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英
摘??? 要: 高校離退休黨支部,是黨聯系離退休老同志的橋梁和紐帶,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退休黨支部的建設質量,關乎高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因此,要不斷探索如何提高新時代高校離退休黨支部建設質量。
關鍵詞: 新時代??? 離退休黨支部??? 建設質量
黨支部是黨最基本的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擔負著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斗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支部建設,中共中央于2018年印發《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再次釋放出推動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信號。
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明確規定,離退休干部職工黨支部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根據黨員實際情況,組織參加學習,開展黨的組織生活,聽取意見建議,引導他們結合自身實際發揮作用。高校離退休黨支部作為黨聯系離退休老同志的橋梁和紐帶,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保證離退休黨員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發揮離退休黨員作用,維護高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探索如何深入持久地做好高校離退休黨支部建設意義深遠。
一、一些高校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黨員組織管理難度大。
高校離退休黨員數量多,人員構成差別迥異,表現在年齡跨度大、文化水平參差不齊、關注側重點有別、需求多元化、思想觀念不一、黨性修養水平不一致,且體弱多病者、行動不便者居多。
(二)黨支部領導班子配備難度大。
班子成員年齡偏大。黨員中75歲以上的人員占比大,身體、精力、理論水平更新有限,無法勝任支部工作;相對年輕、身體較好、威望較高、有黨務工作經驗的黨員大多在學校承擔工作任務或在校外從事工作,異地定居或候鳥式居住。
班子可選人員不多。總體上,離退休黨員仍然為家庭和諧、社會建設做貢獻,分身乏術。有人忙于扶持子女、陪伴老人,置身于家務當中;不少人退而不休,忙于承擔教學督導、特聘高管或教授、到企業從事研發等工作。
(三)黨支部開展活動缺乏靈活性。
雖然各離退休黨支部能夠確保政治學習常態化、規范化,但大部分離退休黨支部滿足于以往陳舊的活動方式,開展黨建活動內容單調、形式簡單,停留在讀報紙、念文件的層面,組織生活空洞乏味,造成組織活動對黨員缺乏吸引力,黨建活動效果不理想。。
(四)部分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積極性不高。
離退休黨員分布在全國各地,流動性大,加上部分離退休黨員年齡偏大,行動不便,參加集中學習確實有困難,導致黨支部組織生活參與度不高;少數離退休黨員退休后放松自身的政治學習,思想覺悟逐漸淡化,組織紀律觀念逐漸淡薄,參加組織生活主動性、積極性不足;離退休黨支部對每一位困難黨員的思想、生活狀況尚未做到精準掌握,人文關懷不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些黨員對黨支部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二、新時代創新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建工作要求,充分發揮黨支部在黨建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增強黨支部的組織力和凝聚力,高校離退休黨委在繼承發揚離退休黨建優良傳統、深化離退休黨建品牌的同時,要不斷開拓創新,通過豐富黨支部活動載體,讓老黨員的組織生活從傳統形式向多樣化、現代化轉變,為離退休黨支部建設注入新活力。
(一)健全離退休黨建機制,優化黨支部結構。
1.選好配強黨支部班子。
進一步選好配強黨支部領導班子是離退休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黨支部是否堅強有力,是否履行職責,是否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跟支部書記的能力和水平高低關系密切。在現有條件下,高校離退休部門要有意識地在相對年輕的老黨員中物色人選,做好思想工作,有目的地分配適當的工作任務進行鍛煉和培養。
2.加強離退休黨建工作隊伍建設。
離退休工作承擔著黨中央、省委和學校黨委關心愛護離退休老同志的重要任務,在黨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離退休工作者要時刻銘記全心全意為老服務的初心,錘煉精準務實的工作作風,把每一項為老服務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針對離退休黨員高齡化、支部開展工作困難加大的情況,建立“在職黨支部幫扶離退休黨支部制度”和“在職黨員聯絡員制度”。兩項制度受到黨支部的贊同和歡迎,也能切實解決老黨員最現實的困難。
3.擴大離退休黨支部覆蓋面。
著力送學上門,嘗試設置黨小組,努力實現黨支部活動在離退休黨員中的全覆蓋。
4.加強高校離退休黨建調研交流。
組織考察調研,到兄弟院校離退休黨支部借鑒經驗,啟發思路,交流支部工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而進一步推進黨支部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發展。
