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錦濤 朱楠 馮偉良 黃泳茵
摘 要:本文通過總結順德美食文化產業發展的現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政策環境等支持力度大,但在研究中發現順德美食文化產業雖然有著比較好的先天優勢,但并沒有合理利用機會進行轉型升級,適應時代的發展,存在菜式名氣較小、傳承斷代等問題。本文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背景,針對順德美食的發展問題,提出創新傳播媒體為方向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 傳統飲食文化? 粵港澳大灣區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5(a)--02
移動互聯網在各個領域都深刻地改變了中國民眾的生活。新媒體背景下自媒體日漸強盛而像報紙等傳統媒體日漸衰弱的情況下,順德作為中國美食的一張名片,在粵港澳大灣區政策逐步落地后,可以通過新媒體拉近與周邊城市的文化距離,探究文化發展的新模式。在加強區域合作、客源支持、政策傾斜、推動具有本土特色的美食文化發展,通過粵港澳這個跳板走出亞洲,走向世界。美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新時代條件下,自媒體網紅經濟和地方美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新型的美食文化傳播體系,也促發人們對新美食文化與新媒體經濟的一場憧憬。
1 順德美食文化的現況和問題分析
1.1 發展情況
(1)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國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追求也隨之提高。民以食為天,食物是現代生活的重要部分,它所代表的不僅是吃飽,更多的是其背后的一種歸屬感。順德,孕育出了濃厚的廣式水鄉文化,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表現出比周邊地區更為豐富的表現形式。也正是由于它豐富而別樣的表現形式,順德的美食在與周邊地區的市場競爭中,能夠吸取更多的資源以促進其美食產業的發展。獨特的廣式水鄉美食文化,讓順德不再局限于本土的發展,還讓它吸引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眾多食客來此一品順德美食,每日的接待量數以萬計。
(2)政策環境支持。餐飲業屬于第三產業的中流砥柱,擁有著較強大的產業規模和產業利潤。進入21世紀以來,餐飲業逐漸成為中國服務業的支柱產業,呈現出強大的增長態勢。它所能帶來的可觀而又巨大的經濟效益自然離不開國家層面對其的政策扶持,讓更多人有意愿投入到順德美食的餐飲業中,讓更多的順德傳統美食得以規?;?、產業化的發展。再一個就是國家擴大增值稅減免范圍,改革完善增值稅,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范圍。這一政策對餐飲業有著很大的幫助,增值稅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餐飲行業經營者的負擔。這同樣有利于順德美食文化產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行業的準入門檻,保障小微企業的發展前景,也就保障了順德美食的發展。國家在2011年發布的《中國旅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加強旅游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大力扶持飲食文化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相融合。廣東省政府也提出利用佛山的美食文化底蘊來帶動其旅游業的發展,發展廣府旅游文化之城。因此,在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協同推動下,順德美食文化資源的整合過程無疑簡單了許多,其可行性自然也就提高了許多。
(3)飲食市場消費體量大。在國家推進的城鎮現代化建設這一大背景下,更是推進了中國城鎮人口的爆炸式增長,這無疑為餐飲業的市場提供了潛在發展的基礎,并且這個數據在逐年遞增,這更是為順德美食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4)現代順德積極求變。順德自古以來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在美食文化的發展上有著一定的國內外知名度,各大美食節的展開也在為順德美食文化的推廣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而現代順德年輕人對自身美食也有一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于發展自己家鄉特色美食文化也有一定的意愿。更想借此機會實現自己的年輕價值,而老一輩們也積極為年輕人出謀劃策,發展的自身內在條件優越。
(5)順德僑鄉背景。除此之外,順德還是廣東著名的僑鄉,海外的華僑帶來充足的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順德各產業的發展,這其中也包括了順德的美食行業。順德的宗族氛圍濃厚,這些華僑在順德傳統美食中找到了兒時的記憶,找到了家鄉的歸屬感,這也有利于順德的美食得以傳播與發展。另外,在海外華僑同胞看來,一份家鄉菜不僅代表著一份美味,還蘊含著一份文化盛宴。
1.2 發展問題
(1)對外知名度不高。順德美食雖然有著其獨特的風味,品類繁多,味道鮮美,內涵豐富,比較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但是由于其宣傳推廣的工作還有諸多不到位,知道這個菜是來自粵菜菜系中的菜,但并不知道這是來自順德的特色菜,導致了順德美食雖有其發展的眾多優勢,卻未能更加深入的外向發展,做了粵菜大體系的嫁衣。
(2)美食文化傳承斷代。首先因為部分菜式有著它的保密性,具體做法不可以向外界公布,所以小部分的順德美食甚至面臨著失傳的風險,這也影響了順德美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其次順德美食文化資源因缺乏系統性的整理與推廣,導致很多食客因“世界美食之都”這一頭銜慕名來到順德卻在眾多的美食行業中感到迷茫與困惑。最后,在中國大環境下都普遍認為廣東人無所不吃,把順德美食妖魔化,這不是一個擁有濃厚歷史底蘊的美食文化產業應該出現的現象。
