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征
摘要:在全民運動的背景下,體育學科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學習體育,進行運動,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更能增強學生的體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傳統的體育教育過分強調了學生身體能力的培養,難以發揮出體育教學對學生興趣激發的作用。在新課改的環境下,中學體育教育更應該遵循人本的理念,以教學為基礎,重點提升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和體育知識點。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在新一輪的課程制度中,體育學科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明顯得到了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體育教育也因此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如果向中學生詢問他們最喜愛的課程,那毫無疑問就是體育課了[1]。我們在承認體育學科得到了重視和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思考其教學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問題的存在是不可避免,但是教師不能逃避問題,需要勇于面對問題,并針對問題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法,來引導中學體育教學更好的發展。現代化的中學體育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增強學生體魄的同時,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一、合作學習,讓學生討論起來
在最新一輪的課程制度中,明確的指出了學生合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學生的合作能力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培養,良好的體育合作能力,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和知識點的探索都是有所必要的。學生在合作和討論的過程中,他們對相關的體育知識將更加的了解,而以此所展開的中學體育教學,其課堂效率是更加高的。所以,體育教師應該加強中學體育合作教學的應用,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籃球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對課堂學生進行分組安排,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解決問題。首先,教師需要結合班級內學生的心理特性,以及其學習體育的基礎,合理的為學生進行分組,以優帶差[3]。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學習任務為每組學生進行分發,如“在籃球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籃球可以通過幾種方法運球”等,通過課堂設問的形式,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的去學習體育籃球相關的知識,進而增強學生籃球運動的技能。再次,教師要結合課堂提問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提高學生自主發言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表現自己,這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最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對課堂研究的結果進行總結和反思,針對教學存在的問題,以便在下一節的體育課中做出改變。
二、多樣化教學方法,讓學生活躍起來
中學體育課傳統老一套的教學方法單一和其枯燥的教學內容,都是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興趣發展的,在實際的課堂上,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是不夠高昂的。結合新課改的理念,通過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進而多元化的體育教學的方法,獲得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認同感,更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有效的提高了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解足球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便利性,不僅能夠為課堂帶來更多的趣味性,更能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以圖像和動畫的形式為學生們講解足球的起源、產生和發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足球知識的好奇心和興趣。其次,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對足球技能進行具體的講解,如腳內側踢、停球技術、運球技能等,通過課件講解,更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也能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最后,中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為學生展示更加形象化的知識點拆分講解,在趣味性的講解中,更能促進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多元化評價,讓學生參與進來
教學評價適應于任何一門學科,尤其是對于中學體育教學,評價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的不足處,并加以改正。多元化教學評價能夠極大程度的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合理性,提高學生體育知識學習的人情和積極性,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查漏補缺,更能幫助學生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果[3]。因此,教師應該重視體育課堂的評價工作。
例如,在中學體育足球內側踢地滾球的教學中,就可以借助評價的方式展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讓班級中的學生輪流發表下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定的自我認識。其次,教師可以引導班內學生互相搭組進行互相評價,讓彼此發現彼此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不足之處,從而做出改變。如此的評價方式,能夠調動起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的。
結論:
總的來說,中學體育教學有利于學生身心體魄健康的發展。新課程制度對中學體育教學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教師應該認識到傳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觀念,針對問題的出現制定解決措施。教師需要多元化教學方法,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進行評價,更有益于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引導學生健康而又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小鵬.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 (33):11-12
[2]董晨偉.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6)23-24
[2]季瀏.體育新課程教學法(初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