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龍
摘??? 要: 本文對原聲英文電影在高職非英語專業聽力教學中的適用性進行實證研究,說明電影聽力課堂方案存在優化空間,同時證明僅依靠電影內容的吸引力與測試壓力不足以提高高職學習者的聽力練習動機水平,需要更完善的措施引導學習者課下培養英語聽力能力。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高職聽力教學??? 英文電影
1.導言
高職教育在中國高等教育中占據重要位置,英語應用能力也被公認為高職學習者就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而聽力在語言能力中占據重要位置,但聽力教學現狀并不理想。目前,高職英語聽力課堂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統編教材中的聽力語料。內容一般稍顯陳舊,同時缺乏趣味性。近年來,英文原聲電影以真實性、生動性與攜帶的跨文化交際知識越來越多地獲得英語教師的關注。根據筆者近五年來對所教授高職學習者的教學觀察,喜愛原聲英文電影,尤其是動畫作品的學習者估計在80%以上。找到英文電影與高職英語課堂的有效切入方法,能促進高職英語聽力教學。
2.研究現狀
有關電影對于聽力教學的作用,國內外學者均有論述。Arthur(1999)研究指出聽看結合的聽力訓練比單純使用音頻可使學習者更快提高。王守元、苗興偉(2003)提出在聽力教學中視聽結合對視覺型、聽覺型、感受型學習者均有宜。
實證研究方面,付美艷(2010)對電影在高職課堂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模式進行了探索。付美艷提出的模式包括語言障礙排除、完整播放、每句話反復播放直至理解、全文聽寫、完成教師設置的系列問題。
胡素芬(2004)以克拉申輸入假設、情感過濾假設、語境理論、語言交際教學論、學習者學習動機理論為依托,在華中農業大學所任教班級進行英文電影用于聽說教學的小規模試驗。相較對照班,實驗班聽力成績有顯著提高。遺憾的是胡未能有力證明取得成績與英文電影運用間存在顯著正相關。但問卷調查數據顯示,部分受試教師和學習者支持這一措施,認為比起教材聽力,電影聽力練習更能激發學習動機,降低焦慮度,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有所提升。胡得出初步結論為在英語聽說課中,相比較《新編大學英語》中的聽力材料,影視資料優勢明顯。
夏雅君(2007)采取理論和實證結合方式,研究了英文電影對于高專非英語專業學習者聽力提高作用的試驗,探索適合高職高專英語學習者的聽力教學模式。該研究以建構主義理論,克拉申的輸入輸出假設,情感過濾假設,動機理論和圖式理論為基礎,依托問卷調查數據,向校方申請“英文電影欣賞”選修課,進行歷時3個月的教學實驗。但測試結果不能說明英文電影在提高學習者聽力水準方面的優越性。夏雅君認為課時不充足、影片選材困難、測試選題不恰當、缺乏專門教材、課堂組織不力導致實驗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同時提出一些建設性建議,包括課前應了解學習者聽力水準,選擇合適教材,加強英語教師的技術培訓。夏雅君的報告為英文電影用于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學習者聽力提高提供了珍貴的教學數據。但該研究依舊沒有涉及大班公共英語必修課課堂聽力教學。
張臻(2008)在本科層面對自己任教班級進行引入英文電影實驗。歷時兩年,并得出效果顯著的結論。但論文缺乏整體研究設計描述,似乎沒有對照班數據支撐,難以證明電影相較于傳統方法教學的優越性。
筆者進一步在中國知網文獻檢索系統中鍵入“大學英語教學”與“英文電影”進行檢索,時間跨度2008年至2012年,共有272條記錄。其中在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找到3條記錄;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找到269條。在272篇論文中,按內容分類,159篇論文涉及英文電影對于英語綜合能力的幫助;66篇論文探討英文電影對于大學生聽說能力的促進作用;3篇論述電影字幕對閱讀教學的幫助;5篇研究英文電影如何提升大學生學習策略水平,尤其是元認知策略;18篇專門針對電影與跨文化交際的關聯;8篇涉及電影的美學鑒賞,5篇分析電影切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方法;3篇為本領域的文獻綜述;2篇分析英文電影與禁忌語教學;1篇談英文電影欣賞的師資培訓;1篇探討英文電影教材建設;1篇涉及生態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記錄中,261篇為思辨類論文,而涉及英文電影與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間關聯的論文只有3篇;其中涉及實證研究的有11篇。從以上文獻梳理不難發現,英文電影的相關應用研究目前匱乏,有關英文電影有效切入高職高專英語聽力教學的研究更是鳳毛麟角。筆者在過去5年連續對教授班級的學習者進行有關英文電影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無論是文科類專業還是理工類專業的受試者均對英文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顯示出極高的認同。在理論上,英文電影對學習者的聽說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到目前筆者還沒有發現有關英文電影有效融入高職高專聽力課堂的研究報告。
3.研究設計
3.1研究問題
本研究擬回答以下研究問題:(1)原聲英文電影是否能有效提高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習者的聽力詞匯量與聽力水平?(2)被試在整體上是否能接受電影聽力課堂模式?(3)在原聲英文電影與高職英語聽力教學對接過程中有哪些障礙?產生的原因又是什么?(4)本實驗對于高職非英語專業聽力教學有什么啟示?
