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潞 石宇露 趙靜敏



摘要:共享經濟發展迅速,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電動車和共享汽車,在大學校園也逐漸活躍起來,尤其是共享電動車在大學校園普遍使用,其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值得探討。本文在分析大學校園共享電動車使用發展現狀基礎上,探討了大學校園在推廣使用共享電動車存在的問題以及堅決措施。
關鍵詞:大學校園 共享電動車 問卷調查
隨著我國城市人口和機動車輛的快速增長,城市交通問題越來越突出,平均出行時間長、出行效率下降、道路網應變能力差、遇事故極易引起大范圍交通癱瘓等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共享車的出現再一次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而在大學校園中,即便是緊鄰的兩個校園,步行來回可能會花費較多時間,這種狀況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雖然,大學內購入私人電動車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如大部分學校看車點、停車點、充電安置點等都未能完善等等問題。共享電動車的出現,無疑能夠解決眾多問題。
一、大學校園共享電動車的使用現狀
(一)當前大學校園公共電動車普遍得以推廣使用
1.“較快解決一公里問題”。共享經濟的出現,對解決城市交通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其中,大學校園的共享電動車不用辦卡,借車、鎖車、繳費等過程全部在手機上完成,消費者手機下載安裝共享助力車APP后,用身份證實名登記注冊成為用戶,通過手機在地圖上查看到周圍的單車分布,點擊預約后,找到車輛直接掃描車架上的二維碼,車鎖自動解開,極大得方便了大學生的出行以及校園的公共交通問題,用戶還可以在手機App中看到自己的騎行路線和公里數。盡管網約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打車難”,但仍然要面對交通擁堵的現象,在校園公交可能出現擁堵的情況或者網約車無法快速到達的情況,這時候共享電動車能更快更有效的解決的迫在眉睫的“一公里問題”。
2.更有利創造“綠色家園”。校園共享電動車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汽車的使用量,不僅打通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綠色環保。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和環境的不斷惡化,尤其是霧霾天的持續出現,低碳環保顯得越來越重要。中央政府強調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質量”。據有關專家分析,在技術狀態良好的情況下,一輛沒有排放污染控制裝置的小汽車行駛一天約可排放600多克污染物,隨著汽車保有量的猛增,汽車尾氣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而共享助力車的出現則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們對汽車的依賴,對緩解空氣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大學校園公共電動車推廣使用中的問題
1.校園電動車亂停亂放問題日趨暴露。盡管大學校園公共電動車的推廣使用其初衷總是好的,但校園單車亂停亂放問題日趨顯現。我們通過問卷調查顯示:12%人從來沒有看過亂停亂放問題,20 %人經常遇見亂停亂放,還有66.67%的人偶爾看到此現象。調查結果如下圖1所示。
2.給使用者會帶來安全性隱患。認為共享電動車應該降低它的行駛速度,行駛速度過快會導致車禍等事故的大概率發生; %的人認為要加強硬件設施,以更加科學的設計保證使用者的安全,諸如電動車的電池老化問題;由于使用的劣質材料,價格便宜等因素導致剎車不靈問題都會造成使用者的安全問題。
二、共享電動車校園使用實際案例分析——以徐州工程學院為例
為了摸清大學校園公共電動車的推廣使用中的真實情況,我們對徐州工程學院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此次調查問卷使用問卷星軟件設計,問卷的實際問題是結合了問卷星APP里面的問題以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況而設計的,并將此調查問卷分享校園中普遍的大學生,根據問卷調查得出徐州工程學院大學校園內共享電動車推廣使用的具體情況,結果如下:
(一)問卷數據調查的分析
問題1:是否使用過共享電動車嗎?
問題1中了解到徐州工程學院學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知道共享電動車的存在,完全未聽過也沒有使用的學生只占6%,該結果顯示共享電動車在徐州工程學院的普及率較高。然而剩余的40%的學生聽過但是從未使用過共享電動車,表明這些同學可能未想接觸新事物,校園共享電動車的推廣師傅仍需加強。
問題2:通過何種途徑了解共享電動車?