5.加強離退休黨建經費保障。
每月為離退休支部書記及委員發放定額工作補貼,保證離退休黨員所繳黨費全額返撥用于離退休黨支部開展各類黨建活動。
(二)創新黨建載體,增添黨支部活力。
1.加強離退休黨支部陣地資源建設。
保證離退休黨支部開展“三會一課”有環境優良的固定場所,為離退休黨支部學習園地提供豐富的黨建學習資源,開通WiFi,安裝投影機,方便離退休黨員群眾無紙化閱讀,讓老黨員感覺組織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生動直觀。組織生活可以通過大屏幕利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充電、可以觀看紅色經典電影,必然會吸引更多的離退休老黨員前來參加。
2.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黨建宣傳陣地。
及時推送微信公眾號、精心策劃設計養老文化墻,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宣傳陣地,向離退休黨員群眾及時傳達黨和政府及學校黨政領導對老同志的深切關懷,大力宣傳離退休老同志為黨和人民事業增添正能量活動的豐富成果及先進事跡,潛移默化地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作用。
3.建立日常關愛機制,增強黨支部凝聚力。
黨支部為行動不便、不能參加集中學習的高齡、身體欠佳的老黨員提供“送學上門”服務,把學習材料送到老黨員手中。同時,各離退休黨支部執行走訪慰問困難黨員群眾制度,對高齡、空巢、獨居、重病、失能、失獨、家庭負擔重的離退休老同志加以特別關注,離退休部門負責人、支部書記及委員定期看望慰問困難離退休老同志,讓離退休黨組織成為離退休群體的“主心骨”,將黨的關懷和溫暖及時送到老人的心坎上,將黨組織生活開展得更加生動實效、充滿情懷、接地氣。
4.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
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通過參觀考察、體驗學習、慰問探訪、開展志愿服務、微黨課等多種形式開展內容新穎、主題鮮明的特色黨日活動,引導離退休老黨員用實際行動把黨員的身份亮起來,跟上時代步伐,過充實的、有尊嚴的幸福晚年。除了離退休黨總支組織全體離退休黨員集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外,還鼓勵有條件的支部聯合開展黨日活動,并給予充分的經費支持。
(三)以人為本,用心用情精準服務離退休黨員群眾。
1.精準掌握離退休老同志基本信息。
完成全校離退休干部職工基本信息采集及錄入工作,全面掌握老同志的個人最新信息。同時,規范老同志信息動態管理,首先要求離退休教職工本人及家屬子女養成主動向離退休部門溝通近況的意識,尤其是發生重病、前往異地生活等事項要及時向單位報告。同時,尋找身體好、精力充沛、有愛心、有熱心、有誠心、群眾基礎好的老同志,將其發展為信息通訊員,及時向單位通報身邊老同志思想、身體、生活動態。
2.針對離退休老同志身體、居住情況,分類開展活動。
對于身體健康、適合外出的老同志,組織各類參觀考察、休閑娛樂活動;對于高齡、空巢、獨居、失能、失獨、生病、行動不便的老同志進行入戶慰問,確保溫暖最弱勢老年群體的心,增強學校老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對于長居異地、候鳥式居住老同志,密切聯系,提供各類咨詢服務,定期赴異地慰問。
3.利用信息化手段為老同志開展精準服務。
(1)舉辦智能手機培訓班,幫助老同志成為網絡達人,離退休部門要聯合學生社團圍繞微信使用、退休工資查詢、社保卡個人賬戶余額查詢、APP下載、醫院APP掛號、網購、網絡訂票等,為老同志開展智能手機使用培訓,幫助老同志學會如何利用智能手機為生活提供極大便利。
(2)提升離退休黨建信息化水平。
通過離退休服務微信群為老同志提供各類咨詢服務、及時掌握離退休群體思想動態。同時,老黨員尤其是異地居住的老黨員可以通過網絡與黨組織保持密切聯系,能夠及時參與黨支部組織生活,老黨員之間也可以通過微信聯絡感情,交流思想、身體、生活近況,互祝彼此生活得安心、靜心、舒心,從而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開展網絡金融詐騙知識宣傳。互聯網時代,老同志需要加強網絡知識普及,同時需要做好網絡安全教育和意識形態教育,增強網絡安全、文明上網意識,通過捍衛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維護好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
總之,高校要不斷加強離退休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把離退休黨支部班子搭好,把離退休基層黨組織設置好,把離退休黨員隊伍帶好,把離退休黨建活動開展好,引導離退休干部黨員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充分發揮離退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離退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離退休黨員群眾維護穩定和諧、為建設美好未來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孫桂琴.開創新時期高校離退休教職工黨支部建設新局面的幾點構想[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S1).
[2]瞿海燕.高校離退休干部活動載體建設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0).
[3]晉明芝.關于加強國有企業離退休群體黨建工作的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1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