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英
【摘 要】 小學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很重要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學好別的課程的重要基礎。這個階段也是小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加強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其中小學生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它對小學生將來的發展影響非常大。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堅持生本教育理念,可以使得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得到提升,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 生本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新課改在日益推進,同時為了適應新課程理念的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學理念。小學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想在作文教學過程當中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運用生本教育理念,這樣就會使得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 學生寫作興趣沒有得到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語文老師如果想要使得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就要啟發小學生的寫作激情。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老師都處于追求個性化的教育階段當中,并沒有注重小學生寫作興致的培養,導致了他們的寫作水平低下的狀況。
2. 以讀促寫沒有充分采用
新課改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得到了很多老師的認可。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能夠使得小學生的語感得到加強,同時能夠使得他們的語言素材更加豐富,還能夠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同時,寫作也能使得他們的閱讀興趣倍增,可以加強他們的閱讀能力。
縱觀我國的教育經驗,很多小學校語文老師并沒有運用“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作文教學模式,這就使得小學生寫作素材缺少,寫作水平也就顯得低下。
3. 缺乏有效的生活引導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需要引領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爭取在生活中找到寫作的素材。老師在學生作文過程當中,沒有重視學生的社會參與度,這樣就不利于學生從生活中找到寫作的素材,所以,他們的作文沒有生活氣息。
二、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1. 激發作文興致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老師就要調動小學生的寫作興致,在教學過程當中生本教育理念就能夠調動學生們寫作的熱情。例如,老師在作文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對學生的作文加以認真評改,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且能夠對學生加以鼓勵,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擁有寫好作文的信心,然后對作文擁有寫作動機。
2. 以讀促寫方法
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可以依據生本教育理念,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得以確立,為學生講述作文的技巧和方法,使得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強化。老師還可以引領學生依據學習的內容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這樣的話,一方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另一方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使得他們的寫作水平得以提升。
3. 加以生活化引領
小學作文教學過程當中,語文老師要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生活引導,這樣就為學生寫作提供了素材,使得他們的寫作水平有所提升。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生活閱歷不多,導致他們的作文語言沒有活力,缺乏生活氣息。基于這種教學現狀,小學語文老師就需要經常帶領學生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像郊游與社會公益活動等。例如:語文老師要想引領學生寫作秋景的習作,就要帶領學生秋游,這樣就為學生在大自然中觀察秋天的景色提供了機會,就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能夠使得他們的寫作水平有所提升,就可以使得生本教育的理念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當中得以充分體現。
4. 學生自改作文
大家都知道,好的作文除了寫,還是建立在改的基礎上的。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當中,語文老師就需要結合生本教育理念指導學生自改作文,這樣就能夠使得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這就需要語文老師為學生傳授必要的作文修改技巧,老師還需要運用鼓勵性的語言來為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這樣就會促使他們在修改作文過程當中使得他們的作文水平有所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老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要運用生本教育理念,幫助學生提供寫作的機會,并能夠幫助他們開闊眼界,讓他們在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實踐當中積累更多的作文寫作素材,這樣就能夠使得他們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都有所提升。鑒于此,小學語文老師就需要在作文教學中運用生本教育理念使得小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體現,這樣就能夠使得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得到提升的過程當中,他們的作文就能比較完善。
參考文獻
[1] 秦秀英,密學鋒.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華夏教師,2018,No.097(13):69-70.
[2] 馬明忠.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探討[J].考試周刊,2018(1):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