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南
摘要:英語學困生一直都是農村英語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農村的英語學困生長時間以來困擾著英語教師,也影響到了農村英語教學事業的發展。很多的英語學困生不能夠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對于英語學習也逐漸地產生了抵觸和厭倦,很多的農村學生甚至會因為討厭學習英語而選擇輟學。為此解決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問題是目前擺在英語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教師要能夠幫助學生消除對于英語學習的畏懼和厭倦,要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給到學困生更多參與課堂的機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困生學習英語的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困生;英語教學
英語學困生主要就是指在英語學習上面存在著一定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因為對英語學科學習興趣不濃,方法不夠科學合理,從而學習上越來越困難。農村的初中學困生一直困擾著英語教師,也影響到了整體的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當務之急就是要深入到學困生中間去,充分的了解學困生的英語學習狀況,找到學困生英語學習無法得到改善的原因,能夠做到對癥下藥,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盡快地實現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
一、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很多的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基礎都不夠扎實,基本的音標不會,不能夠根據音標完成英語單詞的學習,也不會根據音標對單詞進行拼讀和記憶。另外就是農村地區的學生缺乏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上面缺少一定的規劃,課前不能夠更好地完成知識的預習,課堂中容易走神,不能夠針對性聽課,課下對于自己不會的地方也不尋求教師的幫助,不會進行自主的復習。而且沒有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的方法,有的時候一些學生也想學好英語,但是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也不能夠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再有就是這些學困生在學習上面缺乏一定的動力。因為學生地處農村地區,所生活的環境下基本沒有人使用英語,所以他們也無法感受到英語的氛圍,不能夠更好地認識到學習英語對于他們今后的生活還有工作的意義,所以就會產生一種學不好也沒關系的心態,在學習上缺乏動力自然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農村地區的家長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一方面在教學的觀念上比較落后不能夠給到學生正確的學習理念的引導,另外缺少正確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上根本得不到家長更多的支持和輔導。另外一些家長為了維持家中的生計不得不到外地打工,學生一般都由家里的長輩進行照看。所以父母很少監督和關注學生學習,這些留守兒童缺乏科學的教育指導,只會放任自流。這樣一來也就影響到了這些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所以英語成績也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很多的家長基本半年甚至一年才回來一次,也并不能夠及時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
(三)學校方面的原因
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相對比較的落后,教學的資金不足,所以缺乏先進的教學設備,因此英語課堂就缺少了一定的趣味性和新鮮感。這樣不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會讓學生逐漸的對學習英語產生一種疲倦,不再會主動去學習,星辰一種惡性的循環。另外就是班級上的人數較多。教師對于學生的輔導不能夠做到細化,但是學生本身就是存在著差異性的,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又不能夠顧及到每一位學生,無法給到學生針對性的輔導,使得學生之間的差距也會被逐漸地拉大。最終導致一部分學困生的產生。
二、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
(一)幫助學困生消除對英語的厭倦
對于大部分的學困生而言對于英語學科沒有任何的興趣,不具備比較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認識到為什么要學習英語和學習英語的意義,所以在學習上也缺乏一定的動力。另外英語這門學科需要學生記憶和背誦的東西相對較多,也會使得一部分學生對英語產生抵觸。隨著時間的遞增,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學生落下的知識也越來越多,最終導致課堂上聽不懂,就更加劇了他們對于英語的抵觸。所以在對這些學困生進行轉化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能夠用心和學生溝通,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對他們的關愛,也要善于使用自己的恒心真正去感染學困生,從而幫助學困生能夠逐漸的消除對于英語學習的畏懼和厭惡,從而形成學習英語的動力,自覺地去按照教師的方法和引導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學習上面獲得了一定的起色后,教師一定要及時地給到他們鼓勵,這樣他們才會更有自信的去學習,從而建立起一種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This is my sister.》時,我們班上有一個學生他的英語成績很差,小學基本就沒有學到什么內容,對于這名學生我進行了更多的關注,多次課下對他進行針對性輔導,在學習這一課時我課下和他進行了角色扮演和交流,讓他學習單詞的發音,了解這些家庭成員,鼓勵他開口說,這位同學也通過我的輔導看到了我的用心,開始大膽地使用英文介紹他的家庭成員,對于他的表現我進行了鼓勵,他也認識到了說英語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慢慢地建立起了學習的自信心。