3.2研究框架
該影片總長89分鐘。考慮到研究周期和高職學習者的可能接受程度,筆者設定每次處理的視頻長度為5分鐘左右。在胡素芬(2004)的電影課堂實驗的基礎上,筆者準備了兩套實施方案。
方案一:首先整體播放該片段;接著精聽每一個場景中的每一句話。一句一停,以每句話的句長、語速、語法深度為標準確定活動。如果該句子長度、語速和詞匯難度合適,教師引導全班復述,如果要求較高,則由教師直接展示該句。一個場景中每一句話均處理結束后,再整體播放該場景。所有場景結束后,整體欣賞該片段(為增強聽力練習效果,本次播放前關閉投影儀)。
方案二:以說話者每次的轉換為節點,將處理片段按話輪切分。以話輪為處理單位,每個話輪播放兩遍,第一遍學習者盡力理解;接著教師展示該話輪臺詞并簡要講解;在學習者基本理解的基礎上播放第二遍,學習者盡量跟讀。如此處理完全部話輪后關閉投影儀,在無畫面和中文字幕的影響下聽第三遍。
筆者計劃在電影聽力第一次課和第二次課上分別實驗上述兩套方案,在第二次電影聽力課上隨堂進行問卷調查,檢測被試對于兩種方案的接受程度,確定最終課堂方案。為盡量增強課堂效果,課前下發臺詞中譯稿、臺詞音頻材料。教師事先告知即將處理的電影片段,方便學習者課前進行自主學習。為更好地促使學習者課下準備,筆者把部分電影臺詞的掌握情況與英語學期總評掛鉤(在總評中占20%的分值)。
4.研究的實施
筆者在所教授的文科類新生班中隨機挑選了一個合堂班作為實驗班,共68人。在英語第一次課上隨堂進行了聽力測試與聽力詞匯量前測。通過電影聽力第一次課和第二次課對兩套方案的實驗和隨堂效果調查,最終確定第一套方案為隨后的課堂方案。在學期末隨堂進行了聽力測試與聽力詞匯量后測及英文原聲電影聽力課堂效果問卷調查。為保證測試信度,所有試卷的閱卷、錄入和數據統計工作及問卷數據的整理和錄入由筆者一人完成。數據統計由SPSS統計軟件完成。為及時監測實驗中可能出現的障礙,筆者組織了20人次的一對一半開放性訪談。訪談問題主要涉及對聽力內容的理解程度與課下的聽力練習情況。為保證數據的準確度,訪談為非正式,并在受訪對象不知情的狀況下錄音,然后由筆者整理。
5.研究數據結果與分析
5.1對于聽力詞匯量與聽力的影響
在聽力前測中,實驗班的平均分為0.7分(滿分為5分),聽力分數的標準差為0.96;在聽力詞匯前測中,平均分為3.6分(滿分為50分),該分數段的標準差為2.1。聽力后測中,平均分為0.5分,該分數段標準差0.83;在聽力詞匯后測中,平均分為5.6分,該分數段的標準差為2.73。從所列舉數據可以看出,被試的整體聽力詞匯量有了明顯的增長。但在輔助的聽力測量中,平均分出現下滑,聽力詞匯與聽力呈現負相關。對于這一實驗結果,一種可能是聽力不一定隨著聽力詞匯量的增加而自然提高,要更有效地提高聽力,還需進一步明確提高聽力所需的各種因素并找出相對應的改善策略。另一種可能是聽力試題要求大大超出被試的聽力水準,被試的聽力即使有所進步,也無法測出。要得到準確的答案,需要進一步的課堂實驗。
6.對于高職聽力教學的啟示
盡管筆者設計了兩套電影聽力課堂活動實施方案,并依據課堂演示后的調查結果選定實施方案,仍有41%的受試在實驗結束后表示對于該方案不太滿意或很不滿意。根據實施期間的課堂觀察數據,原因之一是受試在觀看完計劃的視頻片段后,強烈希望了解接下來的故事情節。印證了龍千紅(2003)的研究發現。龍千紅(2003)在一項針對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三個教學班的調查中發現全體學生都對英文電影興趣濃厚,而80%的學生感興趣的主體是電影情節而不是語言。雖然每次筆者都能把受試的情緒壓住,但這種不能得到滿足的心理很可能影響接下來的一系列聽力活動。而實時情感對于聽力培養有所影響。筆者制定的每次播放5分鐘片段,而放棄一次播放全部電影視頻,爾后再分段精聽的初衷是擔心破壞后續課堂的新鮮感。但從實際效果看來,此方案值得商榷。
7.結語
本研究結果表明,原聲英文電影在高職非英語專業的聽力教學中有廣闊的應用空間。雖然在本實驗中受試的聽力成績出現下滑,但聽力詞匯量的增加十分明顯。接近60%的被試對課堂與效果的認同說明他們在整體上基本接受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的障礙主要有:(1)跟讀環節執行障礙;(2)對材料陌生導致聽力理解障礙;(3)無法馬上獲得后續信息形成的聽力情感障礙。這些障礙的成因源自設計方案自身的缺陷和對學習者課堂學習風格缺乏深刻的認知。本研究對于后續的電影聽力教學的啟示在于為進一步優化總體教學方案提供了豐富的案例與具體的思路。
參考文獻:
[1]Arthur, P.. Why Use video? A Teachers Perspective [J]. VSELT, 1999,2( 4).
[2]王守元,苗興偉.英語聽力教學的理論與方法[J].外語電化教學,2003(4).
[3]付美艷.英文電影資料在高職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探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2).
[4]胡素芬.使用影視片對非英語專業學習者進行聽說教學[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
[5]夏雅君.英文電影用于高專聽力教學的探索性實驗及其反思[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6]張臻.英語聽力教學中影視應用實證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7]龍千紅.電影與英語聽力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3(3).
[8]喻愛菊.培訓學員英語詞匯量的調查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1).
[9]馬廣惠.理工科大學生英語詞匯水平研究[J].外語教學,2001(2).
本論文為2019年度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成果,課題編號:SKL-2019-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