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歡
摘 要:幼兒園教育作為幼兒的啟蒙教育,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和心理結構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課程背景下的幼兒園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重視。但是仍然還有很多農村由于地理條件苛刻等原因,導致辦學質量落后的現狀,為了提高農村幼兒園教育質量,本次研究圍繞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開展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
區域游戲是教師根據教學主題活動而在規定的區域內,指導幼兒圍繞主題進行游戲的過程[1]。幼兒教育注重幼兒的心理素質發展和幼兒基本素養的形成,因此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特點以游戲為主,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和交流。農村幼兒園有其自身的特點,在開設區域游戲的過程中,要結合農村幼兒園教學資源和師資情況展開有效教學。
一、結合信息技術開展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
農村幼兒園教學資源不如城市幼兒園,由于交通等原因導致很多優秀的師資和教學資源無法進入農村。農村幼兒園對農村幼兒的發展非常關鍵,信息技術結合互聯網將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學資源整合于一起,能夠有效地提高農村幼兒教學質量。在開展幼兒區域游戲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展示游戲的主題,結合幼兒感興趣的視頻來激發幼兒參與區域游戲的主動性。例如在表演區域開展:“我是表演藝術家”的區域游戲時,農村幼兒園由于信息不暢通,導致很多農村教師對游戲主題并不是很了解。信息技術可以整合來自不同的信息資源,比如幼兒非常喜歡童話故事,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展示各種有趣的童話故事,比如:皇帝的新裝,當幼兒看到一個皇帝被別人欺騙后,赤裸的身體在街上游蕩的時候,很多幼兒都感到非常有趣。抓住幼兒的興趣心圍繞該故事,要求幼兒在表演游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將這則有趣的故事再現在幼兒面前。或者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向幼兒展示幼兒感興趣的一部動畫片,比如:哆啦A夢、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等等。讓幼兒觀看完動畫視頻,隨后根據動畫內容來演繹一段動畫中的故事情節。這些主題都是幼兒平日里非常感興趣的,很多農村幼兒園沒有及時更新和采購新的教學資源和圖畫書,導致幼兒在園內沒能接觸到一些新穎的有趣的學習資料,而信息技術打破距離之間的障礙,將來自多方地教學資源整合于一起,從而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二、結合生活材料開展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
農村幼兒園缺少相關的教學材料和學習工具,導致幼兒園的教學無法正常有序的開展起來,新時代學前教育標準要求幼兒通過幼兒園教育,能夠讓幼兒形成基本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了不讓課程落下,教師可以結合農村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生活材料,結合生活材料來開展幼兒教育,讓幼兒利用生活材料來制作各種手工或者玩具,鍛煉幼兒的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2]。例如在手工區域中開展手工游戲,要求幼兒將平常不用的牙膏盒或者食品盒做出自己喜歡的玩具,游戲以小組為形式展開。其中一組的幼兒將一個牙膏盒剪開,剪出一個卡車的形狀,隨后再剪出卡車的四個輪子,并且通過膠水將卡車的四個輪子粘在上面,就這樣一輛紙制的卡車就完成了。還有的組利用食品盒剪成飛機的翅膀和尾翼,再剪出飛機的身體,連接起來就能夠拼出一個飛機,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一架完美無缺的飛機展現在大家眼前。手工游戲是最能鍛煉幼兒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過程,結合生活材料讓幼兒以生活中的物體為例來展開手工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小組之間進行交流互動,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幼兒的交流能力。生活材料是在農村最容易找到的教學材料,在農村幼兒園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教師合理的運用生活材料來開展教學,可以實現合理利用資源節約成本。
三、結合戶外學習開展農村幼兒園區域游戲
大多數農村都是在山區,山區自然景觀非常漂亮,這些自然景觀都可以作為開展教學的環境。新時代學前教育要求教師指導幼兒親近社會、親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變化感受自然之美。例如在展開制作植物標本區域游戲中,教師將本次游戲開展的場所劃定為園區周邊的小樹林,在教師的帶領下確保幼兒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幼兒認識小樹林中的植物,讓幼兒適當的采集自己喜歡的植物的葉片和枝條,隨后在空地上教師教幼兒制作最簡單的植物標本,只需要利用兩本厚書將其壓扁后裝入標本袋即可。幼兒掌握了標本的制作方法后,開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標本制作,很快每一位幼兒都制作出了自己喜歡的植物標本。教師對幼兒所制作的植物標本進行檢查后,鼓勵幼兒積極學習和思考的態度。最后教師要求幼兒之間相互評比哪一位幼兒制作的標本最好看、最美觀。充分利用農村戶外資源,將戶外資源作為教學的環境,指導幼兒在戶外開展區域游戲學習新知識,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本次研究圍繞農村幼兒園教學現狀,展開分析研究,探索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教育的策略。農村幼兒園作為農村教育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農村現有的教學資源,結合現代化教學技術,創設有效的區域游戲吸引幼兒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張薇巍.幼兒區域游戲中材料投放策略探討[J].成才之路,2019(33):73-74.
[2]胡名.依托鄉土資源優勢,打造幼兒區域游戲活動特色[J].知識窗(教師版),2019(0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