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勇
摘 ?要:在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管理的時候,存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內部控制意識不足、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诖?,該文認為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內部控制管理的時候,應結合實際情況,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增強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提升人員的專業素養,及時排除不利的風險因素,從而提高內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內部控制 ?現狀 ?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068-02
隨著醫療體制衛生改革的不斷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建設也迎來新的發展方向,這將使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產生較高的要求。該文主要從內部控制的內涵、目標、要素、意義等方面出發,結合現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內部控制時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改進措施,以確?;鶎俞t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能夠有效落實。
1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在衛生系統下進行財政撥款的單位,其可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措施、衛生管理等工作。在財會[2012]21號文和財會[2015]24號文出臺之后,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相應的要求,要求其進行內部控制。
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需要制定內部控制相應的標準與規定,并執行相應的制度,從而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防范。通過對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使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內部控制能夠有效開展,避免出現違規的行為,財產和物質也能發揮出真正的效能,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水平也將得到明顯提升,使得其能夠履行相關職責[1]。
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應該與控制機制、風險評估體系相結合,從而設置內部控制機制,建立評價和監督制度,這樣能夠更好地開展內部控制工作。
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內部控制,不僅使其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同時可能獲得更加準確的材料及經營目標。就目前的發展形勢而言,為了保證醫療經營的效率、效果及經濟性,應改進醫院的內部環境,建立并完善評估機制,加強風險管理,對基層醫療進行控制與監督。但就目前而言,存在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問題,若是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2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問題
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而言,進行內部控制會使其業務運轉更加順利,但是就目前的內部控制而言,其仍存在一些問題,阻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基于此,該文主要對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期能夠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1)人員素質低,內部制度不健全。
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通常都是由財務部門主導的。但是現今財務部門的領導通常都并非財務出身,這就使其對財務的知識理解教少,從而使得對財務人員的重視程度不夠。而現今普遍存在財務部門就是做賬部門的認知,此認知是錯誤的,而由于這樣錯誤的認知使得部分財務人員為兼職人員,該單位未對其進行培訓,從而使其工作缺乏規范。而現今單位也存在輕后勤重業務人員的情況,這樣會使得財務人員在工作時缺乏一定的主動性。而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財務控制的時候,通常常務人員都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在工作時并未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以及按照相關標準執行,這樣會使得內部控制不系統、不健全[2]。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基層醫療衛生部門可獲得不同程度的政府補貼,而資金屬于無償使用,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對經費的控制較為困難,以至于出現浪費的情況,同時會計信息問題也不斷出現。而隨著這些問題的不斷出現,充分說明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經濟活動中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不到位,主要是由于單位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制定的時候都是為了完成上級部門的要求,機械搬抄國家的政策,并未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制度,只流于形式,從而使得單位無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有效控制。
(3)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基層醫療衛生部門主要是面向基層服務的,而其的管理模式通常是“家長式”管理,這就會使得在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人員的控制意識較為薄弱。在這種意識的影響下,會導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組織結構不健全、不科學,缺少“一把手”的操控。有些單位雖然進行內部控制,但往往由于控制力度不夠,對工作流程把握不夠準確,極有可能會使得具體工作上存在漏洞,從而極有可能會出現貪污腐敗、徇私舞弊的情況出現,這樣就會導致國家資金的流失。
3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為了基層衛生機構能夠向著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應對其加強內部控制管理,該文對加強措施進行分析如下。
(1)加強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通常,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財務人員都屬于牽頭部門,所以對于財務部門人員而言,應不斷進行學習,不僅應學習財務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應熟知國家的各項方針,其中可包括資產管理、預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以及學習風險管理,從而使得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明顯提高,對風險應對策略不斷進行學習,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業務活動和經濟活動的流程[3]。
(2)構建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為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醫院應該建立內部控制的管理機構,以及擁有良好的控制環境。在進行資產管理、藥品采購及工程建設的時候都設有相應的職權,而在進行建筑工程研究、醫療設備采購、重大項目職務等方面工作的時候應該避險,需要財務、會計、內部審計等部門共同進行審核,而這些部門在進行審核的時候也應具有明確的分工,使得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3)提高內部控制意識,加深理解。
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而言,若想提高內部控制管理,則應對內部控制意識加深理解,所以首先領導需要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意義,以身作則,帶領員工學習內部控制知識,正確認識內部控制對單位帶來的效果和效益。相關負責人應主持內部控制會議,成立內部控制小組,其主要負責日常的控制工作。對于內部控制小組而言,其應思想統一,并提高對內部控制的認知,認真學習內部控制的相關工作,根據該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宣傳,使得內部控制的影響力有效提高,同時也營造出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4]。
(4)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進行內部控制時需要對內部控制工作進行自我評價,一年不少于一次,從而保證內部控制的合法性、全面性、重要性等方面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在此基礎上總結評價結果并形成報告,從而為內部控制工作提供理論依據,指明其中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整改。在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的時候,可以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調整,從而使內部控制工作從“立規矩”轉變為“見成效”。
4 ?結語
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清楚管理流程,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并推行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并通過運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及經濟手段等,使內部控制的質量不斷增強,從而保證內部控制能夠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 李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納稅,2019(28):235-236.
[2] 周禮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納稅,2019,13(6):207-208.
[3] 張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納稅,2018,12(27):210-211.
[4] 常小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控制的現狀及改進措施[J].經貿實踐,2018(2):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