問題2分析:為了使更多的同學了解并使用共享電動車,徐州工程學院的一些部門對此采取了措施,增加了對共享電動車的了解,如問題2所示,40%的學生是通過APP定位服務了解共享電動車;三分之一左右同學是通過同學相傳等經驗了解;還有一少部分同學通過電視、網絡、傳單等廣告得知。這說明同學了解的途徑較為局限,我們可以利用網絡發達的今天,進行更為廣泛的線上推廣。
問題3:使用共享電動車優勢所在
問題3顯示:要想使共享電動車在校園里能得到更好的推廣,我們必須更好的了解到哪些因素吸引學生選擇共享電動車,既校園共享電動車的優勢所在。問題3顯示極大多數人是因為去距離較近的游玩點比較方便而選擇使用公共電動車;超出一半的學生認為限時免費使用、與支付寶微信等軟件合作付款方便、停車找車不用煩等因素而選擇使用共享電動車。由此可見,現在大學生為了方便而更傾向于使用共享電動車。
同時,我們問卷調查還設計了問題4影響共享電動車的因素,問題5不滿意使用共享電動車的原因以及問題6希望共享電動車停放的最佳位置。最后得出調查數據如下:
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影響共享電動車使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氣是否晴朗、停車點是否方便、費用是否昂貴、電池使用持久度、速度都占到了一半以上甚至有達到70%,這些因素都是會影響大學生是否愿意使用共享電動車。與此同時,這些因素也會引起學生的不滿。如圖問題6分析所示,70%以上同學認為下雨天不方便使用;64%的學生認為停車點單一不方便,提出共享電動車的停車點只設置在菜鳥驛站附近而其他地方沒有停車點,不是最佳位置;68%的學生認為使用共享電動車的成本較高。從我的校情況看來,共享單車一個小時以內免收費用,超出一小時60分鐘/元,而共享電動車15分鐘/元,這就使得共享電動車的費用較共享單車的貴。還有剩余一部分同學認為電池老化和速度較慢也是他們不滿意原因之一,這個因素就需要共享電動車的投資商加強管理,及時做好檢查工作。
(二)問卷調查總結
在最終的調查顯示過程中,相比于共享單車、私人電動車、公共汽車等其他交通工具,有71%的同學比較喜歡使用共享電動車,這說明只要我們繼續做好推廣和加強與投資商、維護商的合作,共享電動車會在將來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對共享電動車存在的推廣問題的應對措施
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結果,為了使校園共享電動車的健康發展,解決校園公共交通難題,針對以上調查的問題,給出提出以下應對措施建議。
(一)用干凈的電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推廣校園電動車的目的之一,為了環保,電動車“燒”的是電,假如電的來源不清潔,那么電動車等于環保就是一個偽命題。許多國家,多通過火力發電,煤是電力的主要來源,事實上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先通過燃燒煤產生電,接著給電動車充電,然后由電能再轉化成動力,二次轉化且不說效率,采煤、燒煤對環境一定是有負面影響的,以至于美國投資風險家說:所謂的電動汽車,其實是以煤為動力的汽車。
除了煤,電能的來源是多樣化的,包括:風能、水能、太陽能、氫能、生物能、地熱……當然,也包括核能。總之,不管來自于何方,電動車的“燃料”一定得是干凈的,再結合汽車使用數量減少尾氣排放降低這樣便能剛好地解決綠色環境問題。
(二)加強共享電動車的宣傳
調查問卷中,許多同學不了解也從未使用過校園電動車。為了方便同學們的出行,應通過電動車提供方應通過校園社團或者使用過的同學現身說法,讓更多的同學,了解校園共享電動車,體會其使用的便利與優點,讓更多的同學使用校園共享電動車,使校園共享經濟活躍起來。
(三)各部門嚴加監控與管理,促使校園共享電動車使用便捷與安全
對于使用校園共享電動車所涉及的各方企業來說,例如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平臺不要將利益最大化放在眼前,可以投入資本在各共享電動車上安裝微型探測儀,利用衛星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探測和監管。或者在要求本人實名認證的同時對使用者進行高精準度的GPS,看車輛使用情況。
企業還可以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積極推行“即租即押、即還即退”等模式。同時,升級實名認證技術,規避未成年使用風險。對使用者利用網絡進行實名制注冊登記,須簽訂服務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規范對用戶在騎行、停放等方面的要求。此外,要完善單車使用密碼驗證技術,避免兒童通過使用父母手機賬號等非正常途徑開鎖使用,有效規避未成年使用共享單車風險。
對于政府:對于政府來說可以加強監管,綜合執法。各部門要各司其職,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共享單車及共享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進行依法處理。一旦騎車用戶出現亂停亂放,直接對企業進行處罰,企業再對用戶進行資金或信用值的扣除,嚴管重罰,敦促用戶形成良好的騎行、停車習慣。
做好以上措施,各部門各司其職,可以將共享電動車在校園內做到更好的推廣。
四、結論
共享經濟是一種社會衍生出來的新經濟模式,共享電動車就是這個模式的產物。對于學生黨和上班族來說,共享電動車是一種新的出行方式:不必再為了等公交、等地鐵而煩惱。因為共享電動車的車源很多,使用方便快捷,而且每次花費也不貴,這恰好滿足了學生黨和上班族的要求。但是由于相關部門沒有規劃好相應的法律法規,共享電動車在帶來出行方便的同時也給交通安全帶來了很多的隱患,比如:亂停亂放、不安全騎行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騎行人不固定,且多數未經過專門的交通安全教育和駕駛培訓、加上電動自行車自重大、速度快,發生事故會帶來較大傷害和損失等,這需要多方合作協調加強管理,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促進校園共享電動車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思敏,胡琦,趙靜敏.紅領巾早餐在校園推廣的調查研究——以徐州工程學院為例 [C].科技經濟導刊:2017(09).
[2]趙麗坤,李澤江.高校校園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方案研究[J].《科技視界》:2015年第1期.
[3]宋婉璐,盛玉剛.校園共享單車運行現狀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年第18期.
[4]李琨浩.基于共享經濟視角下城市共享單車發展對策研究[J].城市,2017(03):66-69.
[5]能共享的遠不止單車[J].工業設計,2017(10):158.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2019 年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立項項目“共享電動車大學校園推廣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調查研究”(XCX2019063)。
附件:問卷調查表
作者單位:徐州工程學院 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