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莉
摘要:在建構游戲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激發幼兒自主探索,實現幼兒搭建的需求和愿望。活動中,教師加強指導、引領,通過教師細致觀察,捕捉有效的介入時機,巧妙引導并關注幼兒游戲細節,研究支持策略,深化幼兒游戲,在豐富幼兒的主觀體驗的同時培養幼兒多種能力。
關鍵詞:游戲材料;自主探索;深化游戲;關注細節;搭建房子
幼兒建構游戲是幼兒按照一定的計劃或目的來組織、操作建構物體或材料,使之呈現出一定的型式或結構的活動,是以“建筑物”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戲活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幼兒教師可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經驗的需要。”建構游戲中,我們為幼兒提供豐富游戲材料,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經驗獲取、支持幼兒發展、延伸游戲起著重要的作用。游戲中發展了幼兒構造空間的知覺和想象能力,使幼兒在游戲中表達自己的期待、快樂、困惑,揭露幼兒鮮活的內心世界。
一、豐富材料、自主探索
在幼兒眾多喜歡的游戲中,建構游戲以它獨具的魅力深受幼兒的青睞。活動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類、多質地、可以隨意變換、反復創建的大小積木、積塑、廢舊物品等材料,實現幼兒搭建的需求和愿望。
主題課程“親愛的House”,主題分為四個板塊,即房子的演變、住址、我的房子、我設計的房子。幼兒、教師、家長一起收集相關信息,并和大家分享,隨著主題的開展,各項活動不斷豐富了起來。在組織“我設計的房子”這一建構活動時,我讓幼兒先將自己的想法畫下來,再鼓勵他們去建構區根據自己的設計圖紙進行建構。幼兒將自己設計的房子畫好后,簡單進行介紹,教師給予啟發式對話:“你的房子是樓房還是平房?你準備怎么搭建呢?”,幼兒一邊主動觀察自己的設計計劃、一邊思考如何將設計的房子在建構區中搭建出來……
師幼互動交流之后,建構游戲開始了,幼兒有的選擇木質積木、有的選擇樂高、還有的選擇大的積塑。嚴儀和好朋友選擇了合作搭木質積木。他們按照圖示,在地板上把積木一塊接著一塊擺成一個小區,而且使用多種形狀用以表示小區里的健身器材。擺好之后,嚴儀看見材料盒里還有彩色小積木,對嵐嵐說:“盒子里還有呢。我們全擺出來吧”。嵐嵐說:“可是咱們的二層房子搭完了。”嚴儀看了看盒子的小積木又看了看搭的房子,說:“我們可以用這些彩色的小積木作裝飾,這樣房子就更好看了。”嵐嵐同意了嚴儀的建議,她把彩色小積木搭建在大搭積木的上面,搭好之后,她又在周圍搭了一個城墻,在一邊的菲菲則是用樂高積木快速圍攏,通過合作,很快搭好一個三層的樓房。幼兒根據自己設計的圖示,自主探索,進行搭建、擺放,初步體驗了成功的快樂。為了讓房子更好看,利用彩色的小積木,用局部調整的方法,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二、巧妙引導、深化游戲
在建構游戲中,教師的指導——觀察、合作、支持、引領。教師細致觀察,捕捉有效的介入時機,進行巧妙引導。在本次“我設計的房子”活動中,大家都在興趣盎然地搭建各自的房子,這時,一旁的菲菲已感覺自已完成搭建任務了,便出現了游離于自己游戲的現象,湊過來看其他幼兒的建構活動,教師通過提問“你還可以擺什么或搭什么”來助推游戲發展。“菲菲,帶教師去看看你的作品,好嗎?”我適時對他說。“好呀。”我走到他的作品前,仔細看起來。“你的樓房有三層,你能告訴教師你家里每層都是些什么房間嗎?”我問。“一樓是客廳,二樓是我的房間,三樓就是廚房。”“嗯,你怎么樣才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什么房間呢?”我給他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我可以畫個畫,粘到上面。”他回答道。“可以,還有其他辦法嗎?”我問道。“用積木搭出來,可是……”他有點怯怯地說。看著他為難的樣子,我順手將第三層兩邊的圍墻拆下,將屋子的室內露了出來,他看見我這樣做,眼睛瞬間閃了光,將一層、二層的兩面墻各拆下一小積木,明亮的窗戶下各個房間一目了然。于是,整棟樓房的房間清晰可見。活動中,我通過關注孩子的情緒,及時介入,創設問題情境加以引導,使幼兒在合作分享的同時,更進一步嘗試、探索、創新。
三、關注細節、創意無限
在觀察、指導幼兒游戲的整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研究材料,觀察、研究幼兒,研究適合的支持策略,關注每個細節,幫助幼兒獲得多方面的發展。
在“我設計的房子”這一建構活動中,幼兒在把房間亮出來之后,菲菲繼續進行創作。他用小樂高搭了桌子,在桌子上放置小茶杯等廚房用品,并在一邊擺上餐桌,為了引導他更投入、豐富游戲,我們一起邊談談家居的擺設,家里的飾物,一邊著手構建,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分別布置成了廚房有灶臺、餐具,臥室有床、有柜子,客廳有沙發、有電視等。旁邊搭建的嚴儀看見了說:“菲菲,你的房子好漂亮啊。”菲菲高興地笑了。完成了房子的搭建,他們倆一起在大樓外搭建了游樂設施、大型滑滑梯(一面是樓梯,一面是滑坡)、蹺蹺板、木馬等。一座源于幼兒自己設計又大大超越自己設計的房子建構完成了,看著自己的杰作,他們高興得為自己鼓掌,“真棒!真棒!我們的房子好漂亮啊!”
建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細致地關注,引導幼兒不斷嘗試、體驗并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使有趣、多變、操作、開放性強的有形材料,通過幼兒對積木百玩不厭的操作欲望,從而達到其創意無限。
建構游戲活動融操作性、藝術節性、創造性于一體,我們力求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以靈活、動態的提供方式使材料發揮最大化;以積極鼓勵、支持幼兒游戲,讓幼兒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使幼兒活動質量最優化。建構游戲活動不但豐富了幼兒的主觀體驗,還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建構技能,讓幼兒在和諧、協商、交互的氛圍中學會了分享、合作、開拓、創新,體驗了挫折、成功,提高了幼兒合作交往能力、想象力、創造力,促進了幼兒個性和諧發展。
游戲還在繼續,同時我也在反思,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我們要給幼兒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去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對那些在游戲中積極動腦的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同時進一步引導他們思考。
第三,華愛華教授曾說:對于材料的提供也需要發揮教師的智慧,以靈活、動態的提供方式使材料發揮最大化、幼兒活動質量最優化。低結構材料適時適宜地提供對于教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教師只有不斷地觀察、研究幼兒的游戲,才能挑選出適宜的最好的材料。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