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蘭 袁興玲 李小艷 徐冬霞 唐麗娟



【摘要】目的:針對不同患者及患者疾病的不同階段探討一種既能拓寬健康教育路徑,又能節約醫護人力資源;既能覆蓋院內患者及醫護人員、社區居民,又能拓展護理延伸服務;既能解決農村患者及家屬文化程度差異導致的健康教育難點問題,又將深奧的醫學文字及口頭說教,改換為平常百姓喜聞樂見、簡單易懂、具有視聽感官綜合刺激的視頻健康教育模式。使群眾接受和學習、模仿度高,從而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分別就傳統模式下患者對健康教育的知曉率、革新模式后患者對健康教育的知曉率以及患者所期望的健康教育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形成了統一、全面、規范的健康教育范本,提高了健康教育知曉率及患者滿意度。結論:革新后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滿足不同層面患者的需求,拓寬健康教育路徑,節約人力資源,提高健康教育實效。
【關鍵詞】健康教育;模式;革新;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
R39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5-118-01
健康教育是醫院或衛生部門組織的一種護理教育模式,具有目的性和組織性,通過這種教育模式可以有效的改變患者的健康觀念,從而摒棄生活中的不良行為習慣,同時也將一些影響疾病的潛在危險及時消除。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而醫學模式及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護理職能與角色的擴大等都促使健康教育逐漸被列入醫院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成為衡量醫院發展水平的一個標志,我們作為專業人員不僅要從飲食.用藥.起居等綜合方面針對每個患者進行個性化指導,更要運用祖國傳統醫學知識提高人們未病先防的養生觀念。因此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一方面可使病人盡快的熟悉醫院環境并且能更好的配合醫護的診治與康復方案的實施,提高滿意度;另一方面能夠降低疾病的發生、提高人們的生存質量。在許多發達國家對患者健康教育內容和形式的創新已成為臨床護理研究內容之一[1]。本研究旨在針對不同患者及患者疾病的不同階段,制作具有動態感官綜合刺激的健康教育視頻,包括通用知識(入院宣教、出院指導、中藥煎煮知識)、專科知識(高血壓、糖尿病、中風、慢阻肺、術前、術后)、養生保健知識三大體系的健康教育包,為其提供系統性、連續性、個性化的健康教育,以探討健康教育模式革新的應用。
1?現況調查
1.1?調查對象
2016.07.11-2016.08.07期間在我院腦病科、肺病科、心病科、老年病科、外一科、外二科等6個科住院的病人進行了健康教育知曉情況及其所期望的健康教育方式的調查。納入標準:入院≥3天及出院當日的患者;排除標準:失語、失聰、無語言表達能力及急危重癥患者。
1.2?調查內容
自行設計通用性健康教育知曉情況問卷調查表(入院宣教、出院指導、中藥煎煮知識)、專科性健康教育知曉情況問卷調查表(高血壓、糖尿病、中風、慢阻肺、術前、術后)、患者對健康教育的認知及其所期望的健康教育方式問卷調查表,調查表涉及2個維度共30余個子條目(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及現況調查),其中知曉情況分為3個等級,知曉:能夠正確回答或描述全部內容;部分知曉:能夠正確回答或描述部分內容;不知曉:不能夠回答或描述。
1.3?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表由專人發放,先講解問卷調查表中各項問題及填表要求,被調查者了解后逐項填寫,同時排除標準為失聰、急危重癥患者。發出問卷1600份,回收有效問卷16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最后將問卷調查回收表進行統計處理。
2?調查結果與分析
2.1?對患者在傳統模式下健康教育知曉率的調查結果(見表1)
由上表可見,在現有的傳統健康教育模式下,無論在通用知識(入院宣教、出院宣教、中藥煎煮知識)還是在專科知識方面(高血壓、糖尿病、中風、慢阻肺、術前、術后)患者的知曉率均不高,所以健康教育方法極需改善。
2.2?患者對健康教育方式的選擇調查結果(表2)
由上表可見,患者所期望的健康教育方式選擇中,視頻及思維導圖宣教占比相對較高。(注:患者對自己所期望的方式可作多項選擇)
2.3?健康教育現況分析
2.3.1?健康教育體系欠完善
隨著社會信息化,患者及家屬對健康教育要求更全面、更專業,而目前護士的業務素質、專科知識卻與健康教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健康教育內容不全面,不具體。
2.3.2?健康宣教人員能力缺乏
一是學歷層次及理論基礎參差不齊;二是不同人員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溝通能力不一致;三是 人力資源配備不足,護理人員工作、生活壓力大,疲于應付日常工作,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3.3?健康宣教形式單一
2.3.3.1?目前各醫院提供健康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口頭宣教、書面文字宣教等單一的視覺或聽覺教育上,缺乏視聽綜合感官動態刺激,導致患者的接受及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影響預期健康教育效果。
2.3.3.2?無專職人員,健康教育責任落實不到位,導致健康教育實施無連續性。
2.4?健康教育局限性
2.4.1?健康教育內容局限?忽略了患者的主觀需求,缺乏心理護理及藥物不良反應的指導。健康教育不僅僅包含疾病方面的知識了解,更多的是“治未病”的養生理念與方法。
2.4.2?健康教育實施范圍及對象局限?目前絕大部分的醫療機構健康教育僅局限于醫院內醫務人員在進行,并且只針對住院患者,對于一些非住院患者(門診患者及社會各級健康或亞健康人士)未覆蓋。
3?對策
3.1?健康教育工作形成制度化?隨著優質護理和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全面實施,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健康教育作為檢驗整體護理效果、評價護理質量的常用指標,已貫穿到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個環節[2];因此我們在不斷夯實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通過對護理質量的日常督查、出院患者院外關懷工作的抽查等等,再運用品管手法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層別、分析、處置,并優化了質量考核標準.