(3)市場環境惡化。正是由于順德美食的繁多,導致各大美食的分布不集中,缺乏配套的商圈支持,難以進行系統而有效的管理規劃。這影響了人們對順德美食的品嘗以及順德美食文化的傳播,而缺乏較為系統官方的順德美食推薦指南,也是其難以深入發展的一個因素。當前市面上火熱的一些相關平臺,因其管理不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前段時間被曝的馬蜂窩平臺存在數據造假事件,諸如此類問題,導致了食客在順德的飲食體驗較差,品質難以得到保證。再加上順德當地的美食市場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市場環境魚龍混雜。許多品質不足的產品借其“世界美食之都”的名號混入順德本土的美食市場,而由于慕名而來的食客大都缺乏對當地市場的了解,容易被導向那些品質不足的商家,從而影響了他們對順德美食的評價,促使外界對于順德美食文化出現了妖魔化的傾向。
2 順德美食文化發展對策建議
2.1 借助新媒體
順德美食既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又有適當的發展時機,就要用與時代接軌的新媒體傳播自身的美食文化。在當今自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日漸衰弱而以自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則茁壯成長。相比較于傳統媒體,采用新媒體傳播的成本相對低廉,又具有更為廣闊的傳播受眾,既可以通過利用微信平臺等具有龐大用戶量的互聯網信息交流平臺來宣傳,也可以用淘寶等網商平臺進行銷售。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有利于順德美食文化的傳播。
2.2 加強美食文化教育
除了要做好傳播,美食文化能發展下去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做好下一代的教育。相對于從前的“傳男不傳女,傳里不傳外”,改革美食文化教育方式,將順德美食特有的廚藝手法和調味方式加入到當地的職業教育中,培養一批新的做美食的廚師。另外,加強對中小學生在傳統美食認同感的培養,改變外界對廚師這個職業的看法,增加廚師行業的人才來源。健全完善順德廚師考核機制,培養一大批具有過硬專業素質的職業廚師團體,既能提高美食行業的出品質量,又能宣傳美食文化。
2.3 加強美食文化科研
具有了一定的美食文化教育基礎后,開始逐步培養現代化飲食行業的人才。推動順德美食產品化,建立自動化流水線生產美食產品,借助新媒體的助力銷售食品類產品。再利用電商平臺對產品進行售賣,將美食文化的形象套現,提升行業收入。另外,學習日本壽司的案例,可以適當根據每個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對食品進行改良。以適應不同地方的口味,提高美食產品的對外知名度。
2.4 加大政府支持
政府作為一個地區政治文化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文化發展方面也要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梢酝ㄟ^辦美食文化宣傳活動,向周邊地區開展美食巡回展覽等方法,引導順德的美食走出順德,讓更多的人體驗到順德美食的獨特魅力。另外,嚴查轄區內冒牌冒名的順德美食餐飲店,營造良好的餐飲市場營銷環境。推動建立順德美食協會,推動順德美食餐飲行業規范化,促進美食餐飲行業協同發展。加強與順德當地商家的合作協會,推動政商合作,共同推進順德美食文化傳播發展。
3 結語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宏觀背景下,旅游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根據旅游發展現狀預測,未來旅游業的發展在于服務,新媒體平臺已經為游客和吃客們提供了“吃住行游購”的各種便利,但高精尖技術終究要“落地”,市場的需求終將是發展導向,滿足市場主體日益增長個性化需求會進一步促進旅游產業的完善與成熟。
順德美食發展將在更大范圍拓展和更深層次延伸上尋求突破,更加理性務實。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順德當地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念等都融入到了美食中。在順德的日常飲食中,突出了當地獨特的自然風貌和順德特色,賦予了順德美食文化的獨特性。
另外,美食拋開它簡單的食物屬性來說,它背后所蘊含的文化也是具有一定價值的。從《尋味順德》這一紀錄片所引發的強烈社會反響來看,它不僅是對順德美食的贊美,更是對一代又一代順德人所綿延傳承下來的順德當地傳統文化所產生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所帶來的現實表現。
如果順德美食文化能夠抓住機遇,順應大環境,重新喚起大灣區人民對于粵菜的認同感,提升對粵菜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對順德美食文化資源的整合,我們不僅能夠在時代的大潮下推動順德美食行業的發展,還能做順德美食文化繼承傳播的使者,傳播順德美食文化,喚醒國人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曹錦陽.關于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策略與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33).
楊碧蓉,周敏,周睿.“后舌尖時代”背景下中國飲食文化的新媒體傳播策略研究[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8(05).
涂濤,李文.新媒體與未來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15(01).
林瑜.打造地域特色的“美食名片”——以湛江市廣播電視臺美食紀錄片《原香》為例[J].視聽,2018(06).
張海洋,于安寧.試從細微之處探究中日飲食文化之差異[J].飲食科學,2017(22).
趙瑩,梁錦鵬,吳家銘.珠海市飲食空間與移民職住空間的關系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9(04).
①基金項目:2019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項目(019XJ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