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婳
摘要:“三生教育”是學校德育及班主任工作的靈魂。而生活教育更是目標與方向。在城鎮化進程中,學校、班級管理中面臨大量的外來務工子女,由于家長工作的繁忙,無暇顧及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所以在這些孩子心理或多或少表現出一些令人值得思考和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具體案例,探究生活教育在學生心理轉變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班級管理;學生心理;生活教育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貫穿人生,以生存為根本,以生活為載體。因此,“三生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技能的教育,更是涵蓋生活全方位的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是班主任觸及學生心靈、感染學生靈魂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三生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的幸福生活的教育。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城鎮化進程中學校,我們又面臨著本校生源多為外來民工子女的獨特個因,由于家長工作的繁忙,無暇顧及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造成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缺失,再加上學生本身基礎薄弱、缺少學習動機等自身的原因。因此,在這些孩子身上或多或少表現出一些令人值得思考和關注的問題,我們是否真心走入這些學生的生活和內心,這些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必須直面以及關注的問題。而如何有效地在班級管理中解決這些問題,是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不斷探究的。
作為班主任,在實際工作的實踐與積累中,我們知道教育是育人的藝術,教育更是心靈的藝術,只有深深撞擊心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心靈的教育。
我班一個總是低著頭、沉默寡言的女孩小金引起了我的關注。小金,籍貫江西,隨父母來蘇讀書,就讀于我校,據了解小金同學在家鄉成績比較優異,但是由于地區開設課程的差異性,數學、語文一般,而英語成績特別不好。但該同學成績在班級中處于中等,我平時也時常鼓勵她,最初我并沒有發現她有什么不妥。自尊心較強,兩地課程的文化差異讓她缺乏自信,在學習上無法得到成功感,自卑的心理讓她人際關系也較為普通。
作為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觀察和關注日常生活,我習慣讓學生每周寫2~3篇日記或隨筆,這樣學生可以觀察、記錄生活,也可以和教師談談自己的想法或意見。在批閱時,作為班主任,我會認真閱讀、寫下溝通的內容,因為我認為這樣做不僅可以加強與學生的對話,及時了解學生的動向和心理狀況,有時可以避免當面討論某些話題的尷尬,還能借此不斷改進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及時協調班中各種需要協調的事務,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在多次批閱小金的日記中,我漸漸讀懂了小金沉默寡言背后的原因。我發現小金時常會在日記中寫道對過去農村及學校生活的美好回憶,因為那里有與之相伴多年的奶奶和摯友;對父母偏愛弟弟的無奈和對父母關愛的渴望;朋友之間相處的磕磕絆絆等,字里行間多帶著淡淡的哀傷。
一、生活入家,暖風融融
長期觀察小金的一舉一動以及一直持續在日記中的交流后,我發現她身上的自卑主要來自家庭,于是我春風和煦地走進了她家,希望能帶去一縷南風。首先,向家長說明此次家訪目的只是想要了解小金的生活環境、成長過程,讓家長放下由于長期對于班主任家訪就是告狀的這種防備心理。這次家訪讓我覺得在慢慢地走近小金。小金生活在一個家境較為普通的家庭中,父母以做些小生意為生,家里還有一個正在讀小學的弟弟。由于父母平時忙碌,對孩子陪伴不多,相處時間少,另外平時照顧弟弟的任務就落在她身上,慢慢地小金認為無法得到父母關愛的原因是重男輕女的觀念。在這種觀念下長大的孩子,怎能覺得自信、陽光呢?可是幼小的她并沒有發現父母同樣關愛她,只是方式不同。后來,我經常和小金的媽媽或爸爸進行電話訪問或直接面談,讓他們了解小金內心的想法與擔憂,婉轉地希望家長能多為孩子著想,希望他們能夠在為物質生活忙碌的同時,能以更多時間和精力傳達對孩子的精神上的關心,這對青春期的孩子是至關重要的。慢慢地幫助家長改變教育理念,轉變教育方式,小金開始微笑地向我展示父母為她早上熬的白粥、特地出門買的包子等等。有了家長們的支持,我的工作如沐春風。
二、生活入心,暖風化雨
走進方能知心,知心才可交友。一陣南風,真心融化真心。一天,我發現小金與原本與她關系較好的一位女生小韓形同陌路,互不理睬。本來想馬上找小金談話、了解情況的,但希望她能學會如何與同學交往,于是忍下,默默地關注事情的發展。又一次日記中,我讀到了小金和與小韓的故事,起因只是QQ上的一句話,內心同樣敏感的兩個人便開始了罵戰、冷戰,文字中兩人有對自己沒鐠的堅持,也有對友情的片面理解。我還是忍下,只在本子上寫下了“珍惜”二字。在一節活動課上,我悄悄地把小金叫到一個空教室里。小金率先打開了話匣子:“老師,你終于找我了,我其實挺后悔的。”從小金的表述中了解到,其實是她一開始不好,罵了對方,這是自尊心作祟,于是就有了周五放學后的一幕,她沒有站在對方立場考慮,更何況是自己的好朋友。最后,我效仿了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塊糖”的故事,對小金進行了開解。相信小韓也是如此,矛盾難免,矛盾之后更互相了解,更為對方著想才是值得珍惜的友情。事后,小金與小韓仍然略顯尷尬,但幾天后的日記中,她主動告訴我她們和好,更加無話不談,更多地看到她的微笑。可見微微南風會留下一份溫暖、澆灌一份友情。小金現在每次以積極的態度回復我的期望并付諸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和好友一起在為中考拼搏,為目標奮發。相信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能夠考上理想的學校。
三、生活入班,暖風花開
絲絲春風拂面來,其實小金的事例在學生中多少也有類似的例子,于是我利用班會課,與班級所有同學共同討論了與父母、同學相處的話題。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總是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抱怨同學的小氣,抱怨同學的自私,抱怨父母的嘮叨,抱怨父母只關心成績,但是通過學生們共同的討論、教師的引導,全班開始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父母,理解他們為了生活艱辛的奔波,理解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切,有時只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不同;開始學會站在同學的角度寬容同學,真心、相互理解與他們相處,有時只是他們表達友情的方式不同。
生活教育教會學生用積極的心面對生活,用寬容的心善待生活,用感恩的心品味生活。另一方面,生命、生存、生活是人生與時代的永恒主題。而生命教育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礎,生活教育是方向,因此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緊密結合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桑標.兒童發展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