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門學科,通過這門學科的學習,可以提升我們對母語的運用能力。在語文這一學科之中,四大核心部分的聽和說對于學生而言相對容易,而讀和寫則是很多學生的老大難問題。然而閱讀和寫作又是當前語文學科中的要點部分,如果學生不能夠在這兩部分有所提高,那么他們的語文綜合水平會受到直接影響,所以為了保證提升當前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雙贏的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策略
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兩大部分,如果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就會為他們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前提條件,如果學生沒有在自己所閱讀的內容中有所收獲,那么他們就很難進行寫作,所以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兩部分放到一起來提升,幫助學生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實力的增強。
一、目前小學生閱讀與寫作問題實況分析
(一)學生功底差,缺乏知識儲備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階段,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首先他們平時閱讀積累的量比較少,所以腦海中沒有更多的知識輸入,因此他們就沒有辦法進行知識的輸出。如果學生腦海中根本就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精華內容,那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進行更加優質的寫作。即便自己想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和質量,但是卻發現自己在寫作的時候無話可寫,仿佛一直在重復著相同的內容,所以當前學生最關鍵的問題就在于他們自己本身沒有較強的知識積累,在知識的輸入方面就存在著明顯的問題。
(二)運用能力差,文章構造困難
不僅如此,之前教師在進行寫作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更多的是強調學生模仿借鑒他人,也就是說,他們在教學階段更加強調讓學生背誦積累一些好詞佳句,然后在寫作的時候直接照搬套用這些詞藻句式等,但是這樣的方式也為學生增加了一定的壓力,教師會要求他們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摘抄多少文章或者在規定時間內必須要背誦多少段落,這樣的方式根本就沒有辦法促進學生閱讀或者寫作能力的提升,他們更多的是在教師的嚴厲要求下被動地進行知識攝入,所以即便學生耗費大量時間進行相關語句的摘抄和背誦,但是一旦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卻發現自己很難快速地進行積累內容的提取,更多出現轉瞬即忘的情況,而且有的學生在進行知識的積累過程中,沒有合理地轉換或者凝煉相關語句,所以他們所寫作的文章更多的是不同字詞句段之間的拼湊,而不是具有可讀性的完整內容。
(三)教學效能低,忽視能力培養
而且在當前的閱讀與寫作階段,更多的教師考慮到小學生的能力較差,所以他們會從自己的角度進行考慮,讓學生學習更加有用的內容,比如在閱讀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為學生講解文章的大意,幫助學生理解,然后在寫作的時候為學生講解好框架,讓學生按照框架進行文章構造,這樣的教學方式所達到的教學效果非常低微,無法產生良好的教學效能感。同時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無法得到相應的增強,他們會漸漸地依賴教師,一旦沒有教師給予幫助和指導,學生就會出現束手無策的狀況。
二、如何展開教學,達到閱讀、寫作雙贏
在當前的教學階段,為了達到閱讀和寫作雙贏的效果,教師應該合理地轉換教學手段和策略,提升當前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真正收獲到實用的東西。
(一)拓寬知識面,夯實基礎
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夠保證他們在寫作時可以利用自己腦海中豐富的內容進行創作,因此,拓充知識面是教師需要完成的第一大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不同的閱讀書目,根據文章的題材進行分類,讓學生了解不同體裁類型,讓他們明白在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時應該如何描述。教師要讓學生的閱讀量達到一定程度,只有量變才會造成質變,所以如果學生沒有進行充分的閱讀,那么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更加順利地寫作,所以教師不能夠忽視學生的基礎功底,應該要讓學生扎實基礎、踏實閱讀,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先決條件。
(二)加強引導,注重知識運用
與此同時,在閱讀與寫作教學階段,教師更應該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整個課堂的掌控者,全程進行知識的灌輸,應該讓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與寫作意識。如在閱讀文章時,教師可以首先示范如何具體分析文章,然后讓學生進行其他文章的具體劃分,了解采用何種描述方式才能讓文章的結構更加清晰、內容更加合理,找到文章中的一些亮點部分,以便自己在寫作中也能夠充分應用。同時,為了保證學生在寫作文章時能夠具備更加獨一無二的亮點,教師不要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去背誦一些好詞佳句,可以讓學生自行仿寫,學習相同的句式結構,這樣的方式可以保證學生所寫出的內容都是獨一無二的,為學生的寫作部分增添亮眼點。
(三)轉換方式,培養個人能力
最后,在閱讀與寫作階段,教師應該讓學生培養一定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也就是說,面對不同的文章時,學生能夠自主進行閱讀和理解,而對于不同的作文題目,學生也能夠從自己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進行文章創作。所以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可以設置更多閱讀與寫作結合的題目內容,來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行閱讀文章內容,然后總結文章中的要點,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和培養,充分把控文章中的內容,那么為了保證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刪減文中的一些閱讀內容,比如刪掉尾段,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理解來進行續寫,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也能夠了解學生是否徹底掌握了文章內容。
三、結語
綜上,閱讀和寫作是兩部分不可分割的內容,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增強,那么他們在寫作方面也會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所以在當前的語文教學階段,教師應該合理地將這兩部分內容結合到一起,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尹玉蘭.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8).
[2]陳軍艷.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
[3]戴仲莉.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5(11).
作者簡介:侯家希(1987.3-),男,漢族,甘肅省平涼市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