(二)課堂教學中落實分層教學
學困生對于學習英語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畏懼,但是其實對于大部分的學生而言他們也是想學好英語的。不過教師講的內容有的時候他們根本跟不上也聽不懂,長時間就會喪失自信心。有的時候教師布置的作業對于學困生也會存在著較大的難度,教師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方式扼殺了這些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此教師開展農村英語教學應該堅持分層教學的原則。教師也需要把學困生考慮到自己備課的內容中,不要為了一味地搶進度而放棄這些學生。課堂中提到一些簡單地問題時可以嘗試讓學困生回答,比如單詞的拼寫、詞組翻譯等等。在留作業時一定要注意分層布置作業,給學困生留的作業內容盡可能的簡單和基礎,課下多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對于留的作業還有課堂吸收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課堂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參與的游戲,比如成語接龍等等。這樣能夠提高學困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能夠讓他們同樣參與到課堂中。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Im watching TV.》時,What are you doing?I'm watching TV.這樣的對話還是相對簡單的,可以嘗試讓學困生進行適當的對話練習。因為這節課學習的重點是正在進行時,可能對于學困生而言并不能夠很好的掌握一般進行時單詞的變換形式,教師可以先嘗試讓學生模仿課本中現成的對話練習,讓學生先去體會詞形的變化。然后慢慢地增加難度。
(三)善于鼓勵學生,激發學困生學習動力
對于大部分學困生而言英語學不好還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英語學習上面缺乏一定的動力,不具備學習的自覺性,害怕背誦,不想吃苦。那么作為英語教師想要轉變學生就需要給到學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能夠更加持久的進行英語的學習。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中給學生貼標簽,不斷地鼓勵學生,借助于不斷地給學生貼進步的標簽,不斷地鼓勵和表揚,學困生會不知不覺的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然后會更加自信地投入到學習中,建立起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我們班上有幾個為學生英語學習一直不理想,平時作業也不愿意完成,對于這些學生我并沒有一上來就是批評和指責,而是面對他們一個小小的進步就會放大進行鼓勵,在課堂中涉及到簡單地問題時一直鼓勵這些學生回答,他們回答錯了我也會說雖然答錯了但是有勇氣去回答問題了,大家都值得向你學習,一次次的鼓勵后這些學生也本能的認為“我能行”,學習的動力也更足了。
(四)英語教學落實學生幫扶策略
想要徹底的實現學困生的轉化僅僅借助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很多學生因為基礎太差還是會會到之前的學習狀態。所以這就需要課下讓學生從最基本的內容開始進行學習。讓學困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英語詞匯。教師可以從音標講起,讓學困生掌握一些拼讀的規則還有單詞發音的規律和技巧。但是教師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所以在班級中我開展了一對一幫扶的活動。給每一位學困生選擇一個英語成績相對比較優異的學生,讓這些學生充當小老師每天進行一些幫助。比如每天教學困生讀準20個單詞,第二天幫助他們聽寫這20個單詞,并做上記錄。等等。然后一段時間后對學困生進行考查,表現優秀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這些學困生也會不想為給同伴拖后腿而更加努力的進行單詞的學習,同時也讓成績好的學生進行了知識的鞏固復習。長時間的堅持能夠讓學困生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結束語:
轉化英語學困生需要英語教師堅強的毅力和不怕苦的精神,需要其他同學的幫助,需要學困生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需要科學的理論為指導。相信通過英語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和幫助,一定能夠使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得到轉化,提高學困生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牛高.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年32期.
[2]何玉瓊.初中英語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策略分析[J].校園英語.2018年38期.
[3]郭曉霞.淺談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轉化之策略[J].新課程(中).201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