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 郝世明 李新忠 李立本
摘 ?要:通過長期探索和實踐,筆者學校應用物理學專業以“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求創新、強素質”的人才培養理念為導向,結合洛陽地區產業發展優勢,強調物理學在材料和光電信息技術領域的應用,形成了數理基礎扎實,實踐創新能力較強和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學生培養特色,并建立激發興趣、加強實踐和進入科研為一體的全程創新培養模式。在教學改革、培養模式、學生培養質量與招生就業以及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應用物理學 ?專業建設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121-02
在社會和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物理教育雖面臨著新的機遇,但應用物理學專業發展現狀和學生就業令人堪憂。原因分析如下:(1)該專業的人才就業面雖廣,但并不專一,例如雖然對材料和電子類課程有一定的學習,但對比材料和電子專業的學生又學得太淺。(2)物理學科本身難度大,教師難教、學生怕物理、學習被動等局面。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必須建設專業特色和改進人才培養機制。
1 ?應用物理學專業建設及專業特色
(1)依托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結合洛陽市“軍民融合”和“硅光伏產業基地”兩大得天獨厚的區域發展優勢,該專業以此為契機,充分利用學校工科背景資源,確定該專業將以物理學科為基礎,開設新材料和光電信息技術兩個專業模塊。在引進師資和購買設備的選擇等方面都以此為依據。(2)建立激發興趣、加強實踐和進入科研為一體的全程創新培養模式。具體實施過程:第一學期:以“魔術中的物理”為切入、以“趣味物理沙龍”為載體,把抽象的物理學原理融入有趣的實驗中,使原本枯燥、難以理解的物理課變得生動有趣。為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物理框架奠定條件。第二、三學期:依靠大學生創新實踐平臺,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和科技創新活動,鼓勵學生參加機器人、數學建模和“挑戰杯”等競賽。第四至第八學期:開放科研實驗室,鼓勵學生進入實驗室,選擇合適的科研團隊,參與科研。
2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具體措施
2.1 積極推進教學改革
(1)2017年重新制定了新的培養方案,明確專業方向,加大應用與實踐環節,引入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完善實踐課程體系,使得人才培養方案更加體現本專業“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求創新、強素質”的人才培養理念,側重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2)制定政策和加大經費投入,升級與完善省級和校級精品課程《大學物理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大學物理精品課程》《大學物理精品資源共享課》《原子物理學》等4門物理類課程,并逐步推進帶動其他應用物理學專業核心課程的建設。
(3)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①定期舉辦青年教師理論和實驗課堂教學比賽。②專業核心課程需講授學科前沿知識和最新科研成果。初步選定《量子力學》《電動力學》《原子物理學》和《材料制備與性能》4門課作為試點,以后逐步推廣。③打造“魔術中的物理”教學方法改革的典范,作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踐行者已被《中國教育報》《大河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轉載。
2.2 實現分層次培養
對《電磁學》《熱學》《量子力學》和《固體物理》等專業重要的主干課程首次實現分層次教學。一個課堂是針對將來考研的同學,課堂注重扎實的理論知識,多增加靈活多變的習題和解題思路,以求在較大量的訓練中適應未來研究生考試,并在選修課中增加《量子力學研究》《固體物理研究》《綜合物理》等課程,使學生打下堅實的物理基礎功底。
2.3 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建設科研創新平臺。實行本科生導師制,調動應用物理學專業全體教師的積極性,投入到本科生培養與引導工作中。光電設計大學生創新實踐平臺投入使用。調動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在全國機器人比賽、挑戰杯和數學建模等競賽中獲獎,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努力開花結果,堅定信心,提高興趣。建設“魔術物理實驗室”,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對實驗裝置進行改良,做出神奇的實驗給同學們帶來了直接的視覺、聽覺和觸覺感受,令大家過目不忘。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獲得樂趣,增強了信心,掌握了知識,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3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實施效果
3.1 應用物理學專業建設效果
(1)學生就業率和畢業生就業質量有效提升。畢業生就業率從2013年的49%提高到2016年的83.64%。考研率平均在30%左右。該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由2013年高出二本錄取線44分逐步提升到2019年高出省控一本線42分。學生對母校的反饋和就業單位的評價良好。有力地支撐了該校“河南公眾最滿意的十佳本科院校”稱號。
(2)社會聲譽顯著提高。由該專業打造的“魔術中的物理”課堂教學改革品牌,被國內主流媒體相繼報道。“魔術中的物理”已成為國內教學方法改革的典范,作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踐行者被《中國教育報》《大河報》等多家媒體報道轉載。
3.2 建立了四大平臺
(1)建立分層次教學平臺。能針對學生需求,找到更有利于學生的教學模式。
(2)建立考研平臺。指定5名考研指導教師信息和指導教師輔導科目,在考研主要課程方面為學生搜集信息、指導學習,為學生提供考研最大幫助。
(3)建立就業平臺。發動教師走出去,積極為學生尋找就業機會,多與企業聯系,推薦學生,增加就業率。
(4)建立大學生創新平臺,開展物理競賽和創新競賽,開拓學生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推進優良學風的形成。
3.3 成果顯著,合作共贏的師生關系得到良性循環
教學方面:立項研究課題2項,發表了多篇相關研究論文,這些課題直接來源于教學實踐,研究成果又直接應用于教學中,促進了教師教學、科研水平的互動提高。本專業教師主持的教研項目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講課比賽方面:獲得“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南賽區特等獎1次,全國三等獎1次;有3人獲河南省高校青年教師比賽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學生創新實踐方面:近4年,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及以上競賽獲獎等顯著提高,其中獲得美國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學生,例如:2015級畢業的學生中有4名學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論文。其中1名同學被保送北京師范大學直博。
4 ?結語
該文總結了河南科技大學應用物理學專業近年來的發展與成長,該專業通過長期探索和實踐,結合洛陽地區產業發展優勢,建立了明確的專業方向:物理學在材料和光電信息技術領域的應用。形成了數理基礎扎實,實踐創新能力較強和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學生培養模式,并建立激發興趣、加強實踐和進入科研為一體的全程創新培養特色。總結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具體措施,并在應用物理學專業建設、建立了四大平臺、合作共贏的師生關系得到良性循環等方面成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王新軍,賀夢冬,羅建花.新形勢下應用物理學專業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7):57-58.
[2] 林德華,王新強,李芳昱.應用物理專業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7(5):149-150.
[3] 周麗霞,王殿生,門福殿,等.應用物理學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11,95(1):7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