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新生代農民工是新時代的產業工人,他們對于城市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前,他們在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方面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意義重大。本文首先分析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方面呈現的新特點,然后分析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再次分析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存在問題的成因,最后嘗試探索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的對策。
[關鍵詞]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職業技能;培訓
[中圖分類號] G7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7-70-2
隨著新生代農民工成為一個重要的群體,相關的研究文獻大幅增長。楊海芬等指出,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存在一些約束因素,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主動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意愿較低,相關政府部門對新生代職業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不夠重視,培訓機構的服務質量不能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需求,政府需要加強開展新生代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主動參與培訓意識,創新培訓內容與方式,提升培訓效果[1]。周香指出,新生代農民工需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因此,需要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通過職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措施,提高新生代農民工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廣泛性,以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2]。王宇指出,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農民工群體的主力軍,克服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中的約束性條件,加快創新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內容與方式,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與素養,以推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3]。已有的文獻研究了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現狀、約束與發展對策,本文主要針對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新需求探索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新思路。
1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培訓方面呈現的新特點
當前,我國農民工總量已經接近3億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0.5%,逐漸成為農民工主體。國家重視對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全國參與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人數達3 856人次,非農職業技能培訓僅僅占30.6%,重點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了電子商務技能培訓。新生代農民工在就業和培訓方面呈現出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職業技能水平低、就業穩定性低、職業技能意愿強和創業意識強等特點[4]。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2019—2022年)》要求加強新生代農民工培訓,到2020年末,要實現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普遍”“普及”“普惠”。
2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對于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提出了行動計劃,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將受到社會、政府、企業、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等各個主體的重視。但是,當前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的主動意愿不足,同時新生代職業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實效性較差。
2.1 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主動意愿不足
相關的調研報告顯示,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非主動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對于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主動意愿較低,小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是受雇傭企業要求或者政府組織相關培訓機構被動性參與。
2.2 新生代職業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實效性較差
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方式方法比較傳統,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形式單一、內容單一,沒有與新生代農民工的實際工作需要相結合,培訓的針對性和實踐性較差,無法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要求,造成新生代職業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實效性較差[5]。
3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存在問題的成因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存在諸多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不夠重視且投入不足,新生代農民工自身重視不足,受雇企業自身規模與實力較弱等。
3.1 政府不夠重視且投入不足
地方政府對于新生代農民工是否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視程度較低,也就無法有力地投入資金、人力資本等,致使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政策支持和組織保障不足,大部分新生代職業農民工就業能力差,職業技能培訓參與率低等[6]。
3.2 新生代農民工自身重視不足
新生代農民工的物質追求和精神需求日益多元化,但是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物質條件較差,自身對于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形成主動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意識,也就無法產生積極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行為。
3.3 受雇企業自身規模與實力較弱
由于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受雇于中小微企業,這些新生代農民工的受雇企業的自身規模與實力較弱,有限的經濟條件無法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系統的職業技能培訓,難以有針對性地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時效性、創新性較強的職業技能培訓內容。
4 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對策
4.1 提高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各方主體的積極性、普遍性
針對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多樣化,需要加強新生代職業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課程開發,注重職業技能培訓課程資源建設[7];采取多元化的職業技能培訓方式,建立線上+線下的混合式職業技能培訓模式,更加注重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操作,提高新生代職業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讓新生代農民工普遍參與職業技能培訓。
4.2 政府、企業、培訓學校構成三位一體的多元化培訓教育模式
要想加強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與培訓技能培訓,需要政府、企業、培訓學校構成三位一體的多元化培訓教育模式,具體思路見圖1。
4.2.1 政府方面:建設體系+增加投入。為了增強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效果,各個地方政府需要構建權威性和指導性的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多元化的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教育培訓投入機制。
4.2.2 企業層面:資質認定+加強學習型文化建設。為了提高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企業需要構建企業內部農民工技能資質認定體系;企業需要塑造學習型文化,通過學習型企業文化氛圍營造,調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
4.2.3 培訓機構:機構統籌+產學結合。地方針對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建立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鼓勵高職院校與社會結構聯合辦學,將新生代農民工的理論學習與實地操作配合進行。
5 結語
新生代農民工有其個性特征,其職業技能培訓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當前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往往存在諸多約束條件,如政府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重視度不高且投入不足,新生代農民工自身對于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視不足,主動參與意愿較低。未來需要政府、企業、培訓機構、新生代農民工多方主體協同努力,提升新生代職業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實效。
參考文獻
[1]楊海芬,趙瑞琴,趙增鋒.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存在的約束及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0(8):40-41.
[2]周香.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51.
[3]王宇.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存在的約束及對策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1):96-97.
[4]王華濤.著力打造農民工技能培訓“新亮點”:滁州市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調研[J].中國就業,2017(5):46-47.
[5]李海云.淺析我國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模式的構建[J].當代經濟,2017(9):61-63.
[6]李為,楊惠容.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現狀與對策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25-26.
[7]劉士琴,王永,王華瑩.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需求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18):274.
作者簡介:張婉金(1986—),女,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