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繼成
摘 ?要:體育教學的宗旨和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鍛煉掌握相關的體育基礎知識,并不斷提升自身的運動技能。對于身心發育處于關鍵期的小學生來說,借助體育教學的開展實現學生運動技巧的培養和身體素質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在綜合考慮學生身體素質、學習興趣和身心發展特征的基礎上,將體育游戲引入到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為更理想體育教學效果的取得奠定堅實基礎。基于此,本文就此為論題,針對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方法和策略進行闡述,以期為教師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游戲;準備活動;課堂教學;課后放松
對于處于7到14歲這一年齡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對自身以及周圍事物的認知不是特別清晰,但卻有著共同的特征——愛玩愛鬧,如何從學生喜歡玩樂這一特征出發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安排是教師關注的話題。體育游戲作為與體育教學內容相符的活動形式,因其自身特有的靈活性、趣味性、娛樂性等特征深受學生喜愛,在激發學生興趣、提升體育教學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符合小學生認知發展特征的教育組織形式。為此,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我們應從具體的教學實際出發,積極探究體育游戲應用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從而摒棄傳統以機械訓練為主體育教學模式的束縛,使體育教學呈現出展現面貌和風采。
一、融入到準備活動環節,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體育課課前準備活動環節設置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對體育課的參與興趣,同時激活學生的身體機能,使其能夠迅速進入到運動準備狀態中,更好地迎接接下來的體育鍛煉。以往這一環節的設置通常是以慢跑或是做操的方式進行的,準備活動的形式缺乏趣味性,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并降低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而借助游戲進行準備活動的設置能夠收到不錯的效果。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在這一環節設置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游戲,讓學生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課前熱身訓練,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參與興趣和動力,助力體育教學的順利進展。
例如,在進行“小籃球:原地雙手胸前投籃”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我就在課前準備活動中給學生設置了“三角傳球”的游戲,游戲的具體操作形式是:將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三個小組,且每個小組以縱隊排列的形式站立,三隊整體上形成三角形的樣式;排在某隊隊伍最前面的學生在開始的號令聲發出后,按照順時針或是逆時針等事前規定的方向,將球傳給排在相應隊伍隊首的學生,并在傳出球之后迅速跑向對方隊伍,站在末尾;而接到球的學生則按照相同的方式傳球、奔跑……在傳接球的過程中,將球傳錯方向或是沒有順利接住球的學生淘汰。在這生動、愉悅的氛圍中開展一堂課的教學,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廣泛地參與進來。如此,通過在準備環節設置趣味游戲,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體育課堂氛圍的輕松、活潑,從而產生積極、自主參與其中的興趣和動力,強化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興趣,使接下來的體育教學得以順利地進展下去。
二、融入到課堂教學環節,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觀察現如今的小學體育教學不難發現,教師如果吧器械分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鍛煉的話,學生就會熱情高漲地進行活動,而如果單純進行體育運動要領和技術動作的講解,并讓學生反復訓練的話,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就會降低,可見學生對機械訓練式的體育教學模式不感興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將學生喜愛的游戲與體育教學目標融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完成相關的體育運動目標,使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得以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效果也得到有效改進和提升。
例如,以“走和跑:耐久跑”這部分內容為例,跑步練習本身十分枯燥且耗費體力,反復、大量練習的話很容易令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游戲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跑步的練習,比如設置“取彩球”的游戲: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且每組學生人數相等,讓他們以縱隊排列的形式站立在起跑線上;在每組起跑線前方約20米出放置若干彩球,讓每組學生通過依次取球的形式進行跑步練習,即由排在隊首的學生開始,在游戲開始的號令聲發出后向放置小球的地方跑去,取一個彩球之后沿著原路返回,與后面的學生擊掌,接著由后面的學生繼續進行取球的游戲。以此類推,直至組內所有成員均取回彩球,并且完成取球游戲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勝。在緊張、刺激的游戲氛圍中,學生的跑步技能得到了很好地鍛煉。如此,便將枯燥的體育鍛煉與趣味游戲巧妙結合了起來,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凸顯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使體育教學質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改進和提升。
三、融入到課后放松環節,緩解學生運動疲勞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貫穿體育教學始終的,除了在課前準備和課堂訓練環節有著廣泛的應用,同樣適用于課后放松環節。在體育課臨近結束之時,學生因參與了一堂課的鍛煉往往疲憊不堪,急需一種方式來放松身心。自由活動的放松形式雖然可行,卻不如游戲的效果來得好。為此,小學體育教學可以在體育課臨近結束時將學生聚集起來,組織學生玩一些輕松、有趣的小游戲,使學生的身心得以舒緩并恢復到放松狀態,更好地迎接接下來的生活、學習。
例如,以“隊列隊形:交叉行進”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臨近結束時給學生設置“反口令”的游戲,即讓學生以橫隊排列的形式站成幾排,此時教師發出“向左轉”的命令,而學生則要快速反應過來做出相反的動作,即向右轉;教師如果發出“稍息”的命令,學生則要做出立正的動作……沒有及時反應過來做出相應動作的學生要被淘汰。又如,教師還可設置“哈哈一笑”的游戲,即讓學生按照順序依次報數,但是遇到3或是3的倍數時不能念出來,而是要以哈哈一笑或是說“過”的方式代替,報錯數的學生要給大家表演一個小節目。如此,通過在結束環節設置一些輕松的小游戲,使學生從緊張的運動狀態中舒緩、放松了下來,緩解了學生的壓力和負擔,為接下來學習、生活的順利進展打好了基礎。
總之,體育游戲作為順應體育教學改革、學生喜愛的體育教學形式,在提升體育教學效果方面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我們應在了解自身實際的基礎上,積極探究運用體育游戲開展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使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得以不斷改進和創新,學生的綜合體能也能得到有效培養和鍛煉,為最終實現體育教學效果的改進和提升做出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李方方.淺談如何運用游戲手段促進小學體育教學[J].田徑,2018
[2] ?朱正龍.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和應注意的問題[J].教育現代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