,高段學生更是覺得比較幼稚,但如果在此基礎上進行一點小小的更新,學生的積極性就會馬上被調動起來。這種現象的存在說明這一階段的學生對新鮮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從中可以看出新鮮的刺激是他們活動的動力源泉,因此小學體育課要保持“課課更新”。
小學學生總是好玩、好動、好新奇,求新、求異的心理較強。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我們每節課都要有“新鮮”的東西去刺激學生,啟動學生活動的動力,滿足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提出了以目標達成來統領教學內容,各地,各校和老師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完成課程學習目標,這為我們的“課課更新”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持。
1.教學內容要“課課更新”
《重慶市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及評價標準》是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組編的,對小學體育課程內容指導明確具體,文字簡單,內容豐厚,有一定程度的放開,為教學內容的“課課更新”提供了前提保障。我們要從多角度、多層面去進行挖掘,樹立好教學內容的地位。
1.1教學內容的多樣化
根據兒童好動、好玩的心理特征,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要多樣化,一般不少于三個項目,各項目的時間安排不宜過長,組織教學要緊湊。同時我們在進行同一教學時,也可以從內容的不同角度進行切入。例如:在進行走跑交替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變換跑的形式,如障礙跑、沿場地的各種線跑、自然地形跑、50米×8往返跑、送雞毛信、郊游等,來豐富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外延。
1.2教學內容的游戲化
小學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比較簡單,沒有什么較難的技術,都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把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的改造,可以讓學生在體驗樂趣的同時還學會了一定技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達到學習動作技能的目的。如在二年級學生學習“單跳雙落”教材時,教師把教材內容通過“袋鼠媽媽送寶寶”的故事展開,讓學生扮演他們喜愛的小動物的故事,通過游戲貫穿全課,使學生能夠在游戲活動中學習新知,掌握新知,一方面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2.教學方法的“課課更新”
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特點安排、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使用合理的、新穎的教學組織形式充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使體育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為我們“課課更新”提供了保障。
2.1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采用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不同的教學內容就決定了我們要探究不同的教學形式。采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有新鮮感的組織形式能使學生產生強烈興趣。例如,進行投擲教學中,常用的練習形式是學生分成兩隊,面對面投擲,這樣的練習學生很快就會感到疲勞。如采用多樣的練習形式就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選擇練習的器材和場地。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時空,學生也會有新鮮感,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
2.2教學主題的多角度
低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要把握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先用童話故事把學生的思維引入童話故事的意境中,在意境中滲透教學內容的學習,使單調的技能學習變得充滿活力,主題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認知的水平,這個主題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或電影,也可以是童話故事,或者是我們生活中某一環節等。想一想,如果我們把練習“立定跳遠”改換為“青蛙王子捉害蟲”;把“自然地形跑”改換為“七個小矮人森林里采蘑菇,”把“跳短繩”改換為鯉魚“跳龍門”,把“擲小沙包”改換為“擲野狼”……學生會有多么地期待和渴望。相信這樣的課堂氣氛是活躍的,教學效果是顯著的。
3.教學手段要“課課更新”
體育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就像舞臺上的道具對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樣,不同的教學手段引起的教學效果是不同的,多種教學手段的介入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
3.1視覺的刺激
圖片是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觀、新穎等特點,是體育教學中直觀教學手段之一,多變的圖片不斷地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學生活動的欲望。由于低年級學生理解力比較差,教師可以把活動、場地安排等畫在紙上,以便教師能夠把自己意圖準確地傳達給學生。
3.2多媒體的介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廣泛應用,在我們的體育教學中也可以適當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要,精心設計一些多媒體課件。優美的藝術造型、簡明的文字顯示加上生動的語言解說詞就可以觸動學生的心靈,豐富學生的視野。
4.場地、器材要“課課更新”
場地和器材對學生活動的刺激是非常大的,是其他任何辦法不能補充的。
4.1場地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每次都在相同的場地進行活動,會使學生產生枯燥的情緒,我們可以時不時的換一下上課的場地,時不時地在場地上畫幾條簡單的線,對學生都是一種刺激,哪怕就是這幾條簡單的線,都會保持學生對場地的新鮮感。
4.2器材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媒介,發揮好這個中介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每當學生看到不同的器材,就會躍躍欲試。我的課題《關于綠色體育器材在教學中的應用與開發研究》,挖掘了不少器材,有紙飛盤、紙球、鐵環、竹竿、塑料瓶等,將他們充分運用于體育課堂中,讓學生感受到器材的一物多用和器材不斷更新的樂趣,讓課堂充滿活力與生機。因此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本校的器材為學生創造接觸更多器材的機會,同時我們也要善于自制器材和引用器材,挖掘器材的多功能性,讓學生認識到原來體育活動還有這么多器材,這種器材還有這種玩法,保持學生對器材的新鮮感。
結束語: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蔽覀冎挥小罢n課更新”,只有抓住小學學生活動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他們真正地喜歡體育課,并能充滿對體育課的向往,為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可讓體育課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