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立夫 張明亮 郭旺達
摘? 要:體育訓練是一種綜合性的訓練,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能儲備等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極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傷害和損傷。為保障學生體育訓練的成效,優化學生體育訓練的水平,科學防范可能存在的運動傷害,應該運用科學的防傷害策略。本文論述了高校體育訓練中存在的運動傷害的隱患分析,從而得出可供訓練中防傷害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校? 體育訓練? 防傷害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a)-0064-02
Abstract: Physical training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which requires high phys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quality and physical reserve of different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training, it is very easy to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juries and injuri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physical training, optimize the level of students' physical training, and prevent possible sports injuries scientifically, scientific injury preven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us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dden danger analysis of sports injury in college sports training, and then obtains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to prevent injury in training.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training; Injury prevention strategies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基于科學系統的體育訓練,不僅能夠優化學生的體育素養,還能夠引導學生形成一技之長。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存在明顯的差異,體育訓練習慣也存在明顯的不同,這就使得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極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體育傷害。科學提升體育訓練的水平,全面優化體育訓練的技能,科學防范可能存在的體育傷害,應該落實科學系統的防傷害策略,不斷提升傷害防范的整體成效。
1? 高校體育訓練中存在的運動傷害的隱患分析
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運動傷害的風險隱患是比較多元化的。同時,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可能遭受的傷害風險也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第一,高校體育環境以及硬件設備存在的不足。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積極營造科學的體育環境和氛圍,不斷優化體育設施的質量,不僅能夠保障體育訓練的成效,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運動傷害。但現階段,高校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明顯缺乏科學的體育環境,同時體育硬件設施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比如高校在專業運動場地的建設與專業運動器材的配置方面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部分體育器材不符合質量與安全標準,都容易給學生帶來一定的運動傷害。第二,體育訓練缺乏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充分考量。在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整體優化體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身體素養以及不同體能差異等,落實科學化的教學體系,實施分層教學。但現階段在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受繁重的課業壓力及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往往缺乏對學生自身素養的關注,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這就使得部分體育項目遠遠超越了學生的身體承受能力,在體育訓練中極容易出現運動傷害。第三,運動科學方面的知識以及素養相對比較缺乏。無論是體育教師,還是參加體育訓練的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都應該掌握運動科學方面的知識。只有具備科學的運動知識,才能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運用科學的體育技能,落實科學的防傷害策略。但現階段運動科學方面的意識有待提升,運動科學的理念有待貫徹。
2? 高校體育訓練中防傷害策略
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傷害問題的發生是較為普遍的。為整體保障體育訓練的質量,全面提升體育訓練的水平,科學防范可能存在的體育傷害,應該運用科學全面的防傷害策略。
2.1 加強運動科學知識的普及與推廣
在高校體育訓練實踐中,科學防范可能存在的體育傷害問題,應該注重運動科學知識的普及與推廣,不斷提升運動科學的開展成效。一方面,高校應該著重提升體育教師的運動科學理念,強化運動科學知識的培訓與教育。高校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引導者,只要具備夯實的運動科學理念,才能在體育訓練中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充分結合學生的體育素養,有效降低運動傷害。高校應該健全師資力量的培訓體系,不斷優化教師的專業素養,依托于科學的績效考核等,切實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高校應該鼓勵教師積極開展自主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素養。另一方面,學生作為體育訓練的主體,只有具備了運動科學的理念和認知,才能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有的放矢,更好地保護自己。因此,高校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充分認知到標準規范技術動作的重要性,有效規避學生在不得其法的情況下盲目開展體育訓練。同時,高校還應該引導學生在體育訓練前,做好相關的熱身,同時做好及時的檢測與評估,以此來找到適合自身的體育訓練方式。
2.2 完善高校體育設施的規范化建設
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應硬件設備及體育環境等方面的問題,繼而造成學生運動傷害的情況也較為普遍。為有效降低這種運動傷害,高校應該結合自身條件,不斷完善和優化自身體育設施的建設,整體保障體育設施建設的規范性與科學性。一方面,高校應該結合自身條件,努力完善體育設施的建設,不斷提升體育設施及相關器材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對于部分相對陳舊的體育設施,應該及時予以更換。在新體育設施的采購過程中,也應該嚴格按照標準,保障其質量與安全。另一方面,高校還應該科學配備運動傷害的防護設施。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難度偏大的訓練項目和內容。若沒有科學的防護設施,則勢必容易影響體育訓練的整體安全效益。因此,高校有必要針對課程內容的需要來適時完善相關的防護設施以及設備。
2.3 完善檢測設備實施分層體育訓練
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為有效防范可能存在的運動傷害,高校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體能測試或者相關專業檢測設備等,以此來實現對學生體能情況的科學把關,切實提升體育訓練的科學性。比如依托于心率檢測儀器,高校教師可以明確哪類學生不適合高強度的體育訓練,繼而快速調整體育訓練的實施方案。與此同時,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還應該科學實施分層體育訓練。不同學生的身體素養存在明顯的差異,同時他們的體育興趣也存在較大的不同。同時,受性別因素影響,男女生在體育訓練強度或者內容方面也存在差異。為整天優化體育訓練的成效,應該按照學生不同的身體素養等實施科學的分層訓練,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內容,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體育訓練中獲得成長與發展。
3? 結語
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高校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傷害。為整體提升高校體育訓練的質量,全面保障高校學生的體育訓練安全,有效防范可能存在的運動傷害問題,應該積極開展運動科學教學與培訓,完善體育設施與器材,實施分層教學法等。
參考文獻
[1] 彭青軍.高校體育訓練中的防傷害策略探析[J].科技資訊,2017,15(10):237-238.
[2] 黃美蘭.基于高校體育訓練中的防傷害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18,16(33):235-236.
[3] 張京杭.高校體育訓練中的防傷害策略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