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琴
摘 要:伴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的發展,互聯網+在各個行業領域當中被廣泛應用,其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等產生深刻影響,教育行業開始廣泛應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了教育事業的創新發展。很多事情都是利弊共存的,慕課、微課強化教學成效的時候,也會有一定局限性。怎樣才能夠強化提升互聯網+在技工教育中的作用,將其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是教育事業中一定要探析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技工院校;教育工作;發展策略;反思;
當前各類移動終端在人們生活當中愈加普及,其在本質上對人們的學習、工作方式都產生巨大影響。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當中可以下載很多軟件,其中包含微信、QQ、視頻錄制軟件以及各種教學軟件,這樣的互聯網學習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學習的途徑。在軟硬件全面融合的狀況下,當前學習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其突出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讓學生能夠基于自身需求進行隨時隨地的學習。
一、互聯網+應用與教學工作中的意義
(一)合理安排時間
對比陳舊、固化的傳統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能夠讓學生使用手機、電腦等接受信息數據,達成自主學習,這是融合信息技術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措施。學生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夠基于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學習的目的,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時間,提升其學習成效。在傳統形式的技工教育工作中,教學時間都集中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中學生由于走神、溜號、請假等錯過教師的講解,是難以進行彌補的,也就是說傳統形式的課堂教學在時間與空間層面非常局限,是不能重聽的。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把錄制好的課件上傳或者推動給學生,即便是有的學生錯過了聽課,卻可以通過微信等進行學習,當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可對課件進行反復多次的觀看與學習。同時可基于微信、視頻通話等多種方式同教師進行交流,這樣能夠讓學生對學習時間進行合理安排。在翻轉課堂的實際教學中,在課前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饋進行指導,縮短教學時間,教師要更多時間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教學,能夠強化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視頻觀看過程中學習并構建知識。學生在課堂學習以前觀看視頻課件,學生依據學習習慣進行學習內容安排,在完成學習之后基于教師提供的練習內容進行自我評估,學習那些掌握不牢固的知識內容,彌補不足的知識體系。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自己找到問題的存在,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構建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彰顯生本教學理念。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技工教育,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構建全新的師生關系
互聯網+為學生提供了全新的學習環境,改變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互聯網+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地位逐漸平等。教師在互聯網平臺中發布教學內容、學習資料等,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教師要對互聯網平臺進行管理與維護,對學生進行指導。所以教師與學生的地位逐漸實現平等。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處在主導位置,學生則是被動的接受,學生的認知、思維等伴隨教師的思路進行發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處在主題位置,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沉悶且對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成效不理想,學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互聯網+的教學模式中,基于生本教學理念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為教師與學生和諧關系的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和學生之間有更多互動與交流,教師引導和啟發學生,讓其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配合與體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平等。
二、互聯網+教學模式在技工教育中的應用反思
(一)推動技工教育系統的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之下,教學內容、學習內容、教師指導等都存在碎片化特征,技工教育和其他教育不同,其屬于系統化的教育機制。教學內容的碎片化,基于視頻課件的錄制對重難點問題進行解決,能夠強化提升學生們的探究、學習能力,可是也會影響學生們的系統化學習成效。
(二)未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
技工教育就是要基于教育工作的開展,使學生獲得某種職業技能、理論知識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滿足社會工作需求。職業技能、素養屬于非常關鍵的字眼,也是技工教育工作的目標,彰顯了技工教育一定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互聯網+教育中,教師把知識用視頻課件展示出來,學生無法進行現場觀察,也不能親自進行實際操作,會對其動手實操能力產生影響。
(三)未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技工教育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可是也要著重培養學生們的職業素養與情感。互聯網+背景之下,教師把重難點內容放在課后,使學生有更多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實際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的反饋進行指導,可是因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佳,自制力弱,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會對教學成效產生不良影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更加重視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感體驗方面未獲得應有重視。
三、互聯網+在技工教育中的優化應用
(一)講學理念更新
在技工學校中,很多教師對互聯網+有一定了解,可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卻并不積極,使用頻率偏低。是因為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其認為傳統形式的教學方式更為有效,對教學模式的創新有抵觸心理,也會影響教學方案的制定,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所以,將互聯網+教學模式的作用發揮出來,要求教師及時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可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學校可開展專業教師教學設計、應用的研討,開展對外交流互動的方式,聘請專業的教學專家到學校進行講座,培訓所有教師,全面強化教師對互聯網+的應用能力。同時要深化教師的生本教學理念,不能將成績當成是人才選拔的唯一標準。在互聯網+教學模式中,一定要摒棄成績至上的情況,應用更為全面的評估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積極的學習,提升學生們的學習、實踐能力,并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促進教學與時間的有機融合
互聯網+背景之下,視頻課件是開展教學的主要方式。對于課件內容難以對學生情感體驗、職業素養進行培養的問題,教師在錄制視頻課件的時候一定要有明確目標,將教材內容中的知識點精準展示出來。在視頻課件的設計中要具備社會性、反思性以及趣味性,知識傳遞過程中,強化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強化學生們的情感體驗。視頻課件設計的時候要基于學生們的認知能力與學習能力進行,設置的問題要貼近學生的現實情況,滿足學生認知結構、能力的要求。互聯網+教學模式中,教師制作的視頻課件盡量要短小而精煉,對于其中需要動手實操的部分,可加入試驗操作相關的視頻,使學生能夠對教師動手實操的整個過程進行細致觀察。
結束語:
互聯網+和教育工作的有機融合,讓教育方式更為多元化,沖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在技工學校的教學應用中,要重視互聯網+在職業教育中對學生的培養作用,及時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把互聯網+和技工教育結合起來,推動落實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仕鑫.“互聯網+技工教育”教育理念與建設發展的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2):118-119.
[2]梁少峰,魏智慧.“互聯網+技工教育”教育理念與建設發展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2):227-228.
[3]林鴻燕. 互聯網+背景下技工教育的發展策略與反思[C]. .中國職協2017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一二等獎).: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秘書處,2018:77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