3.2?健康教育工作設專人管理?形成護理部---大科---科室專人牽頭負責健康教育范本及流程的制作,已將對健康教育實施者的培訓工作及健康教育的效果納入常態化管理,并不定期的考核、總結與改進。
3.3?提供系統性、連續性、個性化的健康宣教
3.3.1?制作健康教育視頻?針對不同患者及患者的不同階段審編、拍攝并形成了入、出院知識、專科知識、養生保健知識三大體系的健康教育包,其中健康教育視頻28個。在原口頭宣教、書面文字宣教等單一的視覺或聽覺教育上,增加視聽綜合感官動態刺激。
3.3.2?制作思維導圖?為宣教人員提供規范統一的宣教提綱
3.3.3?針對住院患者?為每個病區配置健康教育宣教專用電腦,固定專人負責,針對不同患者及患者的不同階段進行針對性強、個性化的健康教育。
3.2.4?對住院患者家屬?集中觀看宣教,宣教結束,專職人員現場進行情景互動及效果評價,對部分未掌握部分進行針對性宣教。
3.2.5?針對門診病人及來院群眾?通過候診大廳LED屏滾動播放,對門診及來院散在人群進行疾病預防、養生保健知識宣教。
3.2.6?針對出院病人及社區人群?通過微信平臺為患者提供住院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4?結果
以視頻健康宣教為主導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宣教媒介及宣教平臺,點面結合,做到共性問題集中宣教,針對不同患者或患者病情進展的不同階段,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的健康宣教,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4.1?實施革新模式后患者對健康教育知曉率的調查(表3)
4.2?實施革新模式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由2016年的85.3%(年平均)提高到2017年的96.8%(年平均)。
4.3?針對我院實施的35個病種中醫護理方案,患者對中醫護理技術操作依從性改善尤為明顯,2016年為72.3%,2017年為97.6%.
4.4?一是大大改善了農村患者及家屬文化程度差異導致的健康教育難點問題 ; 二是大大節約了護理人力資源,有效緩解了現有人力資源配備及二孩政策對護理人力資源帶來的雙重壓力;三是規避了護士在進行口頭健康教育過程中,因年資、職稱、學歷、個人表達、溝通能力等不同而存在講解示范個體差異性及語言欠標準化[3]等問題,且容易出現健康教育內容漏做、忘做等現象;四是提高了護士健康教育、專科護理能力與職業認同感及價值觀。
綜上所述,革新后的模式是將深奧的醫學文字及口頭說教,改換為平常百姓喜聞樂見、簡單易懂、具有視聽感官綜合刺激的視頻。群眾接受和學習、模仿度高,患者滿意度也隨之提升,同時也拓寬健康教育路徑,為其他兄弟醫院提供了可借鑒的、規范的健康教育范本及流程。目前我院已全面運行視頻健康教育模式,在全市范圍內尚屬領先。如何更好的完善、應用和推廣視頻健康教育模式,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路徑還需要不斷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顏巧云.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環節.中華護理雜志.1997.32(4)244-245
[2]?孫洋,馬莉.以職業能力為指導的護理學專業健康教育學教學改革現狀與實踐[J]學園,2015,12-0005-02
[3]?毛艷群,周小寧.多媒體演示引入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病人健康教育的啟示[J]全科護理,2014,11-09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