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玉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人才和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重任。近些年,國家尤其強調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響應國家的號召,發揮自己的優勢,轉變學生的思想,融入創新創業的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模式、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進一步促進高校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高校 ?創新創業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223-02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越來越需要創新創業型人才。創新創業是指在品牌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各方面或某一方面具有創新的創業活動。創新創業與傳統的創業不同,創新創業的基礎在于創新,創新創業的目的在于創業。而傳統的創業只在于創業,利用創業謀取利潤。而只有創新,才能推陳出新,才能推動當下社會的進步。也只有創新創業,才能推動創業的發展,才能使創業真正站穩腳跟。為了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國家對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高校也開設了創新創業的課程教學。但是,高校學生選擇創新創業的仍舊寥寥無幾,創新創業成功的更是屈指可數,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況堪憂。
1 ?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條件和實況
1.1 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條件
國家提供優惠政策。國家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施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一方面是為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優惠政策主要包括: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可享受3年稅收免減;在校期間創業的學生可領取《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離校后創業的大學生可憑借畢業證書申請《就業失業登記證》,以此作為享受優惠的憑證。
學校開設創新創業的課程教育。為了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絕大部分高校都有設置創新創業的課程,僅供學生們學習。學生通過創新創業課程,可以了解國家關于創新創業的優惠政策,可以學習創新創業的相關理論知識,可以了解很多創新創業的成功案列,從而激發學生創業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創新創業的知識和技能。
1.2 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況
雖然國家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學校也開設了創新創業的課程教學,還設立有相關部門可供學生們咨詢,但還是僅有少數學生選擇創新創業。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仍舊選擇就業,即便是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生,也因為各種現實問題的思考而最終放棄了創新創業。
2 ?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實況堪憂的主要原因
2.1 學生思想傳統
絕大多數學生都還是傳統思想。創新創業不僅需要新維度、技術,還需要資金、人脈和資源等。對于在校的大學生或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這些都是欠缺的。而創新創業有風險,對于在校的大學生或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創新創業的風險他們難以承擔,且需要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會選擇就業,就業意味著穩定的收入,不用承擔創新創業失利的風險。絕大部分家長也只想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每月有固定的收入,過著安穩的生活。因此,很多家長對想要創新創業的大學生持反對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創新創業型人才的發展。
2.2 創新創業成功的實例較少
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的案列偏少,這是不爭的事實。這一事實,一方面說明在校大學生或畢業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創新創業者意味著是社會的先行者,是沒有經驗可以遵循的,需要自己去摸索、去實踐,因此具有很大的風險。而且,對于在校大學生或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來說,創新創業所需要的資金、技術、人脈等資源,都是他們所稀缺的;另一方面也讓想要創新創業的大學生望而卻步。正因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的案例較少,才更加加深了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擔憂。
2.3 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質量較低
(1)課程流于形式。很多高校雖然設置有創新創業課程,但是很多都流于形式,學校、教師和學生都不夠重視。學校疏于管理,人力物力投入不夠;教師不專業,沒有配備專業的任課教師。還有很多教師不備課,不認真教學;學生上課遲到或者逃課,不認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2)教學模式單一。絕大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課堂仍舊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基本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雖然當下很多高校都實行多媒體授課,但是換湯不換藥,仍然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課堂上教師滔滔不絕,學生們昏昏欲睡。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極少,教師對于學生也疏于管理,對于上課玩手機或者干其他不相干事情的學生置之不理。
3 ?思想政治教育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促進作用
3.1 培養高素質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都是為了培養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等人才,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側重于學生思想和素質的提升,而創新創業教育更側重于學生思維和能力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的是學生的“軟件”,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的是學生的“硬件”,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培養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
3.2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注重豐富工作開展的形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是一項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學習任務。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對創新創業的學習和實踐。
4 ?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
4.1 轉變學生的傳統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創新創業教育的思維去開展教學,轉變學生的傳統思想。創新創業教育固然想要引領大學生去了解創新創業,甚至是去從事創新創業。但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是提升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尤其是創新思維,從而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夠更好地應對。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以提升大學生的思想而開展工作,努力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和方針、關心民生大計,爭取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要幫助大學生轉變傳統思想,打開自己的眼界,意識到創新對于國家、民族、社會和個人的重要性,認識到創新創業的發展前景和相關利弊,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創新創業。
4.2 融入創新創業的課程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融入創新創業的相關內容。當下的創新創業的理念和方法大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如果直接復制粘貼西方的方式方法,很容易引起水土不服的癥狀。因此,我們需要引進國外的優秀文化成果,但同時我們也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性地吸取適應于自己需要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在借鑒的基礎上,努力創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創新創業。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穿插創新創業的內容。比如,適當插入一些大學生或者普通人創新創業成功的案例,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還能夠激發學生們對創新創業的興趣和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某些內容從創新創業的角度出發去解讀,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們對創新創業的認識。
4.3 創新教學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要創新工作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傳統課堂的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當下高校基本都是多媒體教學,但是絕大多數教師都僅僅局限于PPT教學。課堂上教師播放PPT,并結合PPT加以講解,其本質上還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從優化工作方式入手,要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提問、多討論、多思考、多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和學生要多互動,引導學生探究各種問題,解放學生的思想,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4.4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教學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創新創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樣,都注重對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在實際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多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例如:開展福利院志愿者活動、三下鄉社會實踐調研活動、進社區實踐活動等,這些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大學生在走近社會、了解社會,從而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幫助大學們認清社會和各行各業的發展現狀。此外,學校還可以提供學生創新創業的平臺,定期舉辦一些與創新創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比賽,以比賽競爭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力。對參賽獲獎的項目,學校還可以幫助其進行一定的宣傳和推廣,從而吸引投資方。
總而言之,就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式來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大,國家鼓勵創新創業,給創新創業的人才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有一些學生會嘗試創新創業。但是,由于創新創業本身存在一定的難度和風險,再加上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傳統思想,導致很多大學生望而卻步。因此,高校要注重創新創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將二者結合起來,使學生轉變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進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從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春蘭.高校創新創業視閾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15):3-4.
[2] 唐麗坤.創新創業視閾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智庫時代,2018(31):32-33.
[3] 冷松,肖敏,溫慧婷.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J].高等教育發展研究,2015(1):53-55.
[4] 楊兆宇.高校創新創業視閾下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5):7-9.
[5] 王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社會熱點問題的價值探討[J].科技風,2018(12):243-244.
[6] 張玉.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D].渤海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