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娟
摘 要:目前,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中,中小學階段各學科教育更應該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還能推進教育改革進度。而從課程本質上看,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要著重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將有利于學生學科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穩步發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重點探究積極思維推進策略,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生積極思維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各階層對人才的需求標準越來越嚴格。因此,教育領域要不斷地實施教育改革,以此來培養符合社會發展形勢的全能型人才,各階段學科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德育的主陣地,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價值
初中階段的青少年思維十分活躍,對一些未知事物有著濃厚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在如今的信息時代,初中生能接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他們受思維水平的限制,對這些信息沒有獨立處理的能力,造成這些信息中的不良因素影響學生的正常發展。因此,初中教師要重視這個階段學生的個性規律,明確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德育的重要課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以科學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力構建,以此來完善初中生的人格建設,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式、法治觀和道德觀。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思維推進的具體教學措施
(一)借助生活實例,開展學習小組案例分析
在學生積極思維推進過程中,教師要想提升教學效果,就需要深度挖掘教材內容,將生活元素引進教學過程中,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當作教學輔助工具,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提升學習興趣,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水平。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網絡改變世界”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列舉一個真實案例:少年小胡由于沉迷于網絡游戲,將父母辛苦攢下的3萬多元進行游戲充值,父母得知后將游戲公司告到法院,最終判決由于小胡充值屬于個人行為,游戲公司本著人道主義返還部分錢財。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這個案例里面小胡的行為是否正確,青少年應該怎樣對待網絡游戲。這樣的真實案例分析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案例分析過程中發散自己的思維,提出自己的見解,逐漸提升自己的法治認知,增加自己的知識積累。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材內容真實呈現
在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已經普遍應用于教育領域中,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加快捷、便利。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特性,將教材內容完美地給學生呈現出來,這有助于學生清晰地理解教學內容,深刻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識,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中華一家親”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我國的地圖和少數民族的分布區域,然后運用提問式教學方式問學生我國有多少個民族,請列舉一些少數民族的特色和風土人情。通過這樣的課堂問題讓學生進行針對性學習,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機會,讓教師更加方便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助推后期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道德與法治意識
在學生積極思維推進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資源進行歸納與整合,合理地運用第二課堂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全方位發展,將現代化與創新元素融入教學體系中,多開展校園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如進行文明班級評選、校園文明形象大使評選活動、班級中文明標兵評選等活動,這些實踐活動的宗旨就是提倡道德與法治的宣傳,評選出道德與法治模范,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思維能力。
總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是教育領域中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學科,利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端正初中生的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思想品質、價值觀念以及法治意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思維推進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思維能力,塑造完整的法治觀和道德品質,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教學標準,推進教育改革進度。
參考文獻:
[1]劉鑫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0.
[2]康全周.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發揮[J].才智,2020(10):114.
[3]金孝紅.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生積極思維推進策略研究[J].情感讀本,2019(14):31-3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