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浪
摘 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堅持以農民為主體的原則,引領農民走上創業創新的道路。根據動機理論分析,農民的創業行為由動機引起,而動機是由內在需求和外在誘導形成的。農村創業的內在需求主要由個人特質驅動。文化程度、個人經歷因素對農民創業能產生正向的影響,年齡因素對創業的影響則是先正向,后負向。外在誘導受創業環境刺激。地理條件、資金支持、政策環境因素對農民創業能產生正向的影響。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民創業;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F279.2;F323.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8-0004-02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對“三農”工作的新要求[1]。農民創業作為農村建設與農業發展的內生推動力,有望成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是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重要途徑。
1 鄉村振興下農民創業的意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堅持以農民為主體的原則,引領農民走上創業創新的道路。農民創業具有以下幾點意義:(1)推進農村經濟增長。保證經濟繼續穩步增長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創業。一方面,農民創業這一生產經營活動解決了創業者本人甚至一個家庭及多個家庭的生產和發展,增加個人財富的同時也增加社會財富。另一方面,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緩解勞動力供需矛盾,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社會穩定。(2)發揮農村資源優勢。民創業提高農村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的重要途徑。農民的成功創業案例,更能夠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吸引和帶動更多的個體發揮創造力參與市場促進創業轉換活動,從而增加農民參與市場的積極性,加快農村勞動力、資本以及土地等要素的流動,讓農村資源活起來。(3)抓住時代機遇:“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在雙創時代大潮下,農村雙創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時代機遇。目前我國農村常住人口接近6億人,有專家初步估計農村消費市場達到萬億級。通過創業創新,能更有效地挖掘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實現農村消費市場可持續發展,幫助農民抓住市場機會,順應雙創潮流。
2 影響農民創業的因素
社會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認為人的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而動機是由內在需求和外部誘導形成的。農民創業這一行為同樣由內在需求和外在刺激構成。查閱文獻以及咨詢相關專家,對農民創業的內因和外因進行了梳理總結,構建了農民創業的動機理論圖,從動機理論,對農民創業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農民自身的個體特征,決定了其需求的差異性,改變了創業過程、創業成果。農村的創業環境在揭示了多樣化機會的同時,也對創業活動施加了不同的約束,對農村創業活動產生動態和復雜的影響。
2.1 個體特征分析 (1)個人經歷。農民有在外務工經歷、經商經歷或者求學經歷等寶貴經驗,將有助于農民愿意參與到回鄉創業中。外出務工經歷的農民,具有一定的資金優勢;經商經歷也增加農民創業對市場的熟悉程度;求學經歷,能夠掌握更多的創業信息。這些經歷對農民創業參與程度形成正向影響。國家也出臺了《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等相關政策,發揮農民工等群體的優勢,挖掘他們的潛能,鼓勵其返鄉創業[2]。(2)教育程度。創業是一個利用信息,發現機會,把握機會的過程。農民文化程度越高,視野越開闊,認識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越強,信息整合分析能力越強,更容易發現創業機會、把握機會,創業意向也更強烈。調查發現,農民群體創業更容易受其家庭高學歷成員的影響,更容易從事非農勞動。現階段,農民學歷不高,大部分停留在9年義務教育文化之內,影響了農民的創業能力。(3)年齡。青壯年是農民創業的黃金期,年齡對農民創業的影響先正后負[3]。隨著年紀的增長,知識、閱歷不斷豐富,資金、社會資本不斷積累,對創業活動的風險抵抗能力增強,大大提高了農民創業可行性。到了一定年齡后,自身的精力、體力開始下降,一方面是追求平穩生活的意愿訴求,另一方面是家庭壓力帶來的現實訴求,農民創業的動力減弱甚至消失。政府應加強政策紅利,激發青壯年農民群體的創業積極性。
2.2 創業環境分析 (1)地理條件。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體制”,加大了農村與城市的發展差距,地理壁壘對農民創業活動影響不小。城鎮化程度高,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產業集聚較多,創業成本更低。城鎮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農民拓寬創業渠道,尤其是非農產業創業渠道[4]。近郊的農民,離市場近,比遠郊農民更易獲得市場信息,把握創業機會。處于發展轉型升級階段的區域,創業機會更多。物產豐富的地區,農民依賴這些自然資源進行創業,創業資源優勢更明顯[5]。(2)資金支持。現階段,農民的資金原始累積能力弱,而創業又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對于農民創業而言,外界的金融支持非常重要。農民資金短缺,融資困難的問題普遍存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深化城鄉金融體制改革,農村金融服務得到顯著改善,各種惠農金融政策的出臺,給農民創業帶來強力的資金支持。(3)政策環境。近年來,國家對三農持續關注,政府高度重視農民創業,出臺了一系列促農創業的政策。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增強了農民創業的信心的同時,為農民創業提供了政策支持。“三權分置”將土地經營權分置出來,將農民最為依賴的土地資源流轉起來,增加了農民創業機會。農民在社會分層體系中處于底層,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后,這一弱勢群體的創業活動更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3 結語
農民作為創業主體的差異性及其所處創業環境的特殊性,對創業活動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文化程度、個人經歷、地理條件、資金支持、政策環境因素對農民創業能產生正向的影響,其年齡對創業的影響則是先正向,后負向。青壯年是農民創業的黃金年紀。
一方面,農民創業能夠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農業現代化、加快農村轉型發展,也是應對“三農問題”的有效措施。農民創業是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符合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農民群體也面臨著不少“創業”挑戰,創業準備不充分、融資困難、創業支持體系不健全、創業技術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弱等不利因素始終存在,創業成功率低。政府應該繼續完善農村地區的創業環境,加強對農民的創業培訓,提升農民的創業積極性和創新力。農民也應該主動學習,轉變思想觀念,增強自身的創業技能和管理水平。通過農民創業,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吳曉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線圖和任務書——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J].前線,2018(04):46-48.
[2]張海鵬,朱鋼.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現狀、意愿及問題[J].中國發展觀察,2018(06):53-56.
[3]鄭秀芝,邱樂志,張益豐.農民創業績效影響因素分析和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9,35(15):109-111.
[4]郭軍盈.影響農民創業的因素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06(05):77-80.
[5]羅明忠,陶志.農地資源稟賦對農民農內創業選擇影響[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6(02):32-41.
(責編:張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