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曉東
摘 要 電力企業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逐步興盛。雖然國家在電力工程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電力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企業只有重視內部控制的應用工作,才能打破內部管理阻礙,有效提升企業內部管理的質量,進一步保障企業的穩定和健康有序的發展。本文以電力企業為背景,分析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缺陷和策略。
關鍵詞 電力公司 內部控制 策略優化
一、電力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在新形勢下,電力企業建立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電力行業本身是壟斷行業,只有嚴格的內控制度才能適應外部政策環境的發展。具體來說,電力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是電力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管理的要求。當前,國家致力于電力建設,并將電力企業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也需要保證資產的增值,這就需要實施嚴格的內控制度來避免資產流失,減少國家經濟損失。其二,提升外部環境適應能力是電力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電力市場改革也隨之深化。雖然電力企業受國家政策扶持,但也需要盡快適應外部環境,實現管理模式國際化、市場化和信息化。其三,加強經營風險管理是電力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必要環節。由于電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存在諸多風險因素,通過內控工具的應用,企業可以定期出具內控風險報告,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進行預測,以此支持企業的各項戰略決策。[1]
二、電力企業內部控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信息存在失實現象
在日常工作中,電力公司存在會計信息失實的問題。首先,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操作不夠規范,部分企業因財務內控制度約束力不足,沒有建立定期核對賬目制度、固定資產盤點制度等,使企業的財務報告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其次,資金賬外循環的現象仍舊存在。雖然大部分電力企業為了強化資金控制,往往采用預算管理工具控制資金收支活動,但由于預算覆蓋范圍不全,部分支出項目未按照計劃行事,收入截留和無審批支出等問題較為嚴重,資金使用效率較低。最后,個別企業存在粉飾財務報表的問題,會計在財務信息處理上難免會受到管理層的影響,無法保證會計處理的獨立性,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二)成本預算控制力度不強
對電力企業來說,以銷售和收款作為企業業務主線,在成本控制方面將預算行為滲透到業務流程當中。但實際上,以成本為核心的預算管理工作在執行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通常情況下,電力企業的務部門,包括營銷部門、生產運維部門、發展建設部門等各項成本費用的投入必須要以預算定額作為標準。但業務部門的月度預算指標是由財務部門依據年度經營計劃分配而來的,指標設置也是按照平均基數的上下浮動制定。因此,預算管理對業務成本支出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大部分電力企業對業務部門的考核主要以技術和經濟作為指標,成本考核指標所占比重較小,不利于開展以成本為核心的預算管理工作。
(三)內部監督工作沒有落到實處
電力企業大部分業務都集中在銷售環節,即銷售部門、下屬營業部門和供電所為主要業務部門,企業與電力銷售相關的信息,包括用電結構、用電量、應收電費和實收電費等,由銷售部門全權管理。[2]這種管理模式雖然能夠規范電力企業的工作程序,但也影響了內部控制的實施,無法凸顯部門之間的牽制作用,從而實現對業務環節的高度控制。同時,電力企業缺乏獨立的監督部門,無法對業務工作定期監督檢查,僅僅依靠營銷部門的內部稽核,則可能影響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電力企業完善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實現電力企業會計內控
會計內控是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的核心環節。基于電力企業投資規模大、基礎設施分散等特征,企業的會計內控應當全面覆蓋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作為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電力企業應當將財務和會計作為會計內控制度建設的重點內容。從財務控制層面來說,企業需要強化對財務活動的監管,包括融資、投資、資金運行以及收益分配等環節;從會計控制層面來說,企業可以將監督控制工作落實到資產管理、工程建設、債權債務、成本費用等經濟業務中,還涉及對資金運營各流程的預測和分析等經濟行為。顯然,會計控制主要落實在決策與管理方面,因而,財務控制相較于會計控制更具備主觀能動性,企業也應當以財務控制作為重點。
(二)健全成本費用控制體系
首先,電力企業要推行成本預算工作,要以成本為核心編制預算目標,從上至下分解細化到企業各個職能部門當中,形成從點到面的成本預算管理網絡體系。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應當涉及企業電量銷售情況、市場供需情況、電網建設維護情況等,科學編制預算計劃,并針對各項費用項目設置嚴格的預算定額,保證收支平衡。同時,對年度費用目標細化分解,落實到季度預算和月度預算當中,并將成本控制和預算責任分解到各部門及崗位上,加強過程控制與結果考核。此外,以年度、季度和月度為單位,階段性的對成本費用支出情況和成本預算執行效率分析,及時總結經驗,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其次,建立成本費用責任中心,在預算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費用控制責任,以成本控制目標作為年終績效考核指標之一。成本費用責任中心應當納入所有費用支出部門。例如,以經營生產部門為例,該部門在工程建設中推行招議標,企業中所有的項目工程都需要通過招議標來確定工程和施工費用,并編制成本控制目標。[3]最后,實現成本管理的全面考核,保證成本預算的貫徹落實,確保年度利潤目標的達成。
(三)切實強化風險管理工作
對電力企業來說,風險管理就是指企業通過風險管理機制識別、衡量和分析風險,并采取經濟有效的方法來控制風險,保證企業的“三資”安全。電力企業的風險管理應當以電力成本分析、電價預測、供電能力分析、燃料供應計劃、設備運行計劃、資源優化計劃、市場前景預測等內容作為風險分析的重點。同時,電力企業應當從增強意識、加強管理等多個方面入手,在全體員工的參與合作及專業人員的管理下,全面開展風險點監察工作。企業管理層人員也要加大風險預警系統搭建的投入力度,設置風險預警線。例如,以成本定額和預算計劃作為警戒線,一旦職能部門超成本支出,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并限制支出申請權限,從而有效實現風險控制工作。
(四)完善企業內控制度
電力企業在內控制度建設環節中,應當遵循系統性、層次性的基本原則,在保證內部控制全面滲透的基礎上,健全內控管理制度。企業的內控制度不僅要滿足內部操作的基本需求,還需要提升內部管理質量,以工程項目投資、合同管理、成本控制、授權審批、預算管理、業務投資、組織結構優化、外部風險預警、安全生產管理、內部稽核、激勵政策、人力資源控制等作為制度的主要內容,并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及時更新制度內容,形成完善的內控閉環管理系統。同時,電力企業要加強內部監督管理,尤其要重視電力營銷部門的業務監督審計工作,縮短審計周期,至少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全面審計。同時,企業也可以實現電力營銷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的對接,由財務部門實現對電費結算過程的監督,在實現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對電力營銷環節監督管理,以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結語
電力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涉及企業所有的經濟決策和業務活動,因而,為了提高企業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電力企業需要從會計控制、成本預算、風險管理以及制度體系建設等方面入手,積極構建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有效緩解外部環境對企業帶來的發展壓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為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松山區供電分公司)
參考文獻
[1] 薛雙雙.電力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強化措施研究[J].財會學習,2017(10).
[2] 薛妮.強化財務稽核提升電力企業內部控制質量[J].今日財富,2018(22):109.
[3] 王穎.電力企業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7,000(030):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