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大學聲樂學科是一門充分融合了創新性、實踐性、技術性以及藝術性等多項特點的現代學科。大學生通過學習聲樂,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還能夠促進我國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伴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大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更加趨于多樣化,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大學生。基于此,本文將通過分析大學聲樂教學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一點解決方案,希望能夠對我國大學聲樂的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素質教育 ? 創新性學科 ? 大學聲樂 ? 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7-0116-02
現代化的高校教育不僅要求我們重視對大學生文化知識的培養,更要求我們重視顯示的身心和思想發展。[1]不僅如此,社會大眾對于大學生文化、素質內涵及修養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在加深。我國的大學聲樂學科是一門新興學科,沒有深厚的教學歷史和教學依據。而社會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全面要求也給我國的大學聲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我國大學聲樂教學中的存在問題
(一)理論和實踐教學相脫節
我國大學聲樂學科的教師都是接受過專業化教育和教學訓練的,不僅具有深厚的學科專業知識,還具有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但是,學科專業教師自身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思想的形成對我們的實際教學工作而言是有利有弊的。首先,教師在教學中會將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思想不自覺的帶入到對學生引導中,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培養目標。其次,仍然有很多高校教師沿用的是自己在學校時教師所使用的灌輸式教學,學生缺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機會,也沒有接受教師實踐指導和鍛煉的時間。而目前我國大學聲樂教學沒有充分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無法有效提升我國高校學生的聲樂素養。
(二)教學內容無法滿足當前大學生的學習需求
很多學者認為造成當前大學聲樂教學不理想的問題是教師或學生單方面原因造成的。其實不然,日常教學管理、教學環境以及教師自身素養外,還包括教材和教學內容不夠多樣化等因素都是造成我國大學聲樂教學不理想的根本因素。而這些原因使得我國高校學生無法準確認識聲樂,從而樹立積極的學習心態。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的教學內容和素材的選擇沒有充分考慮到當前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從而使得我國高校學生除了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之外,無法根據教材及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知識的延伸和課外學習,學習內容太過于局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教師會出現“重點培養具有天賦”的學生,單獨給予他們一些練習的技巧和學習方式,目的是希望他們能夠為學校獲得更多的榮譽,從而使得高校聲樂教學越來越功利化。最后,還有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越來越忽視流行歌曲、民族歌曲對學生的影響,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反而會使學生的發展單一化,與我們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
(三)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當代大學生具有明顯的個性化學習特征,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認知。但是很多高校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會忽略學生的學習特征,按部就班的進行傳統教學,無法充分體現聲樂學科的藝術性、創新性和技術性。我國近幾年推行的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都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非僅僅是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大多都是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被忽視,從而錯誤的導致學生認為學習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大學聲樂學科尤為重視的就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僅無法調動學生參與聲樂學習的積極性,反而有可能使得當代大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聲樂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當充分意識到素質教育下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掌握學生的真實學習動態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大學聲樂的“素質培養”。
(四)缺乏健全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
聲樂學科和一般的文化專業學科不同。聲樂學科注重的是學生的藝術造詣和藝術思想,而非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因此,我們不能用傳統的評價機制來應對聲樂學科的測評,而是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和培養目標進行評價。除此之外,教師要明確:教學評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還能夠通過學生的教學反饋幫助教師總結教學經驗,然后再根據這些經驗調整后期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更有利于提升大學聲樂教學的科學性。而很多教師不僅沒有專門的評價機制,對于教學評價這一工作也不是特別重視。不僅無法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幫助教師掌握真實的反饋信息,反而使得學生更加不重視教學評價,根本無法對我國大學聲樂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促進大學聲樂教學提升的有效途徑
(一)選用高質量的聲樂教材
我們在提升大學聲樂教學質量和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選用科學合理的教材。規范聲樂教材豐富的內容編輯和較強的邏輯性,最好是選用準確融合了聲樂技能和專業教學知識的教材,能夠全面體現出作品本身較強的時代感、健康的思想以及豐富內容的高質量教材。從而有效避免學生和教師無法進行教學延展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們在進行教材的選擇時,首先要考慮的是教材編寫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確保教材中不會出現一些錯誤的知識引導,避免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疑問。高質量的聲樂教材能夠為教師的教學提升有力的教學支持。
(二)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
除了教材之外,教師的教學素養和專業素養也是影響高校學生聲樂學習的重要因素。要想全面促進學生正確認識聲樂學科,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我們必須依靠教師的專業化的藝術指導。[2]在大學聲樂的實踐教學中,為了有效促進學生的聲樂學習,除了要選用高質量的教材外,我們還需要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和訓練提升更多藝術指導的專業教師。專業化的教師需要具備鋼琴伴奏、演唱等專業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因此,我們需要促進現代化聲樂教師的不斷學習和提升,除了完善自身的聲樂造詣外,還要了解國外的聲樂文化,與我國本土的聲樂文化進行對比和延伸,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修為。除此之外,學校方面還需為教師提供更多交流平臺,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和組織交流活動,幫助教師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式,從而使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更加全面的促進高校學生聲樂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三)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斷轉換教學理念
在教育改革和社會趨勢的雙重影響下,原有的高校聲樂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學生的學習思想和學習需求。因此,高校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根據教學內容來制定教學計劃,更重要的是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來設置教學,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為首要教學指標。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等先進教學模式,通過個人和小組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集體性和個人能力的全面培養,盡可能修正傳統教學模式遺留下的弊端。
(四)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
為了更好的推動大學聲樂教學的成熟發展,我們必須及時糾正學生在剛接觸和學習聲樂時的不良習慣,這樣才能確保學生今后學習的方向是正確的。很多學生在剛學習聲樂時,都期待通過高強度的學習和練習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課上課下的高強度練習雖然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所幫助,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嗓音。但是隨著學習強度和學習任務的加重,這樣的學習方式就不再適用了,反而有可能對學生的聲帶造成一定的損傷。例如,在歌唱時發聲和咬字的問題是聲樂學習者首要關注的問題,而這種問題只需要循序漸進的設置目標慢慢達成即可,并不需要夜以繼日的訓練。這時候,教師就需要繼續對學生科學的指引,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通過培養正確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學生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聲樂水準,還能夠不斷鞏固自身的聲樂技巧和理論知識,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這樣的社會趨勢下,我們的聲樂教師更應重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將學生看成是教學主體開展教學,幫助學生解決疑問,從而全面提升大學生學習聲樂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習效率,在有效促進我國聲樂教學工作有序發展的同時全面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郭日斌.新媒體背景下對大學聲樂教學改革的分析[J].北方音樂,2019,(24).
[2]杜雪.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智庫時代,2019,